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链补链提质产业发展。突破发展现代新型工业。坚定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业兴市、制造强市”和“工业培育振兴攻坚”部署,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强县”战略,突出“资源开发转化、承接产业转移、以市场换产业、通商回乡发展”工业发展路径,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通江银耳(食用菌)两个百亿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全市工业新兴增长极。加快兰通产业园项目扫尾,推进天然气管输干线、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区道路管网等基础配套建设,建成企业孵化中心,启动二期标准化厂房建设,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集中精力争创以天然气精细化工为主攻方向的化工园区。倒排工期推进中科森蓝年产40万吨超微细粉体材料项目、通友智能、双合盛电力设备、未来生物科技通江银耳全产业链等在建项目,确保年内投产达产;开工建设西部泵阀基地、通江银耳系列精深加工等项目,培育形成新的工业动能;加快风电、抽水蓄能等新能源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尽快落地上马。提质增效山地高效特色农业。锚定“农业丰收、农民增收”目标,坚持以现代农业园区为引领,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突出以创促建,力争建成通江银耳(食用菌)省五星级、“优质粮油 青峪猪”省三星级、通江道地药材(枳壳)市级现代农业园区,持续推进茶旅融合发展、巴山肉牛产业集聚、“1 3 125”青峪猪产业体系、1000万只富硒肉兔全产业链建设,完成枳壳“352”标准体系认证。培育农民示范合作社4家、家庭示范农场15家、职业农民200名以上。持续做强文旅康养产业。全力推进天府旅游名县提升建设,对标完善、提质增效;积极争创天府旅游名牌,加快实现名镇、名村、名宿、名导“满堂彩”,擦亮天府旅游名县金字招牌。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国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加强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大力推进南教城森林康养中心、白石寺红色文旅特色小镇建设,加快高明湖“通江花月夜”项目竣工开园,打造通江文旅新地标。创新文旅营销模式,深入实施“引客入通”计划,拓展疗愈康养、旅居康养等多元消费市场,精心筹备、高质量举办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首届川渝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持续扩大溶洞避暑等节会影响力,力争年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双增长”。做强做优现代服务业。全面贯彻市委、市政府“消费恢复提振攻坚”部署,紧扣商贸活县目标,用好新业态新模式新载体,持续打造新兴消费场景,提质升级夜间经济示范街区。鼓励市场主体开展消费促进活动,推动住宿餐饮、文体娱乐、地产交易等业态复苏回暖,力争年内建成川陕渝智慧物流园、东门邻里中心,培育发展一批集货运、仓储、冷链、配送于一体的现代物流企业,努力构建现代商贸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网红经济、首店经济、电商新零售,力争电商交易额实现新突破。

  赋能扩能激活市场主体。优化完善国资国企运营管理,坚持集团化发展、现代化管理、实体化运营,鼓励国资国企依法参与实体项目和市场竞争;优化整合国有资源资产,改造升级投融资平台,打造业界国企标杆。引导民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支持社会主体创办实体经济,新增市场主体2500家以上。激励民营企业“个转企、小升规、规升巨”,完成“个转企”30家,力争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县gdp比重达到60%以上。

  第二,接续奋战乡村振兴

  扛牢粮食安全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全面推行“田长制”,稳住粮食安全压舱石。严格实行耕地“进出平衡”,分类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治理。巩固撂荒耕地整治成果,建设“以粮为主、粮经饲统筹”发展区,粮食播面稳定在125万亩以上、总产量突破47万吨。完成构花坪、观山坪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尖包岭、白马等片区农田高标改造,新(改)建高标准农田5.1万亩。做好耕地质量监测评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稳定生猪产能,加强粮食收储轮换等重点环节监管、价格调控和质量监测,确保粮食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重点关注因病因灾、因突发意外等返贫致贫人群,杜绝“漏测失帮”,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全面落实惠农资金、生态护林和社会服务公益岗位补贴,持续推进“防贫保”,切实兜牢保障底线。管好用好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确保脱贫群众稳定增收。持续深化中国工商银行、浙江兰溪市、四川内江市和省内市内对口协作、定点帮扶,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科学规划推进示范引领。坚持以点连线、以线延片、以片扩面,科学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体发展,奋力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通江山居图”,力争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6个、重点帮扶优秀村5个。加强传统村落、特色民居保护修缮,推进村庄建设现代化,力争创建一批省级示范美丽宜居村庄。畅通乡村交通运输微循环,新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乡镇第二生命救援通道1条以上,实施农村道路安防工程200公里。继续实施乡村通信能力提升工程。强化农村人才支撑,培育乡村工匠、乡土人才。加强村民自治,推进移风易俗,不断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持之以恒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构建种养产业链、发展基金、科技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优化实施产业项目、延续奖补政策,推动特色产业巩固提质、效益释放,加快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建设,有序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等产权进入市场,不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份额。深入推进“三社”融合发展,探索农旅融合、工旅融合等产业融合新模式,赋予村级集体经济新动能。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同比增长10%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超30万元的村14个、超50万元的村2个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484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