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紧扣改革创新,在构建开放融合、并联互通的县域发展格局上忠诚尽职、奋勇争先。深化改革挖潜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健全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做大做强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加快三大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规范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新增贷款超75亿元、担保融资22亿元。深入实施质量强县战略,加快质量强县建设步伐。科技创新强驱动。实施科技创新“151”工程,设立1500万元专项资金,推进省级创新型县建设,增强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加强技术攻关,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30%左右,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0家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15亿元以上。信息赋能添动力。坚持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以数据流引领物资流、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依托电子信息产业园,协同推动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质量的工业云服务和大数据平台。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领域广泛应用。开发建设便民惠民利民的公共服务应用场景,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全归集、全打通、全共享,持续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四)紧扣精细管理,在绘就双城共建、乡村振兴的城乡一体画卷上忠诚尽职、奋勇争先。规划引领促提标。编制完成《萧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科学精准划定“三线”,加快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力争城区面积达到71.5平方公里。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稳步推进村改社区,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促进农业人口合理有序转移,提高城镇化率。加快龙城、圣泉等重点乡镇拆迁和棚户区改造,培育提升黄口、张庄寨、杨楼等中心集镇,加速产城融合发展。双城共舞促提质。统筹城市建设的“面子”和“里子”,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和城市更新行动,实施“拆墙见绿、改墙透绿、建墙保绿”工程,加快老岱河景观带建设,强化博物馆、城隍庙等城市记忆保护,加大城区出入口环境整治力度,做好背街小巷和老旧小区改造,加快葡萄酒厂、老党校等片区开发,完成三龙支河、梅村沟、龙潭沟绿化等任务。乡村振兴促提升。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农村投资力度,计划投入12.77亿元实施项目517个。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完善社会力量参与帮扶机制。稳妥推进乡村发展建设,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8个,改进和完善乡村治理,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条件。完成8000亩土地增减挂钩任务,推动乡村振兴“百里长廊”项目,奋力打造乡村振兴萧县样板。互联互通促提速。谋划推进“两隧一桥”建设,实施萧管路北段、欧盘路、永马路拓宽工程,加快建设小康路东延、顺河路东延等主次干道,推进圣泉路、滨湖路三期等竣工通车。全面落实“四好农村路”建设,实施养护提升工程193.8公里、村道安全生命防护工程485.8公里、进村入户工程125公里。增加新能源公交200辆,确保火车站公交枢纽及高铁北站停保场建成投用,加快实现城乡客运一体化。梯次实施“一河、四湖、两片、一线”工程,规划实施新庄地表水厂建设工作,谋划故黄河补水工程,加快推进地下水源置换和城乡供水一体化,让群众喝上更好水。有序推进城区采暖供热,落实萧砀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增强天然气保供能力。实施电力供应保障三年行动,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站1座、建成投运110千伏变电站2座,促进农村电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新建城区污水管网26公里,加快城乡防洪排涝工程进度,守牢守好城市生命线。
(五)紧扣绿色发展,在培育生态环保、高效集约的低碳循环业态上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守住生态红线。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集中整治大气污染,力促pm2.5、pm10双下降。推深做实“河(湖)长制”“林长制”“环境监督长制”,狠抓水污染防治。重点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重拳打击固废非法转移倾倒行为,集中力量攻克解决群众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统筹生态保护。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持续优化国土生态空间格局。大力实施矿山生态修复工程,完成1.5万亩石质山造林,启动国家储备林一期工程建设,加快碳汇生态林建设,推进凤山森林公园、孤山湖、新庄水库、故黄河、岱河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持续扩大环境容量。开展全域绿化美化行动,新增造林5500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村庄)27个。推动绿色发展。严控“两高”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垃圾分类处理,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萧县。
(六)紧扣民生福祉,在创造文化繁荣、社会安定的幸福品质生活上忠诚尽职、奋勇争先。兜牢民生底线,让获得感更有成色。树牢宗旨意识,认真办好岗位、学位、床位、园位、车位、厕位、房位、摊位、馆位、点位等人民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以实实在在的“十大民生实事”,托起萧县人民的稳稳幸福、绘就萧县发展的温暖底色。一是强化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做大“2 n”招聘日活动品牌,推广运行创业服务云平台、“阳光就业”网上办事系统,新增就业岗位5000个。二是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所,建成梅山学校、闽泰学校、实小东环路校区,新增学位7180个。三是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支持县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加速县医院二期、凤城医院建设进程,新增床位1878个。四是围绕“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新建街头游园2个。五是统筹推进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扎实做好城市生态停车场改造,新增车位2000个。六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新建生态公厕15座,完成改厕10370户。七是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全面加快回迁安置进度,完成5个老旧小区改造266户,实施危房改造140户,新(续)建安置房834套。八是推动城区老旧农贸市场改造升级,建设和改造摊位130个。九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免费开放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等各类公共文化场馆27个。十是稳步推进乡村治理试点示范创建,完成1个试点示范乡镇、23个试点示范村创建工作。提升治理能力,让安全感更有保障。持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保持疫情防控指挥系统高效运转,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完善双拥军民共建机制,增设乡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实训基地15个。持续深化安全生产“铸安”行动,加大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力度。加快县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建设,抓好农村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力争首批在7个乡镇建成投用专职消防站。做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讲说送”和“5812345”民生热线长效机制,以接访下访、包案化解、阅批群众来信等方式常态化抓好信访工作。落实县委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方案体系,完善金融风险处置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机制化。办好社会事业,让幸福感更可持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推进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加强职业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中职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做强做优成人教育,支持电大萧县学院向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积极发展老年教育,争创全国示范性老年大学。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深做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持续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医疗机构合作,不断提升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水平。有序落实敬老院三年改造提升计划,稳步推进特殊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新的生育政策落地见效,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特殊教育优质融合发展。加强关心下一代、妇女儿童关爱工作,抓好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支持工会、共青团、科协、残联、工商联、文联、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更好发挥作用,加强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档案、史志、气象、广播电视等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