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供水设计能力 市域 万吨 63.5 65 预期性
16 污水处理设计能力 万吨 32 32
17 二次供水改造户数 万户 1.3 1.3 约束性
18 农村生活污水受益率 % 50% 44% 预期性
19 新建污水管线长度 公里 100 147 预期性
20 管道天然气新增居民户数 万户 10 6.03 预期性
城乡住房 21 公共租赁房保障户数 市域 户 3200 3212 约束性
22 人才公寓户数 户 300 344 约束性
23 商品房开工建筑面积 万平方米 800 900 预期性
24 农村危旧房改造数量 幢 4240 4240 预期性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时期,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机遇方面。当今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各国利益更加紧密相连。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我国发展转向高质量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富,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劲,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随着《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宁波市前湾新区空间规划》发布,慈溪被定义为长三角9大中等城市之一、上海都市圈“1 8”核心成员宁波的重要组成部分、宁波都市圈科教融合的北部副城中心。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实施,为长三角城市群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带来了新空间。前湾新区的设立、高铁枢纽的建设,我市的战略节点地位日益凸显。慈溪必须把握住“十四五”的发展机遇,积极探索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路径,以产业提升、城市提升“双提升”为主线,以数字经济和创新驱动为引领,积极融入上海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努力将慈溪建设成为区域节点之城、先进智造之城、融合发展之城、美丽幸福之城,朝着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不断迈进,在浙江建设“重要窗口”中奋勇走前列、当标兵,确保高水平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
2.挑战方面。与全国同等城市相比,我市城乡建设领域依然存在较多不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完全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还需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底线约束任务还很艰巨。城乡交通短板十分明显,外联内畅的交通系统尚未形成,对外交通主要靠沈海高速和几条干线公路,无客运铁路,快速路网体系未形成,物流成本偏高,时段性、区域性交通拥堵状况日趋明显,“出行难”“停车难”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建设品质不高,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合理的生活圈还需构建,开敞空间和慢行网络完善的人居环境品质还需提高,产城融合和职住平衡的用地空间还需引导,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还需深化,低效闲置用地亟需盘活,城中村(厂)数量依然庞大,城市更新任重道远。城市管理难题未有效破解,市政公共配套设施总体陈旧,环卫基础设施体系有待健全,违法建筑数量较多,数字化管理手段还未普及,城市管理机制体制需进一步优化,精细化管理水平不高。城建交通项目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当前财政日益捉襟见肘,现有国有企业负债率普遍较高,随着国家对债务的严控,建设资金筹措难度日益增大,项目资金难以保障。这些短板和问题与慈溪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极不匹配,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不相符合,与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目标存在不小差距。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三争三拼、六大赶超”行动,围绕“交通通畅化,建设品质化,管理数字化”的目标,以优化城市品质功能为方向,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以保障民生住房为根本,全面加强综合交通网络建设、中心城区区块开发、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等工作,奋力建设长三角南翼现代化、高品质的海湾之城,为建设现代化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强保障和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1.远近结合,补齐短板
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长远发展、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容量、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关系。基础设施建设应配套完善,并针对“十三五”末所存在的相关问题,集中力量加快补齐短板。
2.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尽力而为,尽力保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要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先解决急需急迫的。保障和改善民生要量力而行,将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基础上。
3.绿色发展,保护生态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为居民提供良好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4.民生为要,统筹兼顾
民生是社会发展基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用心搞好民生建设。民生投资不仅是投入更是产出,不仅引领发展方向,激发发展动力,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需求,带来美好生活,还为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凝聚最坚固的民心民意。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统筹防控和城乡建设,加快形成同疫情防控相适应的城乡建设运行秩序。
5.创新机制,经营城市
把创新发展作为“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大力盘活市域内聚集的科技、教育、人才等要素,增强我市核心竞争力,形成我市经济发展新引擎。以城市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为目标,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城市资产进行集聚、重组和营运,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容量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
(三)规划范围
本次“十四五”规划,总体城乡建设以慈溪市域范围为规划范围(不含杭州湾新区)。其中城市道路、城中村、园林绿化以中心城区作为规划范围。
(四)发展目标
塑造城乡品质,打造现代宜居城市典范。重点围绕“北创、东拓、南优、西活、中提升”发展策略,结合城中村(厂)征迁改造,低效闲置用地清理,系统谋划十大区块开发建设,通过区块功能优化,完善市域空间格局,提升城区能级和品质,着力打造“大气精致、品质宜人”的现代化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