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2 “快递出海”工程

  加快跨境电商集聚区和区域性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建设,同步规划预留跨境寄递功能用地,促进跨境电商快递集聚发展。引进大型跨境电商平台,支持跨境快递企业伴随电商出海,携手开辟海外市场。鼓励快递集聚区将仓储中心、集散中心和展览中心有机整合,利用世界丽水人大会、世界剑瓷大会、国际茶商大会、国际木玩节、华侨进口商品博览会、庆元香菇节等活动开展展销贸易,探索“产地展销、展贸联动、以展带销、以销带产”的循环发展模式。融入长三角通关一体化,实现通关便利化。强化与境内外航空枢纽的合作和业务联系,拓展中转集拼业务,聚焦重点目标国家加强海外仓等基础建设,畅通寄递渠道。

  加强与农业协同发展。引导重点寄递企业参与丽水特色农产品项目孵化,参与发展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发展“种植基地 生产加工 线上销售 邮政快递”的农业发展模式,实现产运销一体化发展。加强快递与特色农产品产地合作,在庆元香菇、松阳香茶、龙泉灵芝、缙云茭白、庆元甜桔柚、丽水莲藕等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快递 农业示范项目,共同打造“丽水山耕”品牌。鼓励寄递企业和其他社会资本在农产品田头市场合作建设预冷保鲜、低温分拣、冷藏仓储等设施,增加冷链运输车辆,提升末端冷链配送能力,逐步建立覆盖生产流通各环节的冷链寄递物流体系。围绕商务服务、现代金融、仓储快递物流、信息技术等重点领域,加快农村产业融合步伐,以创新服务方式推广“订单 电商 快递”模式,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整体功能和集聚效应。

  加强与制造业联动发展。以服务精密制造、健康医药、半导体全链条、时尚产业、数字经济“五大产业集群”为导向,聚焦生物技术、新材料、人工智能、5g、新能源等未来产业,实施快递“入园”行动,引导寄递企业进驻各类工业集聚区、小微园区。引导快递企业针对丽水智造开发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提供公共仓储配送、供应链金融、拼箱运输、信息系统支持等多元化服务,全面推进补链强链固链,夯实快递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基础。引导制造企业基于产业集聚和快递网络布局进行生产,依托快递网络和快递大数据分析发展在线定制、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制造等模式。鼓励快递企业与制造企业共同开发绿色快递物流体系,发展逆向物流业务,提升供应链绿色化水平。

  专栏3 “快递进厂”工程

  引导快递企业进驻制造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在制造业集聚区和工业园区等规划建设一批与主导产业紧密配套的快递服务“微园区”,配备公共仓储、寄递和信息服务功能。到2025年,实现快递进园全覆盖,形成一批效益显著、质量卓越、带动效应突出的快递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示范园区和示范项目,形成5家以上协同发展示范企业,总结推广协同发展经验。

  推进与旅游业创新发展。鼓励支持旅游景点依托本地邮政普遍服务网络和快递服务网络,开展本地土特产品、名优产品的展销寄递,提升游客在旅游景点购买、寄递旅游商品的便捷性,扩大旅游商品的知名度。研发与本地区旅游题材相关的邮资明信片、邮资纪念封等邮政文化产品,利用邮政文化产品提升旅游景区及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支持引导邮政企业在旅游景区建设主题邮局和邮政服务网点,引导重点快递企业在旅游景点设置服务网点,实时满足游客及旅游业商家的寄递服务需求,提高寄递服务的便捷性。推动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与休闲、度假、康养等协同发展的项目,支撑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

  (四)推动行业绿色发展

  推广绿色低碳包装。推广应用技术先进、节能环保的新产品、新材料。引导企业和消费者根据内件大小,选择简约包装物,降低包装空隙率,杜绝过度包装。支持寄递企业针对丽水产品特点,研究结构合理,用料节省,强度过关的新型包装设计技术。推动企业采购符合《快递封装用品》系列国家标准的包装物。全面禁止电商和快递企业使用重金属含量、溶剂残留等超标的劣质包装袋,禁止使用有毒有害材料制成的填充物。鼓励企业在邮件快件周转过程中,使用可循环的封装容器。鼓励企业融入包装产业链条,加强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处置模式研究,通过与生产商签订回收协议或自行建立回收体系等方式,提升包装物品的重复使用率。推动建设邮政快递包装物社会化回收体系,在城市范围内试点回收再利用,支持企业在营业网点配备包装回收容器或设立专门区域,丰富涵盖绿色揽收、绿色分拣、绿色运输、绿色配送、绿色包装与回收“五位一体”的绿色邮政快递体系。

  专栏4 绿色发展示范工程

  开展可循环、可折叠快递包装箱(盒)等绿色包装应用试点,健全可循环快递包装回收设施,率先推进高校、社区等重点区域可循环包装回收设施建设。建设一批绿色分拨中心和绿色网点,打造3个以上绿色快递分拨中心示范区。

  推动运输结构性减排。支持寄递企业在中转盘驳、末端配送等环节使用新能源车辆,结合自身条件加快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建设。引导企业根据运输里程和时效要求,合理安排运输方式,优化路由网络,降低运输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推动企业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实现车辆实时调度,缩减投递里程,降低车辆空驶率和油耗。鼓励企业打造以低能耗运输工具、节能驾驶技术、绿色包装等为主要特点的绿色邮政和供应链服务,打造绿色安全供应链示范基地。

  (五)提升现代治理水平

  完善监管体系。推进市安全中心建设,完善县级邮政管理机构,健全监管支撑体系。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建立邮政快递产业安全的风险研判、防范化解、调查监管机制,加强监管力量,完善监管工具。试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推动安全管理网格化、综合治理属地化,推动“三项制度”全面落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加强行政监督检查工作。完善延迟交报应急处理机制,加强应急处置物资装备和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积极参与地方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持续强化重大活动、重点时期寄递渠道安全保障,坚决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健全责任追溯、违法失信主体“黑名单”及联合惩戒等制度,健全行业诚信体系,推动纳入“信用丽水”建设。

  健全协同治理。加强跨部门信息对接,推动冷链、供应链、快运等更多领域的协同监管,按照包容审慎原则开展新业态监管。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配合,探索落实寄递渠道安全管理工作机制,提升安全监管。加强与丽水国安、公安、市场监管、交通运输等部门合作,坚持严查严管严控,推动信息互换、执法互助、监管互认,实行跨区域、跨部门协作执法,继续加强寄递安全管控,保障寄递渠道安全平稳畅通。积极培育和发展行业社会组织,引导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推动出台行业自律公约,扎实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充分发挥专家智库决策咨询作用,发挥邮政特邀监督员作用,丰富公众参与方式,建立意见互动式、追踪式处理机制。健全第三方政策评估机制,注重政策落地实施效果。

  推动数字化治理。结合“产业数字化”赋能工程,完善行业治理基础数据库,提升数字产业化水平。整合现有监管系统,优化智慧监管平台建设,基于区块链技术,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互联网 监管”模式。引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农村快递二次收费、服务质量问题等进行重点监管,保障用户权益。依托“绿盾”二期工程,全面实现对重点分拨中心、转运枢纽、货运场站的监控视频、流量流向的对接监控,推动跨区域、跨部门信息对接,建立多维数据共建共享机制。持续开展建制村信息化监督打卡,完善信息系统基础数据资料,更新维护建制村邮政服务等数据库,提高打卡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21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