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基本原则

  (一)创新引领,数据驱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信息技术尤其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能力。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充分发挥数据作为数字经济关键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以数据资源价值挖掘激发经济新活力。

  (二)融合赋能,提质增效。深入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挥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和服务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中的赋能引领作用,促进效率提升和产出增加,激发传统产业新活力,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实现经济高质量绿色发展。

  (三)业态创新,培育动能。鼓励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动能。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破除限制新业态发展的不合理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新业态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

  (四)基础先行,安全保障。优先发展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完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强化数字经济基础支撑。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安全保障体系,推动网络信息安全与数字经济发展良性互动。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总量突破100亿元,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力争实现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累计推广工业机器人300台以上,累计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以上,创建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以上;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提高到80以上,继续保持在全省第一梯队;实现全市园区数字化服务全覆盖,省级经济开发区打造成为省级数字化示范园区,打造3个省级数字化小微企业园;累计建成5g基站1000座以上,各项主要指标在丽水位居前列。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类别 指标 单位 2025年

  综合发展 数字经济总量 亿元 100

  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 50

  信息化发展指数 / 98

  两化融合评估指数 / 80

  数字经济发展指数 / 75

  数字产业化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15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 5

  产业数字化 工业机器人数量 台(套) 300

  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数量 个 5

  网络零售总额 亿元 65

  治理数字化 掌上办公比例 % 80

  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 % 90

  公共数据开放率 % 25

  数字科创 规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r&d占营收比重 % 2.8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有效发明专利新增 件 25

  数字新基建 5g基站数量 个 1000

  5g基站乡镇以上覆盖率 % 100

  5g基站行政村覆盖率 % 90

  第三章 主要任务

  一、加快数字产业化,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一)提升数字科技创新能力

  1.加快建设数字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创新链与产业链“双链融合”,聚焦精密制造、健康医药等产业发展需求,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短板,高标定位打造“科创 特色产业”的浙西南科创基地。围绕智能计算、新一代通信与智能网络、新一代智能芯片、量子科技等重大科学问题和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智能计算、区块链等关键核心技术,深入实施基础研究专项和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工程,着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积极推进supet平台、supos平台等大型工业操作系统的应用,大力培育工业信息工程服务、软件和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等市场主体,提升工业软件、关键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新兴平台软件等工业软件支撑能力。

  2.打造创业创新最优生态。构建“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创新创业体系,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高效配置,改进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揭榜挂帅”制度。深入实施科技企业、科技项目双倍增行动,大力引育各类众创空间、科技创新主体、科技企业孵化器,优化全链条、专业化的科技公共服务,激发创新动力、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依托网上技术市场3.0,开展科技创新成果交易。

  (二)布局发展融合型产业

  1.布局未来产业。以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创新平台为契机,积极探索培育智能传感、工业软件、人工智能、5g、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未来产业,营造创业创新的数字化氛围。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优势产品(装备)深度集成,培育智能化新产品新装备,发展智能化“产品 服务”,如智能家居、智能装备等。培育发展在线新经济,发展灵活用工、“副业创新”、共享经济等新经济业态。

  2.培育数字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引入“数字 文化空间”理念,整合龙泉青瓷刀剑、菌菇、竹木等特色资源,推出云看展、云直播、云娱乐等新业态,发展数字博物馆、数字景区、虚拟现实体验馆、超高清全景视频、vr游戏等数字文旅产品;建设网上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实现文创产业数字化,提升公共文化资源数字化服务能力,打造龙庆经典文创示范区。

  二、聚力产业数字化,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工业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

  1.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重点围绕精密制造、经典时尚、健康医药三大主导产业,充分发挥浙江省龙泉汽车空调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和龙泉汽配云大数据平台示范效应,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开展工业互联网技术产品研发,面向重点行业,整合发展符合企业需求、具有龙泉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5年,累计建成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0家以上。

  2.加快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聚焦精密制造产业,重点发展与新能源汽车、整车配套的高端汽车(空调)零部件产业,加快一批高端精密制造企业落地,推动云计算、物联网、工业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技术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应用,打造国际级汽车空调零部件制造基地;聚焦健康医药产业,重点发展医药药品、保健食(饮)品、健康器材,加快推进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和制造执行系统的全面部署和优化升级,推动国镜药业等龙头企业发展壮大,打造健康医药产业基地;聚焦经典文创产业,重点推进青瓷刀剑制造、竹木用品精深加工、高端青瓷的智能化改造,推进生产过程全面感知、设备互联、数据集成和智能管控。大力提高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度,发展智能装备、汽车电子等融合产业,催生新型商业模式的服务业门类,全面推进网络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促进生产型制造企业向服务型制造企业转型。

  3.培育新智造企业群体。完善建设机制,建立新智造标准体系,按行业分层次建立新智造企业库。按照“先试点、再验证、后推广”的总体思路,遴选行业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的企业,推进企业工艺装备、生产过程、终端产品及生产运维的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构建“自动化设备—数字化车间—智能化工厂—未来工厂”的梯度改造机制,到2025年,力争实现规上企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创建省级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个。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