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公益性流动文化服务。为每个乡镇每年免费送地方戏曲演出5场以上;免费提供集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图片展览、图书销售和借阅为一体的流动文化服务;为每个县级文化馆配备一辆流动文化车。

  6.收听广播。为全民提供突发事件应急广播服务。农村有线广播村村响每天播出次数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通过直播卫星免费提供17套广播节目,通过无线模拟信号免费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通过数字音频免费提供不少于15套广播节目。

  7.观看电视。通过直播卫星提供25套电视节目,通过地面数字电视提供不少于15套电视节目,对未完成无线数字化转换的地区提供不少于5套电视节目;在城市和有线电视通达的农村地区,为城乡低保户免费提供有线(数字)电视节目。

  8.观看电影。提供数字电影放映服务,其中每年国产新片(院线上映不超过2年)不少于1/3;组织中小学生每学期观看2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

  9.看戏。根据群众实际需求,采取政府采购等方式,为农村乡镇每年送戏曲等文艺演出服务。每年为每个乡镇(街道)送地方戏曲等文艺演出6场(含)以上;国有剧院每年举办公益性演出不少于15场。

  10.应急广播。在突发事件发生前后及时获得政令、信息等服务。

  11.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在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阅报栏或电子显示屏,及时提供各类新闻和服务;市、区县(市)公共文化设施内免费提供wifi,公共电子阅览室每周开放,免费提供上网服务。

  12.文化遗产参观服务。鼓励考古遗址公园、文化遗产旅游景点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免费开放。

  13.少数民族文化服务。通过有线、无线、卫星等方式免费提供民族语言广播影视节目,提供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的价格适宜的电子音像制品和数字出版产品。提供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开展少数民族文化活动。

  14.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人口500人以上的行政村实现文化礼堂全覆盖;500至1000人的行政村,新建礼堂建筑面积≥200平方米;1000 人以上的行政村,新建礼堂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15.读书看报。公共图书馆(室)、文化馆(站)和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含农家书屋)等配备图书、报刊和电子书刊,并免费提供借阅服务;在城镇主要街道、公共场所、居民小区等人流密集地点设置公共阅读报栏(屏),提供时政、“三农”、科普、文化、生活等方面信息服务。支持有线电视网络向城乡人民群众提供“数字电视网络图书馆”公共服务。

  (二)加快推进“娱有佳乐”的公共服务。

  1.丰富文化消费多元产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转化利用,推进大运河(杭州段)文化带、诗路文化带建设,打造“一河四遗址”五大传统文化名区。深挖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开发传统文化消费产品。立足我市打造“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与文创产业优势,引导支持文化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发展“互联网 文化消费”等新模式。支持郊区新城打造“一城一品牌”文旅节庆活动,推动国际动漫节、西博会、文博会、茶博会、杭州奇妙夜、南宋文化节、大运河文化节、钱塘江文化节等文旅品牌活动在郊区新城联动举办,合作推出杭州三大世界遗产体验游、“三江三湖”串联游、富春山居实景游,在郊区新城培育更多的网红打卡地,共塑“吴越经典、江南绝色”文化旅游品牌。到2025年,旅游休闲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3%以上。

  2.加强体育赛事服务供给。积极承办好2022年亚运会等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和专业体育赛事,加强与国内外体育组织等专业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办赛能力。持续培育全民健身活动品牌、综合性群众体育赛事,积极创新体育赛事的开发和推广模式,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承办各类体育比赛。通过全力办好各类大型体育赛事和专业体育赛事,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热情。丰富多样化体育服务供给,鼓励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仓储用房等既有建筑屋顶、地下室以及城市空闲用地等空间建设体育设施。大力支持社会力量办体育,开发户外体育运动项目,发展数字体育,积极引导和激发体育消费潜力。

  3.提升文博单位公共服务水平。深化博物馆馆校合作机制,鼓励与学校联合开发课程,推进博物馆教育“校本课程”教材编制工作。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法制宣传日等节假日,依托博物馆、农村文化礼堂等场地和“学习强国”等线上平台,以讲座、培训、展览、走读、竞赛等多种形式,让文物普法宣传进学校、进社区、进部队,积极开展文物普法宣传教育活动。

  十一、提供安全优质的生活环境服务

  加快构建覆盖环境质量监测、污染处理、拆违改建、公共法律、公共安全、防灾减灾等服务方面的城乡便民生活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全面保障城乡居民基本安全,打造更加安全、舒适、通达、高效的生产生活环境。

  (一)持续推动公共环境安全建设。

  1.提升公共生活服务水平。加强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确保水质标准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完善公共交通网络建设,继续大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开展新一轮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整合农村客运营运资源,实现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全覆盖。加强通信网络设施、信息网络防控网建设,提升网络安全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的网络环境。

  2.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优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一体化建设,借力支付宝、“亲清在线”等平台优势,实现“公共法律服务频道”便捷可达。继续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规范化建设,优化“12348”专线电话的运营和管理。进一步深化便民服务,开展异地申请工作,实现法律援助“全市优办”。推动优质法律服务资源下沉,做细做实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规范加强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开展行政复议网上申请,构建公共法律服务评价机制,完善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人民满意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

  3.强化公共安全服务保障。创新消防安全管理方法,继续开展以农村和城郊接合部为重点的“多合一”建筑消防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定期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加强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完善智能立体气象监测网和数字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建设重要流域洪水预报调度一体化平台和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报预警平台。强化城乡应急处置设施体系建设,加强紧急避险平台、消防、人防、紧急医疗救护等设施建设。进一步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制规定》,守好食品药品安全底线,强化安全监管责任体系。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构建疫苗安全监管体系。深化创建高水平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行动,强化药品重点监管,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健全消费安全保障体系,构建产品质量标准、消费者维权机制等,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消费环境。深化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创建,全面推进实施“放心消费迎亚运,助推城市国际化”三年行动,到2025年,累积培育放心消费单位15万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7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