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长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增长8%、12%,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任务。
围绕上述目标,要着重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更大力度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上下足功夫、取得实效。抓牢帮扶增收。深入实施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计划,健全完善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精心打造“一乡一特”“一村一品”和特色产业基地,加强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建设,增强主导产业辐射带动能力。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探索多元发展路径,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双绑”利益联结机制,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合作社引领带动作用,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户,省级示范合作社2个、示范家庭农场2个。对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万元的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精准落实“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强化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确保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年人均纯收入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持续深化沪滇协作、定点帮扶,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抓实乡村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农村改厕、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建成农村卫生户厕1080座、100户以上自然村公厕12座,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7.5%以上;建成碧寨梨树坪、龙新勐冒等6个污水治理项目,行政村污水治理率达30%以上;建成农村垃圾热解处理站16座,农村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深入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计划,分别建设省级、市级绿美乡村3个、100个。坚持抓点成典、推典成景,推进乡村振兴“百千万”示范工程,创建示范乡镇1个、精品村5个、美丽村庄20个。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优化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完成率达80%以上。新建5g基站70座,4g补盲基站20座,实现行政村驻地5g信号全覆盖。
(二)以更大力度推动产业转型。加快转化高原特色农业、矿产资源、康养旅游、开放区位等优势,发展壮大资源经济、口岸经济、园区经济,促进三产融合,做实县域经济产业支撑。做优一产。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建设高标准农田2万亩以上,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实现粮食总产15.8万吨以上。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计划,统筹推进“两烟”、甘蔗、茶叶、核桃、褚橙、咖啡、肉牛、生猪、龙陵黄山羊等产业提质增效,做好土特产文章,促进农特产品初加工提升、精深加工延链,认证“三品一标”产品2个。巩固石斛产业“百千万”发展态势,加快推进石斛交易中心(二期)、斛畔庄园、石斛花卉等项目,打造市级以上种植示范基地3个,实现鲜条产量1万吨以上。深入实施耕地保护三年行动计划,坚决处理和整改违法违规占地问题,完成补充耕地垦造水田1200亩以上。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6.7%以上。做强二产。深入实施绿色工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绿色硅、石斛加工、稀土新材料产业为重点,做好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有序推进硅矿资源勘查和开采,统筹抓好园区供电、供水、道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混合稀土氧化物加工、永隆5万吨工业硅(二期)、八〇八尾矿库综合利用治理、新型环保节能材料等项目,全力推动通威30万吨工业硅、永昌硅业10万吨工业硅等项目落地建设。培育规上工业企业4户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以上。推动建筑业健康发展,新增资质等级建筑业企业2户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28%以上。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1.1%以上。做活三产。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用恒心定力打造滇西抗战、温泉康养、黄龙玉三张名片。抓紧对接松山大遗址纪念园项目承接主体,促使项目产生效益。持续提升邦腊掌、老梨树温泉开发运营水平,加快推进“温泉入城”、三关温泉项目,推动黄草坝、白家寨等温泉开发项目落地建设,打造富有龙陵特色的温泉康养产品集群。切实解决黄龙玉矿山持续开发、原料稳定供应问题,整治市场秩序,拓展产品业态和销售渠道。持续培育龙江稻花鱼、傣韵大寨、多彩镇北、农耕雪山等乡村旅游品牌,全力打造龙江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力争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3a级旅游景区3个,云南省金牌旅游村1个,绿美景区4个。接待游客增长10%以上,实现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有效推动批零住餐行业回暖复苏,新增限上商贸企业8户以上,规上服务业企业3户以上。加强互联互通,积极推动木城通道建设,支持重点企业拓展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大力发展“电商 ”业态,实现交易额26亿元以上。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2%以上。
(三)以更大力度完善基础设施。践行项目工作法,千方百计加大投资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补齐城市短板、提升城市品质,一体推进健康、美丽、文明、智慧、幸福“五个县城”建设。完成雨屏路、松山路延长段、龙玉大道兴农路口至县中医医院段等路网建设,加快县城中心农贸市场改扩建、龙山湖旅游停车场、天然气管道、公用充电站、充电桩等市政配套项目建设,巩固提升“县花上树”工程,建设绿美社区3个、街头小游园5个,县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3%以上。抓好棚改扫尾工作,有序开发龙山中路、白塔大寨、五板桥棚改片区腾退土地,保持房地产业平稳发展。完善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试行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增强人口集聚能力。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计划,建成县城供水水源保障、岔河水库及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竣工验收板场河水库,加快勐堆水库、淘金河水库、羊圈河水库、农村供水保障等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大硝河水库、柳树河水库、中岭岗水库、三库一线水系连通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推进大瑞铁路龙陵段、瑞孟高速龙陵段、链子桥至勐糯高速等项目建设,加快腊碧公路、荆竹坪至三关温泉公路、小田坝至岭岗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国道219黄草坝至龙镇桥二级公路、段家坝至木城通乡公路、三江口至老木厂公路等项目,继续推进黄草坝小米地至象达岔路田高速公路、省道237隆阳区三达地至半斤坝三级公路、龙陵火车站至象达公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实施30户以上自然村道路硬化200公里以上,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136公里以上。持续抓好农村公路养护,不断提升路域环境,新增绿美公路280公里以上。稳步推进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加快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