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科技创新为总动力,推动产业科技创新双联动
1.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构建立足长三角、面向珠三角和京津冀的跨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新格局,高标准推动浦江(杭州)科创中心建设,加紧在上海、深圳、北京等创新资源集聚地开展“科创飞地”建设,实现借脑研发、柔性引才。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城西科创大走廊等长三角创新合作平台,争取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华大学、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等沪杭名校名院名所在浦江设立技术转移机构、产业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机构,增强浦江产业技术创新策源能力。围绕水晶、挂锁、绗缝、服装等传统产业,按照“部门牵头、企业主体、高校院所支撑、行业协会参与”的思路,加快探索“一产一院”的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承接举办“长三角(浦江)科技成果转化论坛”等创新活动,促进一批智能硬件、生物医药、新材料、光电、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在浦江转化。
2.完善本地创新孵化体系。大力支持浦江县科技创业园省级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科技创业园(二期)建设步伐,积极引进专业运营团队牵头打造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各类新型双创载体,构建完整的“孵化-加速-产业化”接力式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链条。整合现有科技创新优势资源,谋划组建浦江多功能科技创新中心,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对各科创平台运行效益形成有效倒逼。加快推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与智能制造研究院等驻浦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浙江工业大学、中国计量学院两个浦江技术转移中心的作用,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着力提升浦江水晶、化纤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运营水平,广泛集聚创新资源要素,增强服务深度广度。
3.提升企业创新研发能力。鼓励本地企业入驻浦江“科创飞地”设立异地研发中心,更好链接优质科创资源,形成“前台在外地、后台在浦江”协同创新模式,增强企业“从1到100到10000”的创新转化能力。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等创新载体,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企业研究院等研发机构。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实施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清零”行动,重点围绕高品质环保水晶原材料、时尚水晶消费品、智能化锁具、新型绗缝面料及填充物替代品等领域,开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攻关活动,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建立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每年筛选一批有基础、有潜力、有条件企业入库培育,提高浦江产业创新主体整体素质和水平。
(三)企业培育为总支柱,发展壮大市场主体队伍
1.聚焦“链主型”旗舰企业培育。支持产业链龙头骨干企业围绕研发、设计、品牌等核心环节,开展行业内关联中小企业整合重组,提升企业供应链协同和配置资源的能力,成长为大企业大集团。建立“百强亿元”企业培育库,全力壮大亿元企业群体。深入落实“凤凰行动”计划,建立浦江挂牌上市企业培育库,开展重点拟挂牌上市企业筛选认定工作,加强培育辅导,支持企业不断优化完善内部管理体系,通过挂牌上市整合优质资源赢取更大发展空间,力争尽早实现浦江主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实施“筑巢引凤”计划,紧盯五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大力支持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上市公司、民营500强企业等,在浦江设立子公司、分支机构或区域总部,形成培育引进双支撑格局。
2.培育“专精特新”冠军企业。深入实施“雏鹰行动”,大力培育稳固产业基础的成长型中小微企业,引导和支持企业瞄准“专业化、精品化、特色化、高新化”发展方向,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中某个环节或某个产品,在差异化的市场中赢得主动,全力构筑具有“撒手锏”产品的企业群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省级制造业“隐形冠军”企业。支持亚特新材料、亿通塑胶等省“隐形冠军”培育企业加速成长,在要素保障、产品研发、项目审批、人才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为创新能力强劲、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的冠军企业。
3.加快中小微企业提档升级。深入落实浦江县新一轮“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加快培育形成一批专业化水平高、品质优势明显、主体活力强劲的“小巨人”企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省小微企业成长之星”。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以专业化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与大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开展小微企业“双对接”活动,推动送惠、送策、送法入企,助力小微企业加快成长。围绕绗缝、制锁等传统领域,继续推进“低散乱”企业整治提升,促进有限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集中。
(四)平台能级提升为总支撑,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1.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以开发区整合提升为契机,以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为突破口,拉开“三轴一廊、三心多片”的开发区建设发展大框架,实施产业链“链长制”等长效机制,推进布局一批具有乘数效应的引领性重大项目,强化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高能级高端产业生态大平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创建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进一步深化浦江、义乌两地开发区、工业园区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产业互补和协同发展。抢抓浦江步入高铁时代的有利时机,高定位、高标准推进高铁小镇建设,加速承接上海、杭州等地产业辐射和转移,力争建设成浦江对外发展的“金名片”和新兴产业集聚高地。加快推进水晶小镇核心区块建设,着力完善提升时尚创意设计、新材料新工艺新装备研发、商贸物流、展览展示等一站式功能服务,加快补强浦江水晶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水晶产销中心。
2.深化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以入选浙江省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重点县为契机,加快打造小微企业园“升级版”,聚焦园区专业化服务能力提升,积极加强与华夏幸福、联东u谷、中电光谷等国内优质园区运营商对接交流,引入一批掌握产业资源、精通园区建设的专业化运营团队,规模化开展园区运营管理工作,推动园区运营由单纯租售管理向综合的“产业开发”和“氛围培育”转变。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承接外源性新兴产业项目、高新技术成果转化落地的小微企业园,大力推动三思光电产业园、新材料小微企业园、数字经济小微园等建设步伐,支持建设条件相对成熟,发展潜力较大的园区争创省五星级、四星级园区。
3.加快园区数字化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数字化赋能园区管理和生产性、生活性服务,重点推进开发区“智慧管理平台”“水晶云”数字平台等数字化平台建设,完善提升智慧政务、智慧招商、智慧产业运行、智慧市政、智慧安监和智慧公共服务等统一平台化管理功能,切实增强园区管理能力、服务能力、集聚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小微企业园和乡镇工业功能区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园区建设深度融合,积极争创若干家省数字化示范园区。深化5g技术与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融合,加快园区基础数据互联互通,超前布局5g网络、智能传感等感知终端,提升园区服务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