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十三五”期间,未发生水上交通安全监管责任事故,道路运输交通事故相对较少,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一是加强水上安全监管。按照“能撤则撤,撤建并举”的原则推进撤渡工作,5年撤销渡口24道。利用科技手段加强监管,全市24道渡口远程监控实现全覆盖。实施安全提升工程,8道重点渡口安全提升工程全面完成。二是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认真整改市政府挂牌和省市两级道交联督办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深入开展“1 4 n”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和整治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三是开展安全生产三年专项整治。印发《亳州市交通运输局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持续深化推进货运行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行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治超工作亮点突出。扎实开展路警联合治超,在全市7个固定治超站点、31处非现场科技卡点及市区3处高速公路出入口等重点路段不定时、不定期开展路警联合执法,严厉打击冲闯卡、短途驳载、绕行执法站点等违法超限行为。“十三五”期间,共称重检测货运车辆665.3万辆次,查处各类超限超载车辆18161辆,卸载货物20.9万余吨。“十三五”期间,称重检测车辆数、查处违法超限车辆数、卸载各类货物总量,治超罚款数均位居全省前列,多次在省厅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交流发言,苏鲁豫皖四省十市区域治超协作会在亳州市成功召开。2020年,省交通运输厅、公安厅联合下发《关于2019年全省治超工作专题调研暨数据监测情况的通报》(皖交运函〔2020〕32号),在全省推广科技治超“亳州模式”。

  持续加强应急能力建设,应急救援能力有效提升。定期召开行业安全生产和维稳形势分析会,提前部署做好全国两会、春运、“四季七节”、汛期、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和社会敏感期等重大活动、重点时段的安全生产和安全保障工作。加强全市交通运输应急机构、队伍、设施装备和能力建设,建成全市公路应急中心。

  2.3存在问题

  “十三五”是亳州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的重要时期。在亳州市交通快速发展的同时,亳州交通发展还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随着交通强国、长三角一体化等发展战略持续推进,对亳州市交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四五”是亳州全面发力、跨越赶超、大有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交通强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关键时期。面对亳州畅通高效、安全绿色的交通发展目标,亳州市综合交通运输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受资金、用地等要素制约,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建设缓慢,国省干线日常存在资金保障不足;受运输结构调整的影响,公路客运、水路港口吞吐量持续下滑,公路货运量增长乏力等。具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3.1交通基础设施仍处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阶段

  公路方面:路网结构尚需完善。亳州市公路网密度为216.5公里/百平方公里,密度较大,接近(阜阳217.0公里/百平方公里)居全省第4位。公路网中,高速公路密度为3.75公里/百平方公里,总里程占比为1.73%,一级公路占比为1.15%,三、四级公路占比较大,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仅5.71%,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09%),国省干线高等级公路占比明显不足,对重要经济区域发展的支撑有待进一步增强,尚未实现高速公路“县城通”,县县通一级路,亳州市与部分相邻市、相邻县之间尚未全部实现一级公路连通。

  市域内存在瓶颈路段,如g105、s309、s238涡阳段,断头路现象仍然存在,高速公路加密线覆盖不足,s245、s250等路网等级整体偏低。普通国省干线与邻省、邻市公路:g311谯城西段(15米宽)与河南鹿邑县段(20米宽)、g344涡阳县东段(7米宽)、谯城区西段(9-12米宽)与淮北市濉溪县段(10米宽)、阜阳市太和县段(34米宽),g105谯城区段(12-15米宽)与河南商丘段(22米宽)、阜阳太和县段(34米宽),g237蒙城段(14米宽)与淮北濉溪县段(21.5米宽)等,均存在质量等级的差距。

  农路公路技术标准较低,部分公路弯多、路窄,会车难、绕行多、偏远地区缺高等级公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较低,部分行政村因道路宽度及线形等因素限制了农村客运班线的进一步发展,安保设施不够齐全等问题制约了交通高质量发展。

  表2-13 周边省市公路里程及等级结构

  表2-14 亳州市与安徽省及周边地市公路网数据对比表

  省(市) 公路里程(公里)

  总里程 高速公路 二级及以上公路 公路网密度

  (公里/百平方公里)

  里程 占比(%) 里程 占比(%)

  安徽省 236483 4904 2.07% 23865 10.09% 168.8

  阜阳市 21214 256 1.21% 1820 8.58% 217.0

  合肥市 19981 481 2.41% 2606 13.04% 175.2

  亳州市 18450 320 1.73% 1053.692 5.7% 216.5

  六安市 25084 362 1.44% 2166 8.63% 166.9

  淮南市 9552 191 2.00% 902 9.44% 172.3

  铁路方面:轨道交通层级尚待完善。铁路网干线通道不完善,亳州至蚌埠、淮北等方向缺乏高标准的快速通道,东西向铁路通道尚未畅通,需要绕行;亳州在城际铁路方面还是空白,城际铁路对构建内部畅达、高效衔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强亳州对周边辐射具有重要作用。铁路专用线建设滞后,铁水联运、公铁联运等多式联运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铁路专用线解决“最后一公里”,影响了铁水联运综合效益的发挥。

  水运方面:航道网络不成体系。辖区高等级航道里程少,四级及以上航道里程50.41公里,仅占通航航道总里程的24.4%,缺乏支线航道的支撑,航道通而不畅。涡河北段仍为等外或六级航道,制约了亳州市水运与河南及外界的联通。高等级、现代化的码头泊位较为不足,500吨级泊位仅占泊位总数的38%,且码头功能十分单一,绝大部分仅能提供简单的装卸服务,主要运输货种以矿建材料、粮食这两种大宗散货为主,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供给不足。2019年,亳州港吞吐量96.88万吨,其中出港3.93万吨,“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48.7%、-61.5%。

  客运枢纽方面:多式联运枢纽体系不完善,亳州虽有规划港口枢纽和机场,但无轨道线路或高等级公路接入,无港口作业区能够直接连接铁路,难以发挥空港铁联运的优势。对城市轨道交通或快速公交的接入条件未予提前预留,此外还可能存在远景规划城际、高铁接入条件不足的问题。一体化换乘不够便捷,利辛县铁路与公路、城市公共交通枢纽分离,难以满足旅客便捷高效换乘需求。场站利用率不高,目前部分场站运能过剩,综合服务功能有待加强。

  2.3.2未能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区域间交通连通度不够

  亳州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东部前沿,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的区域中心城市、是长三角纵深腹地和中西部重要东向通道、同时拥有国家“一带一路”、中原经济区、皖北城市群、淮河生态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战略机遇,但高铁等现代城际交通方式发展不足,对外通道还有待强化,缺乏与京广高铁等国家交通动脉的快捷对接,缺乏与京津冀城市群、沪宁杭经济区,武汉经济圈以及连云港等重要出海口的高效沟通,致使亳州未能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全面把握国家与地区战略机遇,快速融入区域都市圈,实现自身高效、快速、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间虽已实现“县县通高速”的建设目标,但境内交通一体化水平不高,县县通一级路、县城通高速还未实现,外联内通的城市交通格局仍需完善。部分现状省道、县道等级较低,亟需提升,以确保市域间交通联系顺畅、便捷。中心城区仍未建成贯通主要干线道路的外围环线,且缺乏与汽车站、高铁站、港口、规划机场等主要枢纽的快捷换乘通道,尚未构建以大中运量公共交通为主导的多方式协调发展的可持续交通结构,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支撑民生改善和招商引资的重大作用还未凸显。随着机场、城际铁路及高速等重大项目的不断推进建设,“十四五”期间,市区绕城高速及三县一区快速通道建设需加快推进,以提升国省干线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38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