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 教师综合管理改革计划
深化教师招录、职称评聘、绩效考核、岗位聘用和收入分配等方面的改革,扩大学校用人自主权。探索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建立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推进教师管理数字化改革,强化人事工作“一件事”办理,建立教师从入职到退休的全程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实现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人才选拔等在线遴选。
(四)优化品质,打造高水平教育服务供给体系
以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扩大优质教育供给,提升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服务好每一位学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获得感和对经济社会发展支撑力。
1.提升学前教育健康普惠保教水平。全面贯彻落实《浙江省学前教育条例》,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学前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进一步厘清市、区教育管理权限。优化资源供给,健全经费、师资、监督保障机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积极扶持公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5%以上,公办幼儿园和公益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5% 。实施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计划,提高乡镇公办中心园办园等级,全面提升农村各级各类幼儿园园舍条件、师资素质和保教水平。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本科学历达到60%以上。加强保教质量,全面提升等级率,等级幼儿园比例保持98%以上,一级、二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80%以上,全面开展集团化办园、跨区域联盟建设、城乡幼儿园牵手活动,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改革,选树一批课程改革示范性幼儿园,深化幼儿园与小学教育双向衔接,杜绝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专栏5 农村幼儿园补短提升计划
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农村名园孵化机制,培育一批农村课程改革示范园。大力推进农村幼儿园“提质升等”,深化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实现农村公办幼儿园集团化建设全覆盖,农村等级幼儿园比例保持100%,农村中心幼儿园一级园比例达到50%以上。
专栏6 幼儿园课程改革“一园一品”建设计划
深入推进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建设,着力构建我市具有“红船情、江南韵”特色的园本课程,推动幼儿园课程改革“一园一品”建设,选树50所“课程改革示范性幼儿园”。
2.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促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改善薄弱学校尤其是新居民子女学校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内涵,提高教育质量,标准化学校达标率达100%。小学、初中班额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发展水平监测指标a等标准,深化城乡教育一体化,以“互联网 义务教育”赋能集团化办学、城乡共同体建设,坚持新优质学校培育,推进“小而优”乡村学校建设,实施初中学校提升培优计划。深化推进课程和教学改革,选树一批改革示范学校,总结推广一批典型经验。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深入推进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坚持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同等法律地位,加强分类指导,落实政府责任,强化民办义务教育规范管理。探索建立分类型、可选择的初升高考试招生制度,将优质示范普通高中招生名额分配到初中学校,从不低于60%逐步提高到70%。落实国家“双减”工作要求,持续深化中小学课后服务,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统筹各类教育资源,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推动服务扩容提质。加强学生作业管理,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专栏7 初中学校提升培优计划
实施40所初中学校补短提升计划,制定“一校一案”,全部达到达标评估标准。大力推进初中培优行动,40所以上的初中成功创建省现代化学校,20所以上的初中重点培育成窗口学校。
专栏8 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提升计划
全面推进以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等三种模式为主的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县域内融合型、共建型模式的教共体比例不低于80%,实现全市乡村、镇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共体全覆盖。
3.促进普通高中特色多样化发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全面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加强特色化、精品化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推动学科基地向课程基地转型,健全学科核心素养落地机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加强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机制。探索初高中衔接教育,建立“优质高中 优质初中”教学联盟。探索构建高校高中一体化运行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打造一批在科技、人文、体艺、综合等领域,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的特色普通高中学校,全面形成分类办学、特色多元的发展格局。健全普通高中学业质量监测体系,准确把握教育质量状况,实施精准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专栏9 普通高中分类办学特色发展计划
创建省级普通高中分类办学改革试点区1个,省、市级分类办学特色发展试点学校分别达到5所、10所,探索区域分类办学机制,培育一批不同办学特色在全市起示范作用的现代化普通高中学校。
4.深化特殊教育全纳融合发展。完善全学段贯通的普特联动与家校协同的随班就读、卫星班融合、特殊教育学校、送教上门等特殊教育安置模式,建立评估、安置、研判、康复训练和学科教学有机衔接的医教结合工作机制,学前和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浙江省特殊教育个别化教育平台(iep)的教育质量管理。优化“特殊教育学校 卫星班”的特教布局结构,加强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和无障碍环境建设。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段延伸,促进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学段特殊教育有效衔接。完善特殊教育招生、送教上门服务等区域合作机制,落实特殊学生“一人一案”管理。提升医教结合服务能级,拓展医教结合干预支持范围,建立一支教育康复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特殊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加大特殊教育课程开发、融合教研力度,加强特殊学生问题行为干预机制建设,推进职业院校、高等院校建立融合教育支持体系,搭建学生多元发展的平台。强化条件保障,加强师资配备,满足各类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积极创建融合教育示范区、示范校。
专栏10 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计划
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建设,全市特殊教育学校标准化率达到100%。持续推进资源教室建设,全市示范性资源教室达到50个。扩大“特教学校 卫星班”的特教布局,全市设置特殊教育“卫星班”达到12个。探索多元康复的医教结合新模式,实现3-18岁残疾儿童少年健康教育全覆盖,建设示范性医教结合实验学校3所、融合教育示范校8所。
5.加快职业教育全融立体发展。坚持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办学导向,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全过程,着力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夯实中等职业教育基础地位,巩固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紧跟我市产业布局,在市本级新建一所旅游商贸类中职学校。推动企业深度参与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以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依法参与举办中高等职业教育。推进“提质培优”工程,支持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创建职业技术大学,支持嘉兴南洋职业技术学院“双高”建设,支持高职院校布局建设特色二级学院,统筹推进全市技师学院建设,支持嘉兴技师学院创建省一流技师学院,鼓励中高职院校开展一体化人才培养和五年制人才培养试点,打造新时代嘉兴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新高地。深化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积极推进“1 x”证书试点,推广并创新现代学徒制等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探索“岗课赛证融通”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批产教融合集团(联盟)、示范性职教集团(联盟)、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成立一批产业学院。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制定出台职业院校面向退役士兵、农民工、失业人员等社会群体开展社会培训的激励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