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发展“互联网 医疗健康”服务
完善数字医院和智慧健康基础设施,提升医疗卫生机构电子病历结构化、标准化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支持推广使用无人系统、人工智能辅助技术、医疗机器人等,提升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水平。依托“健康泰州”app 拓展“电子健康码”在诊疗、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健康服务,实现健康医疗服务“一码通用”。推进“健康泰州”集成应用,提供预防接种、报告查询、在线预约等便民服务,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本人开放。依托实体医院,持续推进互联网医院建设,探索“互联网 医疗健康”价格及医保pg电子官方的支付方式改革,提供基于线上线下、院内院外一体化的整合式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全流程监管机制。探索电子处方院外流转,完善药品使用追溯制度,推进医院处方信息与药品零售消费信息共享联通。
(三)加强网络信息安全应用
制定完善适应电子签名、远程会诊应用和隐私保护等信息安全、信息公开等方面的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加强医疗健康行业网络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网络信任体系建设,提高信息安全监测、预警和应对能力。建立信息安全认证审查机制、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影响评估体系,以流程化、制度化确保信息安全。采取数据封装、数据分离、去除个人标识信息等措施以保护个人隐私。探索基于区块链的健康医疗数据安全防护体系与可信机制建设,支持检验检查结果共享、电子处方院外流转、医疗器械与药品溯源等场景应用。推动医疗健康物联网感知设备统一接入、集中管理和数据共享利用,推广物联网在病患看护、远程诊断、远程手术指导示教、医废管理和药品追踪等领域应用。
九、加快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
建立大健康产业与医疗卫生事业联动工作机制。建立由区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订工作目标、工作任务、保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事项,推动大健康产业与医疗卫生互动并进。
着力发展大健康产业集群。以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依托,聚焦大健康产业,强化创新要素集聚、高端生产制造、健康生活示范,引进培育优质企业,创新国际化医疗康养机构合作模式,带动全区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立新产品优先应用机制。深入推进“健康惠民工程”系列化、常态化。将医疗机构发展成区内大健康产品的宣传、培训、推广的示范基地,确保区内企业生产的药品、医疗器械、特医食品等大健康产品在区内得到优先使用。
加强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打造一批以体检、疾病治疗为主的实体型高端医疗园区,开发和推介一批体验性强、参与度广的中医药、康复疗养、休闲养生等健康旅游路线和产品。
第四章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规划的实施
“十四五”卫生健康发展规划是对卫生事业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卫生健康事业与全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规划的组织实施,需要各相关部门的配合与参与。
坚持和加强党对卫生健康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委政府将卫生健康融入公共服务政策,将卫生健康规划重要发展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认真组织落实。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注重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
二、完善经费投入机制,促进卫生健康事业持续发展
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卫生健康事业的投入,全面落实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立医院等投入补助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健全分级负责制度,建立多渠道、多样化、持续性投入保障机制。大力发展慈善事业,鼓励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组织和企业投资健康领域,形成多元化筹资格局。
三、卫生健康由管理向治理转变
进一步转变行政治理职能,促进卫生行政部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强化行政部门在规划、政策、监管和服务等方面的职能,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和全行业管理。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理念,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和促进事业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四、加强宣传力度,营造卫生健康和谐发展氛围
加强卫生健康事业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创新管理和服务理念,以理念创新引领发展方式转变,以发展方式转变引领发展质量和效率。大力倡导“大健康、大卫生”观念,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新时代发展理念,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职业形象,增强全区卫生健康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激发推动事业发展、服务人民健康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有关部门,努力创造良好政策条件和外部环境。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发展理念、健康科学知识和先进典型事迹的宣传,努力营造和巩固全社会支持卫生健康发展、重视居民健康、关爱医务人员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