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十三:“美丽城镇”建设工程
完善保障房的建设
“十四五”期间计划公共租赁房10413户,其中实物配租413户,租赁补贴10000户;
计划保障人才公寓350户。
高水平推进美丽城镇建设
从“环境美”“生活美”“产业美”“人文美”“治理美”角度出发,推进“美丽城镇”建设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力争剩余12个街道(镇)均达标。样板镇以建成区为重点,兼顾辖区全域,统筹推进联动发展。
全面提升农村居住品质
积极落实农房建设“十百千”工程计划,全面推进农村住房新建改建。至2025年完成50000户农村住房建设,25个农房改建示范村建设,130个安居示范村建设。
(五)加快构筑“智慧引领、数字管理”的高效城市管理模式
“十四五”期间,积极运用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快城市智慧化管理系统建设,推动城市管理模式不断向智慧化、数字化、精细化迈进。
1.系统化构建“数字住建”大格局
为实现“全过程建设工程监督、全生命周期房屋管理、全覆盖行业信用评价、全要素感知协同办公”四大核心目标。试点启动建筑工程数字化监管改革,研究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和城市信息模型技术协同应用,加快实现全行业“信用一个库、监管一张网、决策一张图”,致力以数字化支撑住建决策科学化、治理精细化和服务便捷化,为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信息驱动力。
2.数字化赋能“慈溪建设”新发展
完善建设工程数字造价模块,逐步实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构建全覆盖的建筑行业信用评价体系,实现以信用为基础的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建筑市场和施工现场“两场”联动,全面建立考勤制度。推进绿色建筑品质提升,加快高星级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加速推进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发展。
3.创新开发建设模式,深化“最多跑一次”
加强城市管理标准化、智能化建设,完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打造新型城市智慧化管理系统,完成对市容管理重点区域的智能监管全覆盖,加快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以“浙里办”“浙政钉”等为基础,进一步开发移动端政务服务功能,全方面覆盖住建系统的核心业务,优化办理程序,加快办理速度,深化落实“最多跑一次”制度。
4.数字化引领物业行业规范化
开发建设物业管理信息平台,接入物业信用信息管理、物业专项维修基金管理、房屋安全使用管理、业主投票决策、业主满意度调查等信息化业务,引领提升物业行业监管和服务水平。以物业常态检查和物业“红黑榜”制度为抓手,健全信用管理体制,规范前期物业招投标管理。完善物业行业的评价体系,严格监管物业行业的服务水平和收费标准,公开评价,督促物业企业的整改,推动物业服务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完善物业管理顶层设计,探索实施物业管理融入社会基层治理体系新模式。
5.提升公积金公共服务便利水平
提高公积金规范化管理能力和水平。深化住房公积金“一件事”集成改革,推进数字赋能和部门协同。探索建立线上线下、事前事中事后、现场非现场等立体化监管新模式,保障资金安全、信息安全、廉政安全。
四、保障措施
(一)以统筹协调为主导,形成城建“一盘棋”态势
强化顶层设计、系统谋划,加大城市建设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强化重大区块和重大城建交通项目的统筹协调。一是建立重大区块市领导联系机制,明确实施建设主体和开发体制,统筹推进城市区块开发,推动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提速增效。二是探索建立城乡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重点工作开展情况,互通经验做法,协调解决困难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三是完善重点工程和专项工作推进机制,进一步优化完善重点工程的审批流程,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平行作业,确保重点工程高效推进。
(二)以要素保障为支撑,强化城市资源优化配置
进一步加强财政和土地等要素资源的统筹力度,重点保障中心城区重点区块的开发和重大项目的建设。一是加强财政和国资的统筹,优化市镇两级的财政分担机制和平台、国企间资金调剂机制,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加强对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的财政和国资的调度统筹力度,推动重点区块和重大项目的快速推进。同时,把握交通强国(省、市)建设和“两新一重”项目建设的契机,积极向上争资源、争政策、争资金,助力大建设、大开发、大发展。二是加强土地要素的统筹保障,新增用地指标重点向重大区块和重点项目进行建设,适当控制一般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开发强度,全市和中心城区实施分区域精准化调控土地出让节奏,确保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城市品质。
(三)以融资创新为重点,促进城市经营模式多元化
进一步创新融资运营机制,探索更多政府融资路径,拓展项目融资渠道,以各领域典型项目的带动效应推进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创新。一是深化国企改革,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通过注入优质资产、授予特许经营权等方式,不断提高国企资本运作和融资能力,探索国企参与土地开发、收储和房地产开发机制,稳步推进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设立上市目标,为城市发展提供融资保障。二是强化模式创新,多元化筹集项目资金。强化“经营城市”理念,积极探索以“土地 项目”和以优质资源为导向的xod开发融资模式,努力争取实现地块增值和资金平衡。三是健全地方政府融资机制,解放思想,打破思维定势,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采取国企经营项目(即对具有收益的市政项目,一律按经营项目由国企组织实施)、政府包装项目(即采用政府专项债模式,基础设施配套项目由建设单位申请政府专项债)、国企包装项目(综合开发模式和配建制模式)等方式组织实施,走出一条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快城市建设的新路子。
(四)以深化改革为动力,提升城市数字化建设管理水平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城市建设管理机制,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继续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革,加强全市供水安全保障,提高供水行业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城乡供水设施共建共享,建成“节水优先、安全优质、智慧低碳、服务高效”的供水系统,最终实现全市供水的“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围绕建设工地、综合执法、市政设施、市容环卫、园林绿化等重点领域,制定、完善、提高一批技术和管理标准,开展道路分级管理,建立与标准化管理相配套的绩效考核机制。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结合我市实际,探索建立梳理式改造、政府主导旧城改造、村企合作三种模式,完善城中村改造推进工作机制和政策研究,积极破解城中村改造资金难问题,全面加快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