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资源管理制度得到严格实施

  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全区的用水指标管理体系,完成全区3000多个单位14875万立方米计划用水指标核定工作,计划用水覆盖率达到98%。对不符合首都发展功能的产业,采用行业定额下限,严格收取超计划用水加价水费。同时,加大区内用水单位的调查管理工作力度,将环卫、供暖、绿化等行业用水情况纳入计划管理,严格控制滑雪场、高尔夫球场、洗浴、洗车等特殊用水和高耗水行业用水量。

  严格用水计划管理和水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科学谋划、强化执法,推进执法效能再提升。截至2020年底,共查处案件642件、罚款金额968.69万元、办结各类审批服务事项665件,所受理的涉水行政审批事项均在规定时限内全部提前办结,办结率100%。

  三、供水安全保障程度进一步加强

  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持续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推进永丰加压泵站前期工作,2020年底完成永丰调蓄水厂主体工程建设,推进温泉地表水厂前期工作开展。更换安装消毒设施98套,农村集中供水总表计量达100%,消毒设备100%配备运行,在全市率先实现消毒设施配备运行“双百”目标,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

  坚持回补和压采并重,本地水资源储量稳步增长。2019、2020年通过北长河泵站取水枢纽向两山公园、北坞砂石坑等地下水源地及河道进行生态补水,补水回灌合计2185万立方米。园外园地区水系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地下水源得到极大涵养。据北坞地下水位观测站数据显示,该区域2020年底地下水埋深为21.34米,较2016年6月的33.07米(近年来最低点)回升11.73米。

  稳步推进自备井置换。为保障南水北调水进京后水量合理配置,区水务局积极推进自备井置换工作,并做好废弃机井的封填工作。在农村供水自备井方面,截至2020年底,共完成213个单位(小区)自备井置换和224个老旧小区内部供水管网改造工作,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供水保障,惠及人口11万余人,超额完成自备井置换任务。

  建立应急备用水源井体系。选取已完成置换、水质好、水量大、设施完好、成井工艺高、井深大于100米的自备井,将其改造为应急备用水源井,保障突发事件和极端条件下城市供水安全。

  第二节 “水清岸绿”行动计划进展顺利

  一、截污治污工程进程加快

  加快污水治理工程建设。2015年,南沙河流域污水治理工程开始实施。根据海淀北部地区现状情况以及污水处理设施规划情况,对保留村、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污水排污点开展截污治理,铺设污水管线58公里,解决污水管线无下游问题。管线运行情况良好,为解决北部污水问题发挥关键作用。2017年,针对雨污水管网设施不完善的村庄启动实施雨污分流改造项目。

  污水配套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加快污水配套管线建设,加强污水收集和再生水利用,完善污水管网布局,确保污水经管网系统进入污水处理厂(站)集中处理,实现区域内全面截污。完成18个排污口的治理,并配合市排水集团完成新建污水收集管线30公里。按照分期分批分类实施的原则,改造雨污合流管线45.2公里。完成海淀北部地区污水处理站升级改造工程(19站)整改任务。

  再生水管线建设速度加快。再生水管线计划完成15公里管线建设,截至2017年底累计完成16.55公里再生水管线建设,已达到2020年的规划目标。稻香湖再生水厂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b级排放标准(db11 890-2012)。为解决海淀北部新区规划的上庄组团的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问题,新建上庄再生水厂,设计规模1.2万立方米/日,一期工程于2017年底前开工建设、2019年已完工并投入运行,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a级排放标准。完成翠湖再生水厂升级改造工程,现状总处理规模2万立方米/日,其中0.7万立方米/日出水水质达到《北京市城镇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a级排放标准。

  2020年我区污水处理率为99.4%,已达到规划目标。根据有关统计显示,2020年,再生水总量为2.21亿立方米,再生水配置量(利用量)1.32亿立方米、占比达到60%,已实现规划目标。

  二、水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2017年,基本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中无障碍物、河岸无垃圾的“三无”目标。“水清岸绿”生态治水工程建设实施进程加快。

  消灭黑臭水体。按照“一河一策”、标本兼治的要求,扎实推进“水清岸绿”行动计划,在区域内实施截污工程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清除外来污染源,辖区范围内北沙河、南沙河、宏丰渠、五一渠、团结渠、团结渠支渠和崔家窑水库7个黑臭水体的治理工作全部完成,治理长度17.06公里。5个国家和市级考核断面中长河(含转河)、土城沟、清河上段、京密引水渠断面水质持续达标,并优于水质目标标准,南沙河断面水质已达年度考核标准。

  实施河道生态修复治理。“十三五”期间,深入落实“水清岸绿”行动,完成18条中小河道生态修复治理。截至2020年底,周家巷沟已基本完工;温泉沟(水江子段)已完工;金河生态修复工程已编制完成实施方案,做好开工准备;大寨渠项目中的画眉山雨水湿地公园(渠首段)基本建设完成;南沙河生态修复项目已取得初设概算批复,完成清淤工作,河道内主体工程已完工,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河岸两侧景观提升工程。

  推进河湖水系循环连通。海淀北部地区基本完成稻香湖片区、翠湖片区循环补水工程建设,为南沙河水系主要支流补给循环流动的生态水源,实现周家巷沟、团结渠等9条沟渠的生态补水,柳林河21年来首次全线有水,改变了南沙河支流常年干涸的状态,结束了南沙河水系多年来有渠无水的历史,有效提升了科学城北区的生态颜值。海淀南部地区结合三山五园规划及园外园周边地区拆迁腾退计划,建设以园外园为核心的水系循环工程,目前园外园周边地区水系恢复范围、基本思路、水系连通循环总体构建基本确定,生态补水网络基本建成,形成了由京密引水渠-北长河-北长河南支沟-金河-北旱河-南旱河的循环水网,并连通北坞砂石坑、两山公园、中坞公园、影湖楼公园,贯通园外园核心地区水网,结束了自1975年以来玉泉山地区一直干涸的局面,三山五园地区历史水系逐步得到恢复。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b/819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