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维度大数据共享平台

  整合综合交通数据资源,构建多维度的大数据共享平台,开展交通基础数据采集。基于交通设施数字孪生技术,对公路、港口、航道、枢纽、城市道路、交通场站等交通基础设施开展全量采集、全量感知、全量在线等工作。鼓励具备多维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网联功能的终端设备应用。进一步提升营运车船等载运工具的数据自动化、智能化采集水平。推进交通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推进车联网、5g、卫星通信信息网络等部署应用,形成多网融合的交通信息通信网络,提供广覆盖、低时延、高可靠、大带宽的网络通信服务。构建交通要素“一张图”,集聚交通基础静态数据及运行动态数据,为基础设施建设运行、行业治理、出行服务、应急指挥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交通要素的空间化和属性数据的模型化,实现交通基础设施“一图在线”。建设综合交通驾驶舱,全要素整合各类交通数据,研究建立综合性、全局性、需求响应性的数据分析模型,分层级推出城市综合交通数字驾驶舱,为不断优化交通运行组织、实现更高效的综合运输提供支撑。建设交通运输行业信用库,聚焦重点领域,强化系统平台支撑和信息应用服务,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体系,推进交通运输企业(建设、维修、货运、两客一危、驾培等)和重点岗位从业人员信用数据库建设。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行业信用体系管理,全面提升行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完善行业治理体系、提升行业治理能力。

  (2)有深度的规划建设体系

  深化工程“前中后”全周期管理,建立建管养一体化平台,构建有深度的规划建设体系。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全周期行业监管重点,逐步深入拓展应用场景。开发现状评价、需求预测、路网规划、评价分析、设计审查等应用场景,强化交通规划设计数字化支撑。开发前期审批、进度管理、投资控制、安全监管、质量跟踪等应用场景,实现交通工程建设数字化。开发健康监测、养护预警、养护计划、养护进度管理、检查评定等应用场景,实现交通工程养护管理数字化。实现在建重点工程bim化管理。

  (3)有力度的行业治理体系

  实施全行业“点对点”监管,构建有力度的行业治理体系。交通治超非现场化,发挥非现场执法设施和业务协同优势,扩大非现场执法设施的覆盖区域,综合运用称重、视频、雷达、声呐等技术手段,对超重、超高、违法鸣号、非机动车违法等行为进行智能识别和自动预警,充分协同交通运输和公安交警等相关单位,实现数据融合和业务协同,共同推动源头监管,形成全天候、常态化的交通执法威慑力。进行安全监管协同化、客货运输畅通化、行业治乱精准化、应急指挥联动化发展。推进全领域“门到门”服务,构建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政务服务电子化,深化“最多跑一次”,加快办事服务数字化改造。交通出行便捷化倡导“出行即服务(maas)”理念,使出行成为一种按需获取的即时服务。探索智能物流建设和供应链数字化,打造未来交通实验室。

  (4)数字交通重点工程

  “十四五”期间,重点完成交通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行业监督管理系统、“两客一危”监测平台、桥墩监测平台、交通行业信用系统,项目总投资0.45亿元,其中“十四五”投资0.415亿元。谋划临平交通小脑强化项目、交通数字驾驶舱、数达专线、车载应急指挥联动系统、公路非现场执法系统和未来交通实验室建设。

  表4-20临平区“十四五”期间智能交通规划建设表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

  类别 建设时序 投资(亿元)

  总投资 “十四五”投资

  1 交通工程档案数字化管理系统 实施类 2021-2021 0.1 0.1

  2 行业监督管理系统 实施类 2022-2022 0.1 0.1

  3 “两客一危”监测平台 实施类 2022-2022 0.1 0.1

  4 桥墩监测平台 实施类 2022-2022 0.1 0.1

  5 交通行业信用系统 实施类 2020-2021 0.05 0.015

  实施类合计 0.45 0.415

  6 临平交通小脑强化项目 预备类 2023-2025 4 /

  7 交通数字驾驶舱 预备类 2023-2025 1 /

  8 数达专线 预备类 2023-2025 1 /

  9 车载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预备类 2023-2025 0.1 /

  10 公路非现场执法系统 预备类 2023-2025 1 /

  11 未来交通实验室 预备类 2023-2025 8 /

  第五章 保障体系

  一、资源要素保障

  强化重点工程项目用地保障,做好本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建议规划涉及的建设项目红线纳入多规合一平台,优先保证用地指标、占补平衡指标。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建议设立区级交通重大项目建设专项资金,积极争取部省资金补助,完善交通建设投融资体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建立成熟的合作机制和一流营商环境。强化生态保障,规划涉及的建设项目由生态环境局统筹协调与“三线一单”的关系,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审批障碍。

  二、人才队伍保障

  实施“人才强交通”战略,坚持以高素质人才保障交通高质量发展,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和专业能力,加强交通人才培养引进力度,有效增加人才总量,着力优化人才结构,稳步提高人才素质。培育一批懂规划、善治理、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交通类战略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议成立区级交通运输研究中心,负责全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战略、规划、政策及交通行业发展、交通产业发展、运输服务保障等研究工作。

  三、政策法规保障

  进一步加强行业政策研究,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服务、保障等相关政策,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社会资本等机制。坚持依法行政,针对交通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加强立法,不断完善区级层面综合交通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使各项交通管理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规范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与服务工作。继续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四、体制机制保障

  强化规划严肃性和约束力,坚持“一张蓝图干到底”,理顺交通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的关系,加大对综合交通规划、交通行业发展规划的研究力度,将规划经费纳入部门预算。落实省、市、区三级联动机制,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推进规划项目落地。建立动态评估调整机制,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经济社会发展适时开展规划评估,及时调整项目建设计划,确保完成既定目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0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