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构建园区物流信息网络

  推动开发区配套物流方面建设,着力推动客运中心、物流仓储基地、生产资料配送中心、等项目的建设。发挥开发区的信息物流产业的比较优势,全面实施“电商换市”,加强兰溪港航和嘉宝物流、浩鑫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与五大产业的合作互动,打造开发区现代物流体系、物流仓储基地、生产资料配送中心。

  1.打造物流园区 加强规划引导,合理布局建设物流园区,加快物流区基础设施、信息等共享服务平台建设。促进物流配送从各园区企业内部分离出来,建设生产资料、商品的配送中心。鼓励大型优势物流企业新建或通过加盟连锁、资产转化等方式对现有分散的物流设施进行兼并整合重组等方式建立物流园区,鼓励物流企业向物流园区集中。设立专项资金用于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化物流用地保障,拓宽物流业融资渠道,支持人才培育,优化发展环境。

  2.促进本地物流与周边城市的联系与合作 建设以兰江、衢江水运为特色的多式联运的物流基地,加强港口物流与开发区的紧密联系。利用351国道,加强物流配送站与金义、宁波等外围交通站场和园区的衔接,加快推进浙中西地区江海联运的枢纽港、宁波港的启运港建设。重点发展国际物流、商贸物流、港口物流、生产资料物流等专业物流,不断提升物流产品向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3.构建智慧物流服务体系 促进兰溪港区与开发区汽摩配、游艇、旅游等产业互动,鼓励物流企业与甬金科技,立马云山纺织公司等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发展产业依托型物流。引导企业物流外包,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形成以现代化物流区为核心、综合性与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相结合的物流网络体系。加强网格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引进、培育跨区域流通的物流集团,大力发展快递、仓储、物流信息系统、供应链管理等智慧物流,建成省内重要的智慧物流中心。

  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形成园区绿色发展新常态

  (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兰溪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以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为理念,优化产业发展布局,在产业园区内通过废物交换、循环利用、清洁生产等手段,寻求物质闭路循环、能量多级利用和废物产生最小化,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加快建立循环型产业体系 金属加工产业鼓励建设设备先进、大型、环保的再生金属回收生产线,打造规模化、清洁化的再生金属生产体系。巩固提高传统铜、铝、银等品种的再生利用水平,积极拓展再生金属利用新领域。电力产业以浙能兰溪发电公司为龙头,积极对接浙能集团的行业规划,加快推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化工产业按照“关停一批、整治一批、搬迁一批”的要求,巩固化工行业整治成果,推动传统化工向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等高端产品领域拓展,执行严格的水污染防治和大气污染防治标准。

  2.发展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 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绿色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和园区。以高耗能、高耗水重点监测企业及行业为重点,每年确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名单,同时制定市场准入标准,取得工作的主动性;在园区布局和基础建设等方面,要注重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相关产业的横向延伸,要求企业间形成共生关系,互惠互利,共生共存,以保证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严格执行国家和浙江省落后生产能力淘汰目录,加快淘汰一批不具有资源节约和环保优势、产品附加值较低、相对落后和过剩产能的行业。全面排查装备水平低、环保设施差的小型工业企业,开展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低小散落后企业、加工点、作坊的专项整治。推动高污染企业逐步退出,城市建成区内化工、造纸、印染、原料药制造、有色金属等污染较重的企业应有序搬迁改造或依法关闭。

  (二)深入推进节能减排

  全面贯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践行“两山”理 念,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统筹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工作,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挖掘节能潜力,加快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的产业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升土地、劳动力、设备等资源要素利用效率,抓住技术装备创新、工艺创新、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强化企业节能减排强度,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

  1.大力发展清洁能源 在一些工业领域推行清洁生产、交通节能减排,建立重大企业清洁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强制采购制度。有效推进燃煤电厂、化工等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工程,加快促进工业炉窑排放量达到相关标准,加快节能技术推广,加快补上污水处理和垃圾清理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强技术装备创新,深入开展全民节能减排低碳行动。

  2.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些落后的工艺和产能应该逐步淘汰,使污染排放量在从源头上得到相应的控制,加快突破清洁能源和低碳领域的关键技术,将绿色与环保要素全面纳入产业链各环节;积极布局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产业项目准入机制,做强节能减排装备制造业,大力推行节能减排合同管理服务,政府及相关公共机构应执行节能产品强制采购制度,以提高节能减排效率,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引进培育一批高效节能和环保治理设备,形成立足浙江中西部区域、辐射长三角的节能环保智造产业集群。

  3.调动节能减排内在积极性 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法律法规、制度标准,并注重相关政策的实施,以市场经济调动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在积极性,降低对开发区经济的波动影响。实施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加大绿色金融支持,促进节约型园区建设。加强对企业用能监测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企业排放数据,并结合园区内的碳汇能力,实现自动预警。落实好促进节能减排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建立排污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三)打造美丽园区样本

  以创建省级美丽园区为契机,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劲头,以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为引领,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破除环境综合治理的机制障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指导思想,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顺应和把握好生态经济发展理念,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培育生态经济发展型企业,研究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为生态环境提供基于大数据的预测、预警、评估和为生态环境保护决策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升园区内环境预警和风险监测能力。以污泥、医药等领域的固体废弃物处置为重点,发展绿色、经济、可靠的环保装备及服务产业,推进环保装备服务产业做大做强。

  1.强化园区排水综合管理 开展园区内各支线污水纳管企业事业单位排查工作,建立污水纳管台账,开展监督监测。在全面完成兰江流域内企业污水管网改造的基础上,着重推行工业园区污水管网改造工程,真正实现园区企业雨污分流全覆盖。加快农村污水收集与处理,将园区周边村庄、农村新型社区纳入城镇生活污水收集与处理体系,远离城镇的社区和集中连片村庄因地制宜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加快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理体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0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