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4 社会治理类项目
专栏内所列项目,是综合考虑了省市层面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相关部署、余杭区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确定的重点项目安排,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层面会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1.城乡建设应用。围绕余杭国际化大都市新区建设目标和全国数字化建设标杆城市发展定位,以“共享、互联、便捷、高效”为主线,加快推进数字赋能新城建建设,重点加速5g网络覆盖,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智能水平,实现数字技术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决策、服务的深度融合,为加速城乡融合,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2.乡村振兴应用。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以数字化手段推进乡村治理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性变革,打造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的乡村振兴集成应用。逐步完善乡村基础网络体系,以数字“三农”协同应用平台为中心,全面深化生产管理、流通营销、行业监管、公共服务、乡村治理等5大领域核心业务数字化应用,重点打造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服务、低收入农户帮促、数字畜牧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服务等应用场景,谋划“禹上金扁担”等创新场景,逐步消除城乡“数字鸿沟”,打造乡村数字农业发展高地、乡村数字生活品质标杆、乡村整体智治先行样板,实现共同富裕。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振兴行动,城乡“数字鸿沟”明显缩小。
系统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管理应用中的数字化赋能工作。积极探索“两山”转化通道,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靓城行动,推进“互联网 环保”“大数据 环保”,实现生态环境数据资源整合呈现、动态实时监测监管、治理决策精准联动和便民服务智能高效。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整合全区生态环保、自然资源相关基础数据,形成“生态环境资源一张图”,数字化呈现生态保护红线等环境规划、森林公园等自然生态、污水处理厂等环境设施等10余种生态环境资源要素。提升“两山”转化体制机制建设中的数字化赋能水平,重点包括培育“生态 ”“互联网 ”产业等“两山”转化新业态,支撑生态经济转化路径的拓展等领域。
落实“双碳”等重点要求,完善自动监测设备布局,全面提升智慧决策和实施能力。现有全区生态环境自动监测及在线监控网络基础上进行设施扩面和数据整合,实现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监控与实时预警,全面实现重点企业、设施、工地及生态点位的动态监测监控全覆盖、数据资源全接入和异常情况实时预警,全面提升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中的数字化监控能力。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治理数字驾驶舱,为生态环境治理决策提供智慧化助力,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治理良好格局,持续提升全区生态环境相关监察执法人员、网格员移动终端接入率,建立并完善线上线下联动的问题发现、交办和处理的闭环工作机制。
专栏5 生态治理类项目
专栏内所列项目,是综合考虑了省市层面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相关部署、余杭区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确定的重点项目安排,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层面会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生态环境保护综合协同管理应用。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余杭生态环境治理的特点和重点情况,重点集成地表水水质预测预警、大气环境监测预报预警、固废治理数字化应用、河湖库保护等系统,完善生态环境全要素态势感知、污染源数字化档案、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协同、生态环境治理应用服务等模块,运用环境质量、污染源自动监控、排污许可、河湖库保护等大数据分析,参与构建地上地下统筹的生态环境数字治理体系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智能化水平。
(五)建设智慧高效的应急治理和执法监管体系,助力打造高水平“平安余杭”
加快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应急管理基础设施体系。整合自然资源、住建、水利、气象、交通、消防等部门现有监测资源和数据,完善特殊时期的遥感监测、无人机实时巡察监测、视频即时传输等机制,建设空天地一体化基础感知网络和大数据平台。
全面对接省、市相关应急管理平台和应用,深入挖掘城市大脑在应急治理领域的应用能力,加快推进“城市ct”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聚焦城市安全运行中的痛点难点,融合地理信息服务、物联网、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城市安全发展重点场景落地,全面提升风险防控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逐步实现城市安全发展全周期治理美好愿景。借力城市大脑构建应急管理一张图,实现视联网组会实时会商、事故现场音图回传、视频监测动态获取、各业务指挥系统整合介入,构建“多业务终端支持”和“一领导主屏驾驶”的多席位运作智慧模式,实现应急指挥高效协同和快速反应,全面提升风险识别、研判、预警、管控到应急响应、支持、调度、恢复和评估能力。
持续完善疫情常态化数字管控机制。运用大数据分析,构建主动发现、快速响应、有效处置、科学评价等跨部门、跨业务、跨地区的疫情常态化闭环管理执行链,推动“源头查控 硬核隔离 精密智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完善。
专栏6 应急治理类项目
专栏内所列项目,是综合考虑了省市层面在数字化改革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的相关部署、余杭区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等多方面因素情况下,确定的重点项目安排,随着数字化改革的深入推进,重点项目层面会进行一定的补充和完善。
1.安全风险防控和应急救援应用。以实现城市安全发展全周期治理美好愿景为目标,前期重点聚焦交通运输、消防、危化品、建设施工、旅游、城市运行等重点领域遏制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工作目标,汇聚安全生产、自然灾害、应急保障等数据,建设智慧安监、防汛防台、智慧消防、避灾安置点视频可视化、综合应急指挥等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城市ct”“数智大市场”“数智防汛”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探索尝试卫星在城市安全运行等方面应用,实现风险精准识别、高效处置和有效防范。
2.常态化疫情防控应用。围绕省重大疫情防控“四个确保一个力争”工作总目标,初期重点集成“健康码”、“浙冷链”、药品销售监测、发热门诊监测、疫苗接种管理、传染病症状预警监测、发热闭环管理系统等系统应用,建设多点触发预警监测、流调溯源和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等系统,顺利承接省市应用系统,扩展丰富区级应用场景,构建跨部门、跨业务的疫情防控闭环管理执行链,推动“源头查控 硬核隔离 精密智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持续改革完善。
3.“数智水利”防控应用。围绕防汛安全目标,实现数字化管理、智慧化管控。前期重点实现大防汛业务系统集成,建立“多源一中心”应用体系和业务流程,统筹推动数字技术在水安全的深度应用和制度创新,推进预报预警、防汛预案、防汛抢险体制改革。构建多跨协同关系,打通水利、应急、气象、规资、城管等各条业务线和省市区镇村五级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实现东苕溪(余杭段)预报调度一体化,多部门大防汛业务归集和流程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