做强脱水蔬菜加工产业。建设与完善脱水蔬菜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道路、污水处理厂等基础配套设施,提升园区污水处理能力。以脱水蔬菜加工骨干企业为重点,积极对接科研院所,研发引进先进高效的低温干燥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加工技术,提升脱水蔬菜产品质量。依托临泉区位优势,积极对接周边省市蔬菜资源,大力开发新型干燥蔬果制品,如花椰菜、白菜、胡萝卜等,增加脱水蔬菜产品类型。持续加大脱水蔬菜产业本地培育和在外临泉籍企业家招商引资,实现脱水蔬菜产业集聚规模化发展。开发和生产发酵黑蒜、姜油、蒜油、调味品等功能性、个性化和高附加值绿色产品。提升芥菜丝及“三粉”加工水平。重点引进与培育龙头企业,放大规模化效应,加大芥菜和红薯的种植、储藏、生产研发投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做到常年生产、常年消费,加大产品的宣传力度,做响产品品牌。

  做优做大白酒及饮料产业。依托文王酿酒公司优质曲酒生产基地,扩大优质曲酒生产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抓住“中国驰名商标”“安徽名牌”品牌效应,讲好品牌故事,提升文王贡酒在全市全省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促进我县白酒产业做优做大。依托文王酿酒、银铃食品“安徽老字号”企业优势,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新产品,大力发展白酒延伸系列酒、果酒、米酒、汽水、纯净水、矿泉水、奶制品等,支持文王公司、银铃食品申报“中华老字号”企业。鼓励文王公司建设工业遗产博物馆,弘扬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培育新兴食品产业。大力推动粮油、酒类、调味品等特色功能营养和保健食品研发与产业化,开发和生产优质奶制品、蜂制品、果蔬饮料、植物蛋白饮料、蛋白食品、膳食纤维食品、特殊膳食食品、营养配餐和新功能保健食品等。大力发展各类休闲食品,重点发展高附加值、方便休闲型的休闲营养食品。开发和生产小包装炒货、真空包装肉类熟食制品、临泉特色小吃食品,推动“地方小吃”食品工业化、规模化生产。

  延伸绿色食品产业链。用足用活用好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的政策优势,面向长三角、珠三角和河南等地区,积极招引一批投资规模大、精深加工水平高的绿色食品加工大项目、大企业。推行产业链招商,明确招商引资重点和方向,优先选择一批契合绿色食品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的企业和项目。同时,重点支持亚泰包装、万隆包装、中能包装、闽台包装、宇诚机械、双军机械等企业加大技改投资,壮大企业生产规模,形成多方位、全覆盖的绿色食品全产业链。

  4.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县粮油制品、蔬菜制品、肉制品、白酒及饮料等终端产品种类明显增多,食品产业集群成型,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0家以上。食品产业深度融合,形成1-2个关联企业发展集群。全县重点龙头企业的技术设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60%以上规上食品企业建立起完善的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40%规上食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发与创新机构,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达1%以上。树立牢固公共品牌形象,形成产品优质化、全程标准化、营销品牌化、服务人性化的产业格局,培育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知名度的地域特色粮油食品产品和企业品牌1-2个。到2025年,绿色食品产业产值达200亿元,全力打造长三角绿色食品生产供应基地、省农副食品加工特色产业集群(基地)。

  (二)精细化工

  1.产业现状

  近年来,全球各个国家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发展精细化工产品作为传统化工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点发展战略之一,其化工产业均向着“多元化”及“精细化”的方向发展。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多个行业服务的精细化工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虽然我国已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精细化工原料及中间体的加工地与出口地,但在高端化工类产品领域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部分高科技产品进口依存度较高。由于精细化工在化工行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未来我国将持续把提升精细化工行业科技水平、提高精细化率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方向之一。

  2020年,我县精细化工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3.5亿元,同比增长4.8%,占规模工业的16.1%。

  2.发展思路

  一是持续支持中能化工创新发展。依托现有产业基础,依托晋煤中能化工,充分发挥市场优势,支持精细化工产业继续做大做强,扩大投资规模,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在转型升级中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煤化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二是加快精细化工企业招商引资步伐。按照“做大核心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培育产业集群”的思路,大力承接长三角地区新型绿色化工产业转移,优化发展化肥产业,做精做细产业链条。紧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政策效应下化工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选择引进投资强度大、成长性好、附加值高、安全性强、有利于产业链完善和优化的精细化工项目。结合我县纺织产业基础,积极拓展发展乙二醇及下游聚酯产品,为纺织产业配套原料。

  3.发展重点

  鼓励与引导化工园区现有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实施产品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依托现有中能化工初级产品适度延伸,发展农用化工产品领域的合成氨及尿素下游、醇类及下游、双氧水及下游产品等。依托先进的ht-l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以合成氨加工发展化肥和无机化工、以煤制甲醇发展有机化工和煤基替代燃料,形成依托循环经济模式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煤化工产业链。

  4.发展目标

  到2025年,化工产业园搬迁取得成效,园区配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合成氨、甲醇、双氧水、酒石酸等大宗产品的工艺技术路线和设备进一步优化和升级,成功申报省化工园区,力争实现精细化工产业总产值达到100亿元。

  (三)机械电子

  1.产业现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机械电子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目前我县机械电子产业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其中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主要集中于变压器、高低压配电柜、led照明灯具等,专用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烘干设备,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主要集中于电路板、机顶盒等。目前已有阜阳市印刷电路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阜阳市智能配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安徽柏联电子产业园已投入使用。已汇聚富鑫雅光电、皖宏电气、深泽电子、亿联智能、创弘精密机械等龙头企业。电气机械、专用设备、电子设备等产业集群建设初见成效,临泉县已成为省内机械电子产业的著名品牌。2020年,机械电子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亿元,同比增长10.5%,占规模工业的6.8%。但也存在产业链不够完整、产业配套能力较弱、带动产业集聚发展的大项目较少、设备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等问题。

  2.发展思路

  一是完善电子信息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有序推动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健全园区产业服务体系,有效承接长三角地区优质企业向园区聚集。壮大柏联智能产业园,积极争取市级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紧紧围绕服务于合肥以及沪苏浙中心城市产业配套,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丰富智能终端产品种类,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引导产业向“产品 服务”转型升级,打造国内有影响力的智能终端制造基地。与省内外家电企业联动向智能家电领域拓展,实现企业和产业同步转型。依托龙头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定期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开展需求对接活动,出台政策鼓励企业采购本地电子配套产品。二是推进产学研合作,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积极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解决智能终端研发及生产中出现的共性关键问题,推动产品高端化发展。三是大力发展设备制造业。全面融入长三角设备制造产业分工体系,加强中高端设备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农机设备、交通设备等,推动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迈进。大力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增强产业创新力、带动力,形成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产业链条完整的设备制造业新发展格局。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4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