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山海协作升级。依托长三角区域聚集的人才、资金、技术、政策等科创要素资源优势,发挥山海协作对口帮扶优势,推进淳安在杭州大江东“生态补偿飞地”等园区建设。立足于长三角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和饮用水源地的特色优势,努力引进上海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项目和龙头企业。加强与杭州产业溢出区的对接合作,积极承接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资源,吸纳产业转移,全力培育淳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
推进“飞地”协作模式。强化打造淳安特色展示窗口,以千岛湖智谷、千岛湖智邦大厦建设为试点,通过股权分红等模式,创新消薄增收方式,拓宽县内经济薄弱村增收路径,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构建“双向互促”产业链,在探索“研发在杭千、生产在江东/淳安”的产业模式基础上,依托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搭建“生产经营在杭州,团建疗养在千岛湖”的休闲互动模式。创新县内外招商引资合作模式,建立招商资源共享信息机制,加强与经济开发区、旅游度假区等平台以及乡镇的合作。
(四)实施品牌体系建设行动
完善特色区域品牌体系。推动千岛湖生态产品品牌培育,完善生态产品管理体系。建立区域品牌保护机制,制定“千岛湖生态产品”标准体系,采用“通用标准 团体标准 产品检测指标”联合,探索“千岛湖生态产品”认证模式。强化标准引领,鼓励重点行业龙头企业主导或参与国际、国家、行业、地方和标准制(修)订,通过高标准引领淳安生态制造业提质增效。进一步强化生态制造业“有机认证产品”等评定工作。挖掘和提升“千岛湖水”独有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元素,将地理标志、品牌和品种有机结合,全力打造“千岛湖秀水”母品牌、子品牌和县域地理标志品牌,有效延长产业发展生命线。
大力支持企业品牌建设。全力实施企业品牌建设、质量增效、标准提升工程,加快引入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培育、策划机构、工作室和其他中介服务机构,提高企业品牌管理、设计、创意能力。加强企业质量品牌建设公共服务能力,设立品牌认证中心,引入gs1(全球统一标志)系统。加快企业品牌建设,提高准入门槛,强化行业自律,推动民营水企业整合,培育企业集团,组织县域品牌企业参加全国及浙江省综合性展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品牌整合、产业升级。
加大区域品牌整体推介。聚焦全县生态制造业发展的营销渠道建设需求,加大千岛湖产品推介力度,在区域公共品牌运营平台中设立“生态千岛湖”区域品牌宣传推广中心。探索举办每年一次淳安生态制造博览会,争取世界休闲博览会、世界养生大会等全国性国际性会议会展永久会址落户淳安,全面统一宣传、推介、洽谈、对接合作机会,提高社会对淳安生态制造品牌认可度。推进线上线下创新营销方式,鼓励进一步拓展各类营销渠道。搭建线上线下淳安生态制造产品展销平台,探索推广点对点营销、定制营销、全生产过程展示营销、特殊地理标识营销、视频体验式营销等新模式。
(五)实施企业升级培育行动
深入推进数字赋能。推进数字化改造“百千万”工程,鼓励企业采用数控、自动化设备,开发专机设备。加快推进未来工厂建设,推进生产制造从单机控制向多机控制转变,实现关键工序智能化、关键岗位机器人替代和生产过程智能化控制。支持企业实施“工厂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项目,通过信息化与制造环节的深度融合,实现向上下游产业的整合与延伸。加快推进“无人工厂”和“企业上云”,建设重点领域智能工厂和车间,助力企业提“智”上云、深度用云。
不断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大型生态水饮料企业,重点支持投资亿元以上、年生产能力20万吨以上的龙头企业、饮料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推进农夫山泉坪山工厂项目建设,支持修正健康产业园、千啤精酿产业园项目早建早成。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展产品保护申请工作,培育和壮大龙头农产品加工业企业群体,引导鼓励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定制农业,发挥龙头企业在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标杆作用,提升优势主导产业整体质量水平,发挥新型经营主体骨干带动作用。支持行业重点企业实施兼并重组,进行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高效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规范改制,加快在证券市场上市挂牌。
加快培育中小微企业。加强中小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建设,盘活中小企业优质资源,打造从“孵化、成长到落地”的生态体系。积极推进“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扶持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微企业,培育细分行业龙头。鼓励县内外优势高效企业兼并重组劣势低效企业,为中小微企业腾出发展空间,提供并出租满足生态制造企业生产标准的标准厂房、定制化厂房、共享制造加工中心等生产空间。鼓励信用担保机构为广大中小企业(不含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提供融资担保,对经审批设立且担保倍率达到1倍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按规定给予风险补偿。
(六)实施深绿体系发展行动
推动节能节约发展和资源循环利用。深化“节水就是减排,节水就是治污”理念,开展能效领跑者行动,鼓励重点用水单位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先进用能监测控制技术,不断提升节水型企业比例。加快淘汰落后的高耗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促进能源开发利用,推动工业节约发展,鼓励企业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积极响应新一轮循环经济建设行动,推动重点行业循环化改造,加快园区、企业循环化改造。积极发展再制造,推广应用工业垃圾回收利用技术和装备,促进建设一批再制造示范企业、绿色再制造工厂,构建县域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
深化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推进生产方式绿色低碳循环化改造,加快形成无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淳安特色深绿生态制造业体系。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加大对生态企业的支持力度,支持企业开发绿色设计产品,引导企业应用绿色设计新技术,采用绿色环保新材料,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建立生态价值转化示范企业支持体系。严格实施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体系。全面推进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管理,实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互联网 ”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模式,加快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立健全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强化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建立控碳倒逼机制。
推进污染防治。深入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开展“低散乱”落后企业整治行动,推进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有序推进城西、南山、坪山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提标改造。深化工业废气治理,持续开展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开展区域性恶臭及异味治理,推进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实施工业固废资源循环治理,创新和规范化工业固体废物环境管理。加强源头减量化,建立健全固体废物分类收集储运全过程监管体系。强化危险废物运输过程风险防控,严格控制跨省转出利用处置。
(七)实施营商环境优化行动
提高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深化“飞地经济”建设,破解重点生态功能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土地要素限制和人才要素限制。实施精准有力的财政政策,加强政策整合与资金统筹,持续强化金融服务,贯彻落实“融资畅通工程”。加快设立生态制造业产业基金,加强创投引导基金的导向作用,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效应,着力发挥撬动和吸引金融与社会资本的作用,带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布局完善。支持设立产业创投机构、天使投资基金等,引导金融机构“支小助微”,支持银行、担保、小额贷款等机构创新融资方式,优先支持生态制造产业发展,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对企业贷款融资提供担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