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市政协大力支持下,在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我们干得很辛苦、拼得很努力,拼出了实绩、打下了基础、鼓舞了士气。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政法干警、消防救援人员,向离退休老同志,向所有关心支持华蓥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各位代表,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清醒认识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不少矛盾和问题。市场主体总量少、体量小,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带动;民生事业基础弱、短板多,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安全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部分干部担当精神、主动精神、斗争精神不足,抓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提升。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发展负责的态度,采取措施、认真解决,一定让全市人民看到我们的新担当、新变化。
2023年工作建议
2023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最重要的是抢抓发展新机遇,以改革开放推动华蓥现代化建设。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了全面部署。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区域重大战略新布局中,华蓥肩负着“加快建成川渝合作示范区、打造重庆都市圈北部副中心重要组团”的历史重任。华蓥与改革开放同龄,对小平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加快推进华蓥现代化建设。我们要抢抓“同城融圈”战略机遇,加快推进与重庆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共治,以更深层次改革创新、更高水平开放合作,为华蓥现代化建设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2023年是华蓥设区建置四十五周年的奋进之年,最需要的是推动发展高质量,以新发展理念开创华蓥新发展格局。华蓥经过45年的发展,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城市发展品质大幅提升,民生社会事业长足发展,步入了基础夯实、蓄势待发的新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要求,“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以质取胜、量质齐升,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完善产业体系,培育增强创新动能,推动发展由规模速度型向速度质量并重型转变,为华蓥高质量发展奠定新优势、打开新局面!
2023年是“十四五”发展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最紧要的是跑出发展加速度,以追赶跨越推动华蓥突围崛起。“十四五”已经过去两年。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干成了一些大事,但距离预期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还不尽如人意。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我们不但要完成当年目标,还要加力弥补历史欠账,更要为后面两年奠定基础。我们要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危机感、慢不得的责任感,真正紧起来、动起来、跑起来,集中资源、集成要素、集聚力量,推动“十四五”规划落到实处、见到成效,为华蓥追赶跨越、突围崛起贡献新力量、铸就新辉煌!
今年市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省委书记王晓晖来广调研指示精神,广安市第六次党代会、广安市委六届六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华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华蓥市委十一届五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决响应广安市委“争做新时代小平家乡种树人”号召,坚定实施广安市委“四大战略”,紧扣市委“12345”工作思路,积极弘扬新时代华蓥精神,大力发扬奔跑精神,牢固树立“五干”作风,深入践行“1234”工作法,以四大战略“448”重大工作为重点,坚持做到“三个必须”“五个坚决”,以“八拼八争”为统领,全面实施“项目突破年”“工业攻坚年”行动,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全面提速,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进入广安第一方阵,确保新时代新征程华蓥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综合各方面因素,建议2023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趋势基本一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5%。
2023年,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
一、全面推动项目突破,培育经济发展强力支撑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实施“项目突破年”行动,以项目大突破助力经济大发展。
在项目争引上求突破。抢抓同城融圈、“十四五”规划中期调整、迎接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等重大机遇,重点围绕现代产业体系、重要民生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领域包装策划,动态储备项目500个、总投资1000亿元。坚持每月进京赴省汇报,争取抽水蓄能、国家级煤储基地等重大项目纳入国省规划;争取获得中省政策命名15条,到位中省资金40亿元,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专项继续纳入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范围,力争资源枯竭城市绩效考核获得国家评定“优秀”等次,积极争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持续到位5亿元以上国家重大专项政策取得突破。围绕农村路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融资30亿元,力争单个项目融资突破10亿元。加强驻点招商、链式招商、龙头招商,引进项目90个,新引进50亿元、30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突破,到位国内省外资金8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55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