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省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其中:国控断面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100 约束性

  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削减比例 % 15.1 完成省下达指标 约束性

  氨氮年排放总量削减比例 % 15.1 约束性

  总氮年排放总量削减比例 % 11.9 约束性

  总磷年排放总量削减比例 % 15.5 约束性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5 92 约束性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 % 60 完成省下目标 约束性

  环境治理(土壤与固废环境)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90 93 预期性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 % 90 ≥95 预期性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率 % — 100 预期性

  环境治理(辐射

  环境) 放射源辐射事故年发生率 起/每万枚 — 0 预期性

  生态

  系统 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占国土面积比例 % 1.912 1.912 约束性

  生态空间管控区域占国土面积比例 % 27.27 27.27 约束性

  自然湿地保护率 % 55.5 60.0 约束性

  林木覆盖率 % 25.15 25.5 约束性

  生态质量指数 % — 保持

  稳定 预期性

  重要物种保护率 % — 90 预期性

  满意度 公众对环境质量改善满意度 % 90 ≥95 预期性

  *表示五年累计。

  第三章 主要任务

  第一节 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坚持绿色发展导向,协同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空间管控,加强资源节约,贯彻生态文明理念。进一步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统筹融合、协同增效,加强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实现碳总量和碳强度“双控”目标。

  1.持续推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

  持续推动传统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优化升级。推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绿色酶法合成、微通道反应等绿色工艺,推行绿色生产标准,构建生物医药绿色生产体系。推动船舶领域实现产品绿色化智能化,推广应用双燃料动力推进技术,强化能耗、水耗、环保、安全等标准约束。在化工及新材料等重点行业,打造世界级精细化工及新材料产业基地,培育绿色龙头企业,推进化工生产企业开展新工艺、清洁用能、污染治理设施改造等重点任务。

  推动新能源、节能环保、智能电网等重点领域绿色、循环、可持续发展,支持节能、低碳、资源综合利用、环境治理等重点领域先进装备和产品研发制造和推广。提高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发展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结合的现代农业。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发展合同能源管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和社会化监测等新业态。

  2.加强资源能源集约

  严把开发区“入园门槛”。强化重点管控单元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对不符合园区定位的产业禁止准入。对处于重点管控单元外的企业进行提标改造,规范一般管控单元内的项目审批制度,健全以环评制度为主体的源头预防体系,落实相关行业环评审批原则和准入条件,建立项目准入生态环境预警机制。

  优化用地结构,落实“亩均论英雄”改革。做好工业企业效益评价,盘活低效闲置土地,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行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大力推动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各领域节水。积极推进城乡再生水供水系统改造。实行雨污分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市雨水集蓄利用。

  严格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大幅增加非化石能源供给,持续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实施煤炭总量控制,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在确保供电供热安全的前提下,严格控制工业企业用煤。逐步开发利用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其他清洁能源产业。切实抓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重点做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全面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与新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

  专栏1 高效节能环保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技术改造工程

  靖江市新桥园区江苏江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高效节能环保锅炉余热回收装置技术改造工程:工程面积1.83万平方米,工程通过购置、改装设备实现17500台锅炉余热回收,可新增销售收入35000万元,利税6166万元。

  专栏2 资源节约及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天然气管网实现“区区通”工程:加快管网建设、落实与国家管网互联互通、实现“区区通”。

  节水减排工程:推进泰州海陵工业园区再生水回用率达到80%,单位工业增加值新鲜水耗不超过8 m3/万元。

  3.严控园区和工业领域碳排放

  限制“高能耗、高污染”(以下简称“两高”)项目建设。针对“两高”项目,建立管理台账,严格环评审批,对违规建设的项目进行整改。新建、改建、扩建“两高”项目应当符合生态环境保护法规、相关规划要求及各项准入条件,为碳达峰行动腾出环境容量。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能置换相关政策。

  坚持“排放减量化、能源替代化、资源循环化”改造。引导园区内企业使用清洁能源、原材料及清洁高效生产工艺,推行工艺之间物料能量循环,实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

  推广绿色低碳新工艺。在工业生产领域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鼓励开展碳捕捉、利用和封存技术等碳减排关键技术、设备研发和创新,加强企业能源和碳排放管理体系建设,强化企业碳排放管理。在重点耗能行业全面推行碳排放对标,扩大企业低碳清洁生产示范作用。改进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化工行业等生产过程,发展替代产品,降低工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

  专栏3 循环经济环保建设项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80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