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创新资源匮乏,投入强度仍需加大
西药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对创新人才、平台的要求高,产业基金、创新基金、研发奖励等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导致能持续开展研发的企业少。中药的基本药材品种固定,创新空间较小。丽水的畲药资源有悠久的使用传统和地方特色,虽然研究成果较多,但产业化程度不高,没有进入现有医疗体系,市场认可度低。
③人才供给不足,高端人才招引困难
专业人才紧缺,高端人才落地少、技术人才面临断层、技工人才难招引。关键人才主要依靠柔性引入,同时通过上海、杭州等“飞地”引入人才合作,高端技术研发主要委外或在杭州、上海设立研发机构。传统中药材人才面临年龄结构大、发展断层的状况,传承和培育缺少长效机制,人才本地晋升路径及空间狭窄,对产业升级支撑乏力。
2.发展重点
坚持融合发展、协同发力、开放合作,把握全球生命健康科技和产业发展趋势,聚焦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围绕“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健康医药产业链)、四个示范基地(西药生产示范基地、中成药生产示范基地、畲医畲药产业示范基地、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四个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原料药化工园、运动健康产业园、医疗机械物流产业园)”的“一四四”目标定位,形成以化学药、化学制剂、制药装备为主导,以运动健康产品为支撑,以中药(畲药)及衍生产业为特色,以医疗服务、医美服务、康养服务、大健康产品为补充的产业新体系,着力提升技术转化应用和关键技术水平,为健康医药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图2-7健康医药产业链
(1)医药产业
扩大原料药产能,重点引进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好、副作用小、市场前景大的化学制剂药新品种。依托华润三九众益、瑞新药业积极发展头孢类、红霉素类抗生素、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产品;引入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知名药企,延伸产业链,推动产品系列化,在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抗代谢性疾病等领域形成优势品种。支持西药绿色转型,改进生产工艺,缩短工艺流程,减少污染性大的原材料使用,着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和智能化制造能力,全面实现原料药密闭生产,向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发展。依托丽水丰富的中(畲)药材优势,重点开发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民族药(畲药)、食用菌药品,构建现代中药种植、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2)医疗器械
在博宇光学、上帆科技、顺康金属插瓶针、金地纳米材料等基础上,重点研发制造康复设备、健康监测、可穿戴设备、医疗器械,延伸发展精准医疗、健康大数据,积极开发用于高端制剂、可提供特定功能的药用辅料。以浙江蒙舒坦材料有限公司为引领,发展医用口罩、防护服、隔离衣帽、隔离眼罩等医疗防护用品;加快发展中医诊疗装备、妇幼健康装备、保健康复装备、智能可穿戴设备产品等。支持发展自我给药、预灌封和自动混药等新型注射器,努力发展高级别输液包装以及儿童安全包装和老年友好包装等专项医药包装。
(3)健康休闲
以五养堂、百山祖为突破点,重点发展食用菌多糖、灵芝破壁孢子粉等保健品,完善全市保健品产业链;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发展食用菌、竹笋、高山蔬菜等绿色休闲食品。积极扶持博聚新材料、吉顺植物科技等公司,加快植物农药产业化,占领市场,做强做大植物农药与生态农业,壮大绿色日化、消杀、植物香氛等健康医化用品产业。
(4)建设互联网医疗服务体系
以畲药、浙八味、丽九味深度开发为重点,依托维康、贝尼菲特、九众医药、康宁医药等医药销售企业渠道,开展闽浙赣药材交易市场建设;依托国药控股、英特药业、罗氏制药分销中心等建设“互联网 医药”流通大平台、医药仓库和医药物流;与云南西双版纳合作打造大型医药商贸基地,实现销售总部办公区、医药集约化综合服务、医药展示、物流和特色医疗服务等功能,促进医药批发零售相融合、线上线下相结合,引进和培育仓储、物流、分解、收发、冷链体系和包装配送、信息服务、检测中心、物流管理等企业,带动相关产业联动发展。加快优保“互联网 医疗”数字经济平台项目建设,推动精准医疗、“互联网 医疗”等新业态发展。积极拓展第三方健康服务,引导发展专业、独立的医学检验、卫生检测、医学影像、病理诊断,鼓励社会力量发展第三方医疗服务评价、健康管理服务评价、健康市场调查咨询服务。
(5)康养产业
充分发挥丽水生态环境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医药资源丰富等优势,以生态养生、中医养生等为主题,大力发展体检咨询 生态疗养、天然氧吧、中药药膳养生、景区森林浴等健康养生旅游服务。加快开发一批休闲度假、运动健身、医疗康养等特色旅游产品;充分挖掘丽水特色健康餐饮及药膳,促进住宿与健康服务项目的结合,打造一批健康旅游度假酒店,健全养生养老地产、养生养老产品、养生养老服务体系于一体的康养旅游产业链。积极开发温泉养生、中医药养生、游乐养生、美食养生等特色养生产品,加快建设一批健康小镇、国药养生基地等专业化康养产业示范基地。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或构建养老、护理机构相结合的医养综合体。
3.发展目标
重点聚焦医药产业、医疗器械、健康休闲等三大领域,大力发展以药品、保健品和生物制品为重点的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发展高端医疗器械、健康休闲等产业,着力构建健康医药产业链,高水平建设原能细胞千亩(大健康)生命科技走廊,打造浙南闽北生物医药产业新高地。到2025年,全市健康医药产业产值达200亿元。
(1)创新主体和产业集群显著壮大
涌现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领军型企业,健康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6%以上;基本形成产学研医结合、上中下游衔接、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创新体系。力争实现该领域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零突破。
(2)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到2025年,现代中药、保健品及生物提取、高端化学制剂、生物技术药和保健休闲运动五大领域关键技术和核心工艺环节取得标志性科技成果10项;在新药开发、现代中药、智能医疗器械和提取物技术等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3)高能级人才科创平台建设加速推进
做大做强健康医药领域实验室、重点企业研究院、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引进共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型研发机构,集聚一批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到2025年,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等平台8个以上。
(4)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成效突出
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激励和服务保障机制,着力引进集聚一批紧缺的国际一流战略科技人才、高端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管理团队。到2025年,引育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3个以上,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及高技能人才2000名以上,建成生物医药领域人才集聚高地,形成人才竞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