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近年来水利建设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通过系统梳理分析、调整相关规划,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着重解决骨干河道最后一公里问题,优先治理好部分易涝区域,进一步增加水面率和河湖库蓄水容量,提升防洪排涝能力。

  (1)平原镇(街道)排涝能力达到20年一遇;

  (2)全市拓疏整治河网总规模超700公里;

  (3)一线海塘由50年一遇提升到100-300年一遇。

  2.高水平水源配置网

  推进水资源科学开发、合理调配、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继续推动慈西水库工程,按计划推进宁波至杭州湾引水工程建设;实现市内江河湖水系联通,深化巩固与周边市(县、区)跨界水合作,建立水资源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供水能力,优化供水结构,实现全市供水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保障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的空间均衡;推进优化供水管网建设,提高饮用水供水保证率和水质;通过水资源的科学开发、合理利用和严格管控,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1)全市域用水总量控制在3.2亿立方米;

  (2)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下降至15.8立方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7.8立方米;

  (3)内部挖潜水库库容1800万立方米,“再造”一座中型水库,新增日供水能力35万立方米(含杭州湾新区);

  (4)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100%,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5)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至0.64。

  3.高品质幸福河湖网

  (1)水环境与生态治理

  继续实施清水河道治理,加强生态河道整治;建设主干河道的水体流通项目,实现区域内的水体流动,增强水生态修复能力,维护河网水质普遍好于v类,力争iv类,局部达到iii类。

  (2)新增美丽河湖20条(处),显现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对河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现象零容忍,打造高颜值的河湖生态环境,推动河湖库水环境面貌和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4.高效能数字水利网

  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探索新型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健全水利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建设,构建数字水利大框架,探索新型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健全水利工程的数字化管理建设。

  (1)新增数字水利智能感知点自建超1000、共享超30000处;

  (2)中小型水库和中型泵闸的数字化管理覆盖率达到100%;

  (3)涉水事件结案率达到100%;

  (4)区域开发防洪影响评价率100%;

  (5)企业取水许可论证100%;

  (6)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率100%。

  ——第二个阶段,从2026年到2035年,“三横十一纵”骨干河网基本形成,防洪保安达到新高度,“外引内治”系统推进水资源保障形成新格局,美丽河湖目标基本实现,水生态环境开创新境界,天空地一体化感知网基本构建,数字水利迈上新台阶。

  到本世纪中叶,“兴水一盘棋、治水一张网”的水利现代化全面实现,水利基础设施网络和数字水利全国领先,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水生态环境质量达到优良,全面实现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长三角重要黄金节点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表2 慈溪市“十四五”水安全保障主要目标指标

  分项目标层 指标层 十四五末目标值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防洪保安网 平原镇(街道)排涝能力 达到20年一遇

  全市拓疏整治河网总规模 超过700公里

  一线新建海塘防潮标准 达到100~300年一遇

  水源配置网 用水总量(亿立方米) 3.2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立方米) 15.8

  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立方米) 7.8

  内部挖潜水库库容(万立方米) 1800

  新增日供水能力(万立方米) 35(含新区)

  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覆盖率 100%

  重要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 100%

  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0.64

  幸福河湖网 新增美丽河湖 20条

  水面率 ≥8%

  城乡居民15分钟亲水圈覆盖率 85%

  重要河湖水域岸线监管率 100%

  数字水利网 数字水利 数字水利智能感知点 自建超1000、共享超30000处

  防汛调度管理 中小型水库、中型泵闸数字化覆盖率 100%

  水行政管理 涉水事件结案率 100%

  区域防洪影响评价率 100%

  企业取水许可论证 100%

  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监测 100%

  资金保证能力 管理资金投入年增长率 10%

  人才保障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 80%以上

  三、水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我市水安全保障的主要任务是“补短板、惠民生、护生态、强监管、保安全”等五个方面,将继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水利行业能力建设,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保障。

  (一)防洪减灾补短板

  1.工程措施。加快推进骨干河道整治、低洼区域围圩强排、山洪灾害防治、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美丽河湖等工程建设。着力优先解决骨干河道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观海卫、掌起、横河、匡堰等镇南部、周巷建成区、中心城区解放西街等城市易涝区域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我市防洪保安层级。

  2.非工程措施

  (1)进一步提升防汛防台监测预警预报和洪水风险管理能力。完善超标准洪水的应对措施、各项防汛防台应急预案,特别是要细化超标准洪水、防汛期紧急应对工作方案的专项编制,切实提高科学防汛防台决策指挥能力。

  (2)抓好数字水利顶层设计。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业务的深度融合,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提升水利信息存储能力、传输能力和安全保护能力,逐步构建覆盖江河水系、水利工程、水利管理活动的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推进水利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水利大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和共享服务水平;强化行业监管信息支撑,以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河湖长制管理系统、水利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等为基础,初步建立覆盖江河湖库、水资源、水利工程、财务资金等领域的综合监管平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