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龙文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21-2025年)
龙文区人民政府
目 录
总则 1
一、规划目的依据 1
二、规划定位和适用范围及适用对象 1
三、规划期及基期年 2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3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3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3
三、上一轮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5
四、形势与要求 7
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8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规划目标 10
四.远景目标 11
第三章 矿产资源产业发展 12
一、发展的重点方向 12
二、发展的重点区域 12
第四章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3
一、基础性地质调查 13
二、勘查规划区块 13
三、探矿权数和新增资源量 14
第五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15
一、矿产资源开发强度 15
二、开采规划区块 15
三、开发利用规模结构 15
四、节约集约利用 16
五、净矿出让 16
六、保护资源,保护矿业权人正当权益 16
第六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18
第七章 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开采矿产资源行为 19
一、监管手段 19
二、储量动态管理 19
三、形成部门执法合力 20
四、矿产资源国有收益应收尽收 20
第八章 规划保障措施 22
一、建立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22
二、健全完善规划审查制度 22
三、建立规划实施制度 22
四、健全规划实施评估调整制度 22
五、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机制 22
六、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 23
七、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 23
八、大力开展宣传教育 23
附 表 目 录
附表1:漳州市龙文区矿产资源开发强度规划表
附表2:漳州市龙文区地热矿种“三率”最低限制一览表
附表3:漳州市龙文区勘查规划区块表
附表4:漳州市龙文区开采规划区块表
附 图 目 录(另附)
附图1:漳州市龙文区矿产资源分布图
附图2:漳州市龙文区矿产资源勘查开采规划图
总则
一、规划目的依据
为统筹安排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及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活动,协调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中心城区黄金地带以 “两心、两轴、一带”为中心,精心打造“闽南老家”新亮点和“一山一水”文体旅带,不断提高矿产资源对龙文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根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闽自然资发〔2020〕21号)为依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市县级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要点》的通知(闽自然资办发[2020]60号)要求、《福建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漳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龙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等指导性意见,在漳州市龙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框架下,制定《漳州市龙文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规划定位和适用范围及适用对象
《规划》是龙文区行政区内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指导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的重要依据,是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加强和改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如属于国土空间规划的专项规划,则按照空间规划执行。
《规划》适用范围为龙文区所辖行政区域。
《规划》适用对象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附件《矿产资源分类细目》中所列在本行政区域分布的矿种(地下水和河道建筑用砂除外)。
三、规划期及基期年
《规划》以2020年为基期,2025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35年。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自然、社会经济概况
漳州市龙文区地处漳州平原中部,属漳州市辖区,辖区范围东联漳州台商投资区,西接芗城区,北邻长泰区,南临九龙江西溪北岸,水陆交通便捷, 地理坐标:东经117°39´~117°49´,北纬24°29´~24°36´。土地总面积126.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0.1883万,辖5个街道、1个镇,1个开发区,全区下设64个社区,12个村,2个农场。
漳州市龙文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常青,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该区属九龙江冲积平原,区内三面临江,水网稠密;年平均气温21.4摄氏度,无霜期330天,年平均降雨量1450mm,年平均日照时数4430小时,一年可采矿时间约9~10个月。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类型由低山、丘陵、台地及平原组成,呈阶梯状向东南波状起伏下降,其中以台地丘陵面积分布最大。
2020年,龙文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49.10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291.01亿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7.09亿元,进出口总产值41.0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00亿元,公共财政总收入17.02亿元,其中,地方级收入11.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5886元;农村居民人均支配收入22746元。2020年矿业总产值为0.00万元。
二、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一)矿产资源概况
截止2020年底,龙文区已探明非金属矿产资源有7种,主要为地热、高岭土、建筑用花岗岩、饰面用花岗岩、泥炭、矿泉水、砖瓦用粘土。
地热:主要分布于九龙江北溪河漫滩上郭坑镇篁卿一带,地热田25℃地热异常区面积3.31平方公里,地热水的水温56.6℃,可开采量控制的为1002.24立方米/日。
矿泉水:主要分布于郭坑院后村一带,资源储量约85.00立方米/日,允许开采量85立方米/日。
建筑用花岗岩:分布于云洞岩风景区、郭坑大坑、金鸡山、莲花山、花古垅、湖内山、大湖山、湖坑内山等 ,资源储量254.45万立方米。
饰面用花岗岩:分布于郭坑镇莲花山、龙船山,资源储量9.98万立方米。
高岭土:分布于蓝田镇梧桥好坑、郭坑镇口社村、朝阳镇石洲村,资源储量634.53万吨。
砖瓦用粘土:分布于蓝田、朝阳街道,资源储量271.00万立方米。
泥炭:分布于蓝田镇梧桥村,有机质含量26.88%,资源储量38.50万吨。
专栏一 截至2020年龙文区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序号 矿产名称 矿区数量 统计对象 资源储量单位 资源储量
1 地热 1 单一矿产 立方米/日 1002.24
2 矿泉水 1 单一矿产 立方米/日 85.00
3 建筑用花岗岩 4 单一矿产 立方米 2544.50
4 饰面用花岗岩 1 单一矿产 千立方米 99.80
5 高岭土 3 单一矿产 矿石千吨 6345.30
6 砖瓦用粘土 1 单一矿产 矿石千吨 2710.00
7 泥炭 1 单一矿产 矿石千吨 385.00
合 计 12
(二)基础性地质调查现状
全区已完成1:20万区域地质矿产、区域水文地质调查和区域重力、水系沉积物、重砂测量;1:5万城市地质调查,地热田调查面积3.31km2,1:5万农业地质调查20 km2。
(三)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现状
截止2020年,全区无矿山企业,目前已勘查项目为漳州市龙文区篁卿矿区地热资源调查,异常区范围内可开采量控制的为1002.24立方米/日。,未利用。
三、上一轮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
(一)实施成效
区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严格落实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强化对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基本完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等各项规划目标与任务,取得较好成效,为第四轮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对到期的矿山和规模较小的矿山进行了关闭,上轮规划2015年全区持证矿山数量为1家,截止2020年无持证矿山。
其中,完成了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面积7.76公顷,矿区数量1个,为龙文区朝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湖内山矿区,超规划目标的5公顷,取得较好成效,为本轮(第四轮)规划奠定坚实基础。
1.矿产资源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全面推进新设采矿权竟争性出让,严格控制已设采矿权协议出让;依托gnss检查平台,聘请专业技术队伍建立每季度持证矿山巡查制度,针对矿山生态治理恢复情况及是否存在越界开采等非法开采情况进行检查,结合日常“双随机”检查工作,加强矿山监管;加强动态巡查,特别是加强九龙江流域内的动态巡查,严厉打击无证非法采矿行为,维护我区矿产资源市场秩序,保护国有资产。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面实行采矿权有偿出让制度,对违法采矿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无证采矿行为依法立案处罚。对鼓励的开采矿种地热加快投入开发,龙文区地热勘查程度低,矿业结构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现需对龙文区的地热田进一步可行性勘查。
2.公益性地质调查项目进展顺利
上轮规划实施期间,区内实施的公益性地质调查评价项目有: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城市地质调查、农业地质调查;还有编制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和不断完善预警系统等。
3.矿山地质环境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影响矿区自然景观的现象得到了初步的整治,对境内的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等主干公路两侧开展“青山挂白”现象的专项治理工作,开始实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制度,要求矿山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签订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协议书,缴纳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保证金,基本实现了“三区”规划目标。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在已关闭的1家矿山企业,漳州市龙文区朝兴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建筑用花岗岩,按规划完成矿山恢复治理工作,恢复治理面积7.76公顷。
专栏二 第三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类 别 指标名称 2020年
规划目标 2020年
完成指标 完成情况 指标属性
矿业经济 矿业产值(亿元) ≥0.20 0.00 未完成 预期性
基础性地质调查 1:5万农业地质调查( km2) 10 20 完成 预期性
矿产资源勘查 地热勘查1个(km2) 1.736 1.736 完成 预期性
矿山总数(个) ≤1 0 完成 约束性
矿业转型升级与绿色矿业发展 大中型矿山比例(%) 100 —— 未完成 预期性
绿色矿山比例(%) 100 —— 未完成 预期性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环境
恢复治理面积(公顷) >5 7.76 完成 约束性
规划指标属性:预期性指标是期望达到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立行为实现的指标;约束性指标是在预期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强化了政府责任的指标。
(二)存在问题
1、在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与毁损土地复垦方面的管理亟待加强。虽然已实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的审核备案,落实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保证金的收缴制度,但对矿山“边开采、边治理”的监管力度不够。
2、规划的差别化管理政策未能落到实处。规划虽然提出鼓励、 限制和禁止勘查开采矿种,但缺乏针对不同矿种的差别化引导政策和管制方案。规划所设定的不同分区管理政策、矿业经济区鼓励政策未落到实处,影响了各类分区功能的发挥。
3、对本区内优势资源有序开发和监督管理不够,如地热、矿泉水资源,虽勘查投入增加资源量也增加,但对后期的利用率和产业的规模化力度不够,使得优势资源经济效益低下。
四、形势与要求
(一)形势
龙文区的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和城市基础建设,逐渐转变为大工业经济和城市建设“两心、两轴、一带”的战略步伐发展,对矿产品的需求较大,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矿产品不足对该区内的经济发展速度有较大的影响。矿产资源需求量的增加与矿产资源的不足,对该区内的经济发展和矿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资源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扩大,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长,决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区对矿产品的需求将处于一个强劲增长的阶段,除地热外,其余均不能满足龙文区建设所需。
(三)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的任务与要求
截止2020年底,全区无持证矿山。全区对建筑石料的需求均要靠附近县区提供,为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可利用在建建设用地内平整的矿产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可为本区短期提供保障,合理调控矿产资源总量供给,优化布局,提高综合利用水平,增加矿产品附加值,并充分合理地发挥在建建设用地内平整综合利用开采的作用,满足市场对建筑石料的需求。
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1.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随着漳州市“七个五”生态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我区对“五沿”范围、生态保护红线等的管控力度持续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区域与之交叉重叠现象日益突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工作面临更高要求。坚持生态保护优先,发展绿色矿业成为未来我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矿业开发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亟待创新。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与土地复垦,最大限度减轻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努力实现“开矿一处、造福一方,开发一点、保护一片,矿地和谐、科学发展”。
2.重要矿产品资源短缺
随着矿山资源储量的不断消耗,加之多数矿山企业重视开采,轻视深部及矿区外围找矿研究及勘查工作,重要矿产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由于矿产品较单一,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紧张,主要表现为,全区无持证矿山,没有新增的矿种和新的矿山。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布局,坚持精雕细琢,用精细的方法、“绣花”的态度和功夫做好规划,让中心城区黄金地带产出黄金效益。重点规划“两心”(行政中心、科技产业中心)、“两轴”(北溪、西溪发展轴)、“一带”(九十九湾观光旅游带),精心打造“闽南老家”新亮点和“一山一水”文体旅带。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和加快建设“两心、两轴、一带”的战略步伐,按照生态优先、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要求,在服从上级规划的前提下,立足我区实际,对本区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进行统筹规划。整合优化地热资源产业,适度开发地热资源产业,促进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效益与环境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为本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按照发展绿色矿业和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统筹协调统一,把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强化资源管理对自然生态的源头保护作用。
(二)坚持资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矿产资源的勘查、开发利用和保护与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紧密结合,提高重要矿产资源的保障能力,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三)坚持节约集约的原则
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进一步转变资源利用方式,重点调控矿山开采总量,优化开发布局与结构调整,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矿产资源产出率。
(四)坚持绿色创新的原则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矿山“三率”水平达标率;通过采选设备及技术的更新,提高矿山废水的处理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努力营造绿色矿山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