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和谐稳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通穿透落实以“五快”为核心的疫情防控“七大机制”,实现本土疫情零发生;疫情防控转段后,推动“防传染”向“保健康、防重症、遏病亡”平稳转换,增设金岸定点医院、竹炭博物馆亚定点医院,发放老年人“防疫包”5.9万个,新冠疫苗接种任务完成率始终走在全省前列。扎实开展“除险保安”九大行动,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护航任务,持续聚焦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全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安全事故,统筹抓好防汛防台抗旱、金融风险防范、食药安全等工作,完成机制砂行业清查整治,落实信访问题源头化解和积案“清零”行动,实现平安建设“十七连冠”。县社会治理中心挂牌成立,求和调委会服务站入选全省第二批示范“共享法庭”,获评法治浙江(法治政府)建设优秀单位、全省清廉村居建设示范县。
各位代表、同志们,发展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和县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个领域各个岗位的全县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各界人士、驻遂部队、在遂投资者和建设者,以及所有关心支持遂昌发展的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县域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依然较大,产业层次不高,科技创新实力不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不够;城乡规划仍不完善,县域交通依然落后;投资结构不够合理,重大支撑性项目不足;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任重道远,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需求还有差距;少数干部进取心不强、缺乏担当精神、贯通穿透抓落实能力不足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3年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做好各项工作意义重大。我们必须保持定力、把握机遇,敢打头阵、勇当先锋,将县委擘画的壮丽蓝图变为美好实景,奋力迈好中国式现代化遂昌实践的第一步。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全面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省委三个“一号工程”和省政府十项重点工程,大力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坚持“两个第一”目标不动摇,坚持遂昌自信、遂昌自立、遂昌自强,以永做新时代“挺进师”先锋队、排头兵的奋斗实干,坚决干好经济稳进年、项目攻坚年、落实比拼年,全力推进“五大比拼”行动,进一步做大做强三大发展主平台,确保县域经济社会较快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和美共富现代化遂昌家园,精彩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遂昌实践。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5%、5.5%以上,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1%,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各项约束性指标达到国家要求。
(一)做大做强生态工业,强化经济“第一引擎”
建强产业平台。以平台“二次创业”推动生态工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工业空间拓展,新增工业用地1500亩以上。持续完善经开区基础设施配套,开工建设东城核心区块市政基础设施、龙板山二期市政配套、110千伏云东变、职教园区迁建、九云人才驿站等项目,加快推进东城新区智造园、东城医院、经开区学前教育中心等项目,建成龙板山集中供热、古亭小区二期a地块等项目,全力打造“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经济开发区。
做强产业链条。抢抓全省建设“415x”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新机遇,以加快打造五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推进传统优势产业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挥金属制品产业优势,做深做透金属制品和装备制造产业延链、补链、强链文章,全年引育上下游企业8家以上,打造两百亿级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化工园区平台优势,聚焦精细化工、新材料等领域500强企业、上市企业和行业优势企业,推动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打造百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高质量建设石练健康产业园。促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完成铸造行业整治,深化全域低效工业企业和化工行业整治提升,淘汰落后产能企业7家、整治提升35家。全年实现制造业投资增长20%以上。
加强主体培育。深入推动市场主体提能升级,加快构建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局面。大力培育领航企业,构建“雄鹰培育企业重要事项直通车”机制,支持元立集团创建“雄鹰”企业;加大企业股改扶持力度,完善上市后备企业梯度培育机制,力争完成规范化股改企业2家,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上市企业1家。实施“隐形冠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持续推动企业技改、扩产,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亿元以上企业5家;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省级单项冠军企业各1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大力培育科技企业,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
(二)全力实施项目攻坚,增强县域发展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