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以更大力度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定不移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能。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积极探索跨领域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全省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办案质量和水平。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完成国有独资及控股企业划转,促使重组后的县属国有企业在市场化、实体化转型发展上迈出新步伐。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加快园区优化提升,使园区成为产业聚集发展的主阵地。深化矿产资源管理改革,积极推进矿业权竞争性出让,探索开展净矿出让试点,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2户,高新技术企业2户。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推广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加快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持续打造营商环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推动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五大环境”全面提质,切实为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解难题、办实事,塑造服务更主动更高效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实施审批服务事项“四减”流程再造,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推进“基层能办”“省内通办”“跨省通办”。县乡村三级全面应用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网上可办率”达100%,“全程网办率”达85%以上。推进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政府采购和出让中心场所标准化建设、智能化升级,优化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流程。用好“一部手机办事通”,强化“互联网 监管”,政务服务“好差评”主动评价率达85%以上。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实市场主体评价营商环境、企业评价政府部门等工作,完善办事服务回访机制,市场主体对营商环境满意度达90%以上。持续培育市场主体。深入实施市场主体倍增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政策宣传、服务、兑现“三进市场主体”活动,各类市场主体达2.6万户以上,其中企业达4500户以上,每千人拥有市场主体及企业数量分别达96户、17户。加强质量强县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拓展民营企业发展空间,鼓励和引导更多民营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扎实清理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0%以上。持续大抓招商引资。紧盯比较优势招商、产业链价值链招商、现有企业以商招商,推动形成招商引资新格局。围绕延伸硅基产业链,引进绿色硅材项目1个以上;围绕健全石斛产业链,引进石斛加工项目2个以上;围绕温泉及城市土地储备资源,引进温泉康养项目1个以上。新签约项目10个以上,落地项目5个以上,引进市外到位资金增长10%以上。
(五)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脱贫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000人以上,职业技能培训4000人以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2.3万人以上;提升援企稳岗、创业贷款等服务质量,发放创业贷款7500万元以上。持续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全面实施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计划,继续优化调整校点布局,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推动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高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加快推进赧场小学迁建、龙一中改扩建,开工建设县实验中学、腊勐中学教学综合楼项目,建成龙山小学教学综合楼。实施好基础教育学校校长职级制改革,全面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和教研体系建设,着力打造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工作室,推动师资队伍提质培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社会尊师重教浓厚氛围。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1%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2%以上,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0%以上。着力打造健康龙陵。认真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各项措施,保障群众就医用药,抓好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全力保健康、防重症。深入实施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高质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强化“五大中心”建设,抓好中医药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加快推进县人民医院迁建、县中医医院建设,开工建设县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启用勐糯卫生院新院区。深入实施爱国卫生新的“7个专项行动”,确保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复审。扩大普惠型养老托育服务供给,建成龙山敬老院、县儿童福利院。倡导优生优育,着力降低婴儿、5岁以下儿童、孕产妇死亡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持续推进智慧医保信息平台建设,加大医保基金监管力度,提升医保资金使用效率。着力抓实社会保障。动态调整城乡低保范围和标准,加强因病因灾救助,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做好优待抚恤对象和农村留守人员关爱工作,发展妇女儿童、残疾人、老龄和慈善等公益事业。抓好社会保险参保扩面及参保结构优化调整,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8%以上。提高社工服务水平,推进镇安镇省级社工服务示范站、龙新乡省级社工服务试点站建设。深化殡葬改革,加快完善公益性安葬设施。着力推进文化惠民。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智慧化水平,加快县图书馆、县文化馆建设。深入推进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积极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梯队式培养本土文艺人才。统筹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旅游发展,做好非遗项目系统性保护。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0场次以上。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实施保山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创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
(六)以更大力度守护绿水青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全面落实“林长制”。完善“林长制”配套制度,深化“林长 检察长”“林长 警长”协作机制,加快“林长制”智慧平台建设。配合推进高黎贡山国家公园创建,抓实高黎贡山生物生态安全风险防范和保护工作。实施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等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碳汇能力。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促进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全面深化“河(湖)长制”。严格落实河湖长联席会议制度,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河长清河行动,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建设绿美河湖4个。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国控断面、县控断面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加强重点污染企业监管力度,抓好地表水、乡镇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全面抓好环境污染防治。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化扬尘污染治理,强化机动车污染防治,抓好餐饮业油烟排放管控,县城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以上。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抓实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涉重金属企业管控,推进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保持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持续抓好各级各类环保巡视巡察、督察检查反馈问题整改,确保全面整改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