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农业品牌建设成果丰硕

  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深化。“兰溪大红柿”成功注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兰溪杨梅”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兰溪小萝卜”获得“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称号、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下陈毛峰”获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金奖。“兰溪杨梅”先后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浙江农业之最、全国精品杨梅金奖、浙江名牌、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

  2020年,我市在已有“兰溪杨梅”、“兰溪枇杷”、“兰溪小萝卜”、“兰溪毛峰”4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基础上,又有“兰江蟹”“汇潭甘蔗”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国家地标农产品数量居全省县市区第一。兰溪杨梅蝉联省擂台赛双冠王,系列产品代表浙江在全国农博会进行推介。

  6.农业社会化服务日益完善

  “十三五”期间,我市以公益性服务为主体,以经营性服务为补充,以农技推广、农经管理、农机服务、农资供给、农产品流通等为重点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市、乡镇、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农业机械化总动力已达到17.91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从77.02 %提升到78.1%。全市16个乡镇街道实现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全覆盖,形成了市农技专家、乡镇街道责任农技员、村农技推广员三级比较完善的农业技术公共服务体系。我市在全省率先推出政策性枇杷低温气象指数保险,为全市果农撑起了保护伞。

  (二)“十三五”期间美丽乡村建设成就

  1.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

  “十三五”期间,我市美丽乡村建设进入新时代。全市共有诸葛镇、黄店镇、游埠镇、永昌街道、女埠街道等5个乡镇街道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创成王家村、洞源村、芝堰村、诸葛村、百凤林村、三泉村等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8个。黄店、女埠、香溪3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和夏李、王家等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有序推进。2020年,全市建成永昌夏李、梅江聚仁等乡村振兴“示范村”10个,赤溪后龚、马涧横木等“提升村”10个。全市327个行政村全部通达城乡公交。自2019年农房确权登记启动以来,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党建 乡村治理”创新试点不断深化,乡村治理水平持续提升。

  2.美丽环境打造全面推进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推进城乡环境整治,打造美丽环境。在全省开创性建设生态洗衣房,洗涤废水纳管处理,引爆农村洗衣革命,成为兰溪“五水共治”的一项工作亮点,荣获2018年度“浙江省民生获得感示范工程”,得到省委书记车俊的批示肯定。2020年,跨区域交接断面水质考核连续六年省级优秀。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面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优良率90.4%。省文明市创建通过测评验收。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成功收官,诸葛镇获评省级样板。灵洞、游埠、诸葛、黄店、马涧、梅江等6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开展环境整治百日攻坚,全市327个行政村100%通过“八有八无”验收。到2020年末,“八有八无”优秀村达到164个、示范村10个。全市16个乡镇街道,实现省级生态乡镇全覆盖。

  3.美丽产业融合显现成效

  “十三五”期间,我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大力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农业农村新型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兰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品牌持续打响。全市形成了4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即以351国道“五十里杨梅长廊”为主线的四季鲜果采摘游;以黄店、女埠白露山油菜花为主题的(花海白露)农业观光休闲游;以诸葛、长乐、芝堰、女埠、游埠为主的古村古镇游;以水亭风情畲乡、永昌戏剧小镇为主的民俗文化游。农家乐、乡村民宿健康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项目乡镇覆盖率60%以上。诸葛中心镇和游埠镇先后成功创建浙江省旅游风情小镇;诸葛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省诗路旅游目的地;女埠获评省非遗主题小镇。到2020年末,全市已成功创建浙江省4a景区镇1个、3a级景区乡镇(街道)8个,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130个。兰江水上游常态化运营,兰溪至建德水上诗路复航工作获郑栅洁省长肯定。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2020年全市旅游人数212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8亿元,其中乡村旅游人数130万人次。全市电商网络零售额达76亿元。

  4.美丽文化传承流光溢彩

  我市美丽文化底蕴深厚。全市共有4大古镇,44个古村落。有诸葛-长乐村民居、芝堰村建筑群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李渔坝、郭氏节孝坊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处,横山殿、黄湓二仙井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87处,列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2266处。有女埠古镇、游埠镇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和村镇8处,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1处;有兰江街道姚村村、诸葛镇诸葛村等中国传统村落20处。近年来,我市继成功举办多届兰溪杨梅节、美食文化节、荷花文化节等多项农村节庆后,又成功举办张山雷中医药文化节。实施博物馆改造项目,全面推进乡镇文化站达标工程,建成市融媒体中心。获评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0年,黄店镇芝堰村、诸葛镇长乐村获评“全球人居环境村落范例”。举办全国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现场会、李渔戏剧汇、童诗中国论坛、海峡两岸影像文化周兰溪郎静山专场、黄大仙文化节等重大文化活动,被授予“中国诗歌之城”“中国传统建筑之乡”称号。成立美食协会,“李渔家宴”列入省“诗画浙江•百县千碗”工程成果展示项目。文化影响进一步拓展。我市有李渔、张山雷、方增先等一大批历史名人,有“兰溪面塑”、“兰溪糖画”、“粮食砌”等一大批农村非遗文化项目。文物监管实现掌上数字化。“十三五”期间,全市共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97家,其中2020年新建文化礼堂59家。实现村文化活动中心全覆盖。

  5.美丽经济壮大创新途径

  近年来,我市积极开展消薄工作,涌现出永昌、马涧抱团购买商铺,横溪联建标准厂房等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典型。大力开展农合联创新,市农合联获农业农村部金融创新试点。在取得一系列成绩的基础上,2020年,我市进一步探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新途径,成立市级消薄公司,筹集集体资金6530万元用于市级抱团项目,已获收益1051万元。安排产业扶贫项目28个,补助资金2882万元。发放政策性融资担保贷款9116万元,惠及农业主体138个,“金融支农”创新试点工作获农业农村部肯定。全市327个村集体经济年总收入均达1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集体经济年总收入20万元以上村达226个。年经营性收入50万以上村66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20%以上。农村家庭人均年收入9000元以下现象全面清零。“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6年的16608元增加到2020年的23021元,年均增长8.5%。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16年的2.11:1缩小至2020年的2.02:1。

  专栏2 “十三五”期间全市农村居民收入状况(单位:元)

  (三)存在问题与短板

  我市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的问题与短板,迫切需要在“十四五”期间加快解决和补齐。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交通瓶颈凸显制约

  我市是浙江省目前为止没有跨入高速高铁“两高”时代的少数县市之一。交通上的“兜底兜边”,影响了我市融入长三角的进程,导致人流、物流的不畅通,从而也制约了我市人才回归、乡贤回流,更是造成兰溪优质农产品知名度不高、向长三角城市群的辐射力度不大的主要制约因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91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