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3月1日在砀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砀山县人民政府县长 秦晓明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县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新一届政府实现良好开局。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62亿元,增长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亿元,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5.3亿元;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7470元、17273元,分别增长4.4%、6.1%;节能减排完成控制指标。
一年来,我们坚持实干为先,经济发展稳步向好
工业支撑更加有力。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工业总产值增长5%,工业增加值增长3.9%。招引亿元以上工业项目23个,实际到位资金123亿元。工业投资增长24%,新开工制造业投资增长42.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79.8%。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5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6家、战新企业16家,战新产业产值增长36.8%。实施重点技改项目30个,完成技改投资19.8亿元。登记科技成果189项、吸纳技术合同14.4亿元。万人发明拥有量2.6件,增长15.4%。完成亩均效益初步评价,以“标准地”方式出让工业用地198亩。
现代农业更加高效。粮食总产31.73万吨,创历史新高。水果总产152万吨,畜牧业产值52亿元。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65家,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61亿元。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10家。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7个,砀山黄桃入选省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新增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2家。全省数字乡村暨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现场会在砀召开,获评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全国农产品数字化百强县。种业创新持续攻关,登记新品种13个。选派科技特派员180名,实现行政村全覆盖。
服务业发展更加强劲。亚琦商贸、微谷智能物流等项目加快推进。冷链物流库容达140万立方米,获批安徽省首批骨干冷链物流基地。阿里巴巴(砀山)内容审核中心正式运营。新增网销千万示范企业5家、省级电商示范村2个,电商交易额66亿元。“假日经济”“夜间经济”“直播经济”持续繁荣,成功入选全国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民宿新业态持续发展,“酥梨小镇”通过验收。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18家、进出口实绩企业9家,实现进出口总额1.7亿美元,同比增长29.8%。
一年来,我们紧扣开放融合,发展动能日益增强
项目建设持续强化。始终坚持“项目为王、顶格推进”,项目库动态储备规模保持在3000亿元以上。先后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11个、专项债券项目6个、政策性金融基金项目2个,累计争取资金6.36亿元。列入省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14个,完成投资99.24亿元。爱泽供应链、康乐汇预制菜等37个项目开工建设,迈瑞医疗科技产业园等16个项目快速推进,佑邦新材料、信立机械等13个项目建成投产。坚持“筑巢引凤”,高标准建设五大产业园,现代装备制造产业园、砀徐产业园主体施工,砀广产业园、高端数控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先后建成。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重点企业包保机制全面建立,大力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现场办公活动、“企业家沙龙”活动,梳理办结企业诉求905件。积极落实助企纾困政策,累计减税退税降费2.14亿元。用足用好政策性金融工具,为企业新增融资15.4亿元,提供担保贷款16.12亿元。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达成就业意向4363人。政务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最多跑一次”占比100%,全程网办深度占比100%,申请材料精简到1.45件/项。企业开办审批压减至1天,新增民营企业3103家、个体工商户1.53万户。
重点改革持续深化。纳入国家和省改革试点11项。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公司”管理体制改革探索推进,承接县级下放行政审批权13项。国企改革稳妥推进,整合设立四大平台公司,国有资产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工程建设领域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时限压减至4天。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成效明显,完成梨园现代化改造3000亩,梨产业互联网平台上线运营。教育、医疗、财税等重点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一年来,我们注重内外兼修,城乡面貌焕发新颜
基础设施不断健全。大力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完成征迁24万平方米,改造提升老旧小区77个、背街小巷60条,建成保障性住房1291套。实施城乡重点项目29个,完成投资50亿元。高铁新区东部路网、振兴路、人民路西延等市政道路建成通车,人民东路、健康路、李园路等城乡道路完成改造,畅通水平进一步提升。体育主题公园、泰山公园全面开放,通用机场建设完成。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加快推进。清理疏浚雨污管网167公里、新建改建7公里,消除城区易涝点9个。
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效显著,城市面貌大幅改善。提档升级农贸市场3座、公园游园3处,美化提升主次干道15条,新增绿化面积11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公共厕所46座、停车场4个,增设公共停车位4900余个、增划非机动车停车线5.6万米,城区“如厕难”“停车难”有效缓解。大力开展“一盔一带”专项行动,城区交通秩序显著改善。着力破解物管难题,打造“皖美红色物业”示范小区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