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松林资源保护压力较大。目前黄山市三区四县均为松材线虫病疫区,松材线虫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是早期发现难。由于松材线虫病潜伏期诊断技术尚未突破,目前主要采取目测或者使用望远镜等方法观测,对出现松针变色症状的松树取样鉴定,确认是否感染松材线虫病。而部分松材线虫侵入树体后有近1-2年的潜伏期,松树感染以后当年不发病,外表与健康松树无异,这种病树凭肉眼很难辨别。二是防治难度大。松树一旦染病,只能采取清除枯(病)死松树、化学防治等措施来控制传播媒介昆虫,松材线虫病根治技术攻关尚无突破。
四、发展机遇
(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加快黄山市林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确定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对林业则提出了“稳步扩大森林面积,提升森林质量,增强森林生态功能,为建设美丽中国创造更好的生态条件”的明确要求,全力推动建设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会议明确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用六个新提出“十四五”发展目标,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要求加快推动低碳绿色发展,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城市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善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监管制度,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黄山市是全省林业资源大市,生态环境优良,生态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尚未找到,且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较为突出。面临社会经济发展过程带来的诸多机遇与挑战,进一步要求黄山市林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以资源保护为重点,推动林业生态体系与产业结构升级,促进生产方式与生活条件转型,为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态环境承载力提供重要支撑。
(二)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加快黄山市林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新时代赋予林业的新的历史使命,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林业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重要资源。
林业产业是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的重要载体,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是推动资源再生、产品降解的绿色产业。发展林业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途径。乡村振兴最大的优势在于生态,最大的潜力在林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林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林业在未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也必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这也给加快黄山市林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三)安徽部署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黄山市践行林业改革提供了重要抓手。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时指出,“安徽山水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美好”,叮嘱安徽省“要把好山好水保护好,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徽样板,建设绿色江淮美好家园”。安徽省委、省政府为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围绕把“好山”和“好水”保护好的要求,2017年3月,在深入学习河长制经验基础上,率先探索全面建立林长制,明确提出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落实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责任体系,确保一山一坡、一园一林都有专员专管、责任到人。2021年1月31日,安徽省林业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完善“五绿”协同并进体制,大力推进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4条生态廊道建设,探索实施林业碳汇项目,增强森林固碳增汇能力。
黄山市森林资源丰富,林长制改革工作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紧抓安徽省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契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坚持新安江生态廊道重点抓调优增秀,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组织申报黄山国家公园,高质量抓好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和示范区先行区建设,打造生态文明建设黄山样板。
(四)全面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为加快黄山市林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 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安徽省全域纳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
2020年10月26日,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生态环境共同保护规划》,对林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黄山市林业发展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以全方位融杭接沪为契机,着力构建新安江生态补偿有效机制,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不断拓宽资金、产业、人才等综合补偿路径,促进上下游各得其所、彼此受益,实现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落实安徽省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行动计划,重点打造新安江生态廊道,升级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把“新安江模式”推广到全省重点流域和森林、湿地、耕地、空气等生态区域。聚焦共保联治,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打造长三角绿色美丽大花园。同时,以“提高黄山市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示范先行区,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契机,紧紧围绕生态保护及治理修复、美丽乡村建设、重点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方面,加快黄山市林业发展步伐。全方位融杭接沪,既是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贯彻国家规划纲要及省行动计划、市实施方案,推动与杭州都市圈城市“1 9 3”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见效的客观需要,也是杭州都市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更是黄山市抢抓机遇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路径。
第三章“十四五”林业保护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林业建设机遇和条件,坚持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以推动林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新一轮林长制改革为动力,积极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巩固生态屏障建设,积极探索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加快发展绿色经济、美丽经济,扎实推进长三角林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安徽样板的先行区,为加快建设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作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原则。始终坚持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把生态保护放在林业改革发展的首要地位。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强化生态空间、生态红线管控,把发挥森林生态效益放在首位,突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生态安全的作用。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进一步优化林业产业布局结构和技术升级,促进林业生态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和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原则。全面深化林业改革,以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为重点,加快完善林业发展体制机制,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培育林业发展新动力,加快形成可示范推广的成功经验。加强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建设,推进简政放权和服务型政府建设,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市场环境、产权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激发林业发展活力。
(三)坚持问题导向,靶向施策原则。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查找分析影响制约本地林业发展的问题及原因,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林业发展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集中力量攻坚重点难点问题。全力抓好森林质量提升、松材线虫病防治、森林防火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坚持科技兴林,人才强林原则。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推动新时代林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林业科技和装备水平,提升林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引进、推广适用的科技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增强林业发展活力。加强林业人才能力建设,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林业人才、林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提高经营水平,提升增收致富能力。不断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通过引进人才改善人才组成和知识结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成长环境。
(五)坚持依法治林,严格保护原则。加强林业法治体系建设,完善林业法律法规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把林业的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重视林业执法队伍建设,开展普法教育,增强法制意识,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力度,维护林农和经营者合法权益,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促进林业建设法治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为改革创新营造良好法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