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构建了“质态为先、安全为本”的运行保障机制。突出高质量发展主线,每年开展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争先创优”竞赛活动,优选贡献大、质态好、效益优的企业进行表彰。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工业领域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和工业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平台,以“亩产论英雄”“创新论英雄”“效益论英雄”“环境论英雄”为导向,对全市近6000家占地3亩以上工业企业开展评价并分类施策,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激励企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围绕提升工业领域本质安全水平,广泛开展宣传教育,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机制和管理机制,全面压紧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4、构建了“减负增惠、协同联动”的企业服务机制。坚持以“软环境”提升“硬实力”,建立靠前服务、方便快捷的政企常态化联络机制,不折不扣落实各级减税降费政策,着力打通“堵点”、解决“痛点”、补上“断点”,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和营商环境。依托小微企业“1 n”政策服务平台集成了13个政府部门52项服务和128家服务机构的200多个服务产品,构建了服务企业“一张网”。加强产业政策和竞争政策协同,通过市级先进制造业发展专项、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等财政资金加强激励扶持,通过技改券、服务券、创新券等方式引导企业创新转型,通过“小微惠贷”、应急资金、转贷资金等方式帮助企业缓解融资难题,形成了财政、工信、科技、金融等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创业创新服务推进机制。
二、机遇与挑战
“十四五”时期,全球产业格局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加快融合,中国正逐步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这样的背景下,扬州工业高质量发展既蕴含战略机遇,也面临着“稳增长、调结构、促转型”的压力与挑战。
(一)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性增加,制造业发展“危”中有“机”。宏观市场环境变化带来制造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国际产业格局正在进行调整与重构,世界范围“逆全球化”暗流涌动,贸易壁垒、投资保护、技术封锁等手段层出不穷,发达国家高端制造回流与中低收入国家争夺中低端制造转移同时发生,扬州汽车、机械、电子等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将面临设备采购、技术引进、人才招引等方面的制约,轻纺服装及一般加工业则将受到低成本地区的冲击。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带来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推动全球产业变革,“一带一路”合作拉动了沿线国家在基础设施、基础原材料、通用装备、消费品等领域的中高端需求,扬州需要在高端装备、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软件和大数据、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等有基础的产业上抢抓机遇“换道超车”。
(二)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和结构升级成为趋势,产业创新转型“双期”叠加。国内市场竞争加剧,中低端制造环节面临“阵痛期”。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影响,国际出口受阻,贸易通道收窄,国内头部企业将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国内市场,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扬州不少企业以国内中低端市场为主,产品层次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需要从低端竞争、价格竞争、同质化竞争中迅速脱身,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破旧立新。国内市场悄然升级,先进制造业发展迎来“窗口期”。随着新发展格局的逐步形成和“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国内市场产品技术标准将进一步对标国际先进,自主可控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全流程创新链条将逐步打通,“新基建”和“四新”经济的发展将重构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产业链中游的配套企业,在上游研发和下游终端环节的双重拉动下,将迎来了高端化转型的新机遇,新材料、大数据、新能源、信息基础设施等产业的基础支撑作用也将更加突出。
(三)区域间合作竞争更加广泛深入,核心竞争力成为产业比拼的关键。区域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扬州制造需要“扬长避短”。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宁镇扬一体化、南京都市圈发展成为省级战略,区域规划管理、资源统筹、要素流动、协同服务等方面将更为灵活自由,必将带来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分工的细化。扬州需要在区域一体化发展中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在高端装备集成创新、汽车产业链较为完整、传统产业特色明显等方面的优势,挖掘区域产业合作潜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补短板、锻长板,实现互利互惠、共生共赢。全省统筹打造优势产业链、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将重塑产业地图,扬州制造需要“取长补短”。全省部署推进区域产业链强链协作,全面梳理省内重点产业链堵点断点,鼓励重点产业链相关城市群抱团发展、取长补短,推进省内产业链重点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稳定性、可靠性,形成进口替代能力,支持装备、材料和零部件等产业链重要节点产品嵌入国际先进供应链。全省产业链的重构将带来跨越发展、弯道超车的机遇,也将带来不进则退、优胜劣汰的压力,扬州需要深耕发掘区域合作的优势节点,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聚焦发展主导优势产业链,提前布局新兴产业,争取在区域产业地图中打造扬州“地标”。
(四)扬州工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矛盾突出,补短板、强弱项任务艰巨。县域、园区、项目等对工业总量的支撑不足。工业开票销售超千亿、超800亿县域分别仅有2家,省级以上园区仅有3家规上工业开票销售超500亿元,乡镇工业集中区仅有4家全部工业开票销售超100亿元,县域、园区平均规模对比周边总体偏小。工业重大项目投资规模呈减少态势,新建项目体量不如技改项目,一批重特大项目未能实现预期产出。企业规模支撑、税收贡献、创新引领能力依然不强。百亿元以上企业仅7家,且属于传统产业领域或生产基地型企业,产业链带动能力和自主经营发展能力不够强,百亿级后备的60-80亿元企业仅有1家,70%的规上企业产销规模未达1亿元。多年来仅有1家企业入围《财富》中国500强,全国工商联公布的中国民营500强、全国企业联合会公布的中国500强、全省民营企业100强中,还没有企业入围,税源支柱产业、重点税源企业贡献度相对较低,增长动力不足。企业的技术研发意识不强、投入热情不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活动活跃度不高,对外出口产品中具有核心技术的高端装备产品比例较低,形成了产品附加值不高、标识性不强的困境。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依然缺失。汽车、装备、船舶、电缆等传统产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不够,缺乏“标识性”产业,多数产业还没有形成大企业带动的产业链式发展格局,同类企业产品跟仿、重复建设、人才短缺的现象依然存在,“扬州加工”“扬州配套”“扬州组装”偏多,具备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本土企业不多。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对照扬州城市定位和资源禀赋,重工业占比偏高,绿色发展压力较大;载体建设运营管理的市场化、专业化水平还不高,集聚要素资源和承载孵化研发的功能不强,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相对滞后,校地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需要进一步探索;人才招引的政府引导作用发挥不够,企业主体作用不突出,“引育用留”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还不健全;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然突出,金融服务产业发展的体系还不健全,种子基金、天使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规模依然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