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与国内先进地区以及省市区的要求定位相比,鄞州创新工作仍存在多方面的明显差距。总体表现为,高能级科创平台缺乏,双创载体服务能力初级,领军型人才欠缺;规上企业科技研发投入不足,创新引领型企业较少,高新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速缓慢;创新发展束缚较多,工业用地紧张制约孵化企业成长,体制机制障碍限制人才、金融等科技资源高效配置。

  图表 1 “十三五”鄞州主要科技指标完成情况

  序号 主要指标名称 2016年基数 2020年目标 2020年实绩

  1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3 2.9 2.9

  2 每万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授权数(件/万人) 32.8 40 45

  3 每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家) 30 146

  4 创新型初创企业(家,累计) 1305 2000 2685

  5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52.4 58 65.7

  6 技术交易额(亿元) 5.1 7.5 25.6

  7 全链条孵化载体数量 14 50 48

  (二)面临形势

  “十四五”期间,全球将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全球人才流动出现新态势,产业创新竞争日趋加剧,产业链供应链风险不断凸显。随着我国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向“人才强区、创新强区”首位战略和“栽树工程”,围绕“创新综合实力全国领先、特色领域创新示范领跑、‘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支撑坚强有力”的宏伟目标,鄞州科技创新发展将迈入新的阶段。

  1.从国际国内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将科技创新提至新高度。从国际局势看,全球科技创新进入高度密集活跃期,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整合和重构全球价值链条,“碳达峰、碳中和”加速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但同时,地缘政治、突发事件等因素影响加剧,欧美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更趋从严。从国内局势看,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如火如荼,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对科技创新态势和外部环境的“双向挤压”,鄞州必须坚持全球视野,加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体部署,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化挑战为机遇,抢占新一轮科技竞争制高点,赢取创新发展更大空间。

  2.从长三角看,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跨界融合为鄞州科技创新带来新机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顶层设计和组织机制不断完善,先行区示范区启动建设,一中心多节点的城市群创新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加快形成。党中央、国务院和科技部,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自上而下,积极推进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区域协同创新和产业跨界融合成为新焦点。三省一市以上海市为中心,集聚国内领先的前沿科技技术、高端科技人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以及金融、产业等主力要素,为鄞州区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极核,推动更高水平科技自主创新、更深层次深化体制改革提供战略机遇,需加快融入发展和规划承接部署,同时规避高端创新资源被虹吸和单一财政引进难持续的风险。

  3.从省市看,创新策源重塑和产业基础再造对鄞州科技创新阐明新指示。中央在特殊时期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宁波提出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从科技创新“重要窗口”建设角度,省市着力提升创新策源和产业链高级化、现代化水平,浙江省规划建设“互联网 ”、生命健康、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和部署十大标志性产业链,并相应提出2025年和中长期发展目标;宁波市规划建设新材料、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三大科创高地以及打造标志性产业链、建设单项冠军之城,对创新驱动发展形成普遍共识,对科技创新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全市协同推进科技创新的合力更强、创新主体增强创新能力的动力更足。鄞州区在工业互联网、关键核心基础件、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产业领域在省市内仍具一定优势,应肩负任务与当担,加强原始创新和应用研究,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程,为“重要窗口”建设奋笔疾书。

  4.从全区看,高质量发展引领和高能级创新示范向鄞州科技创新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期间,鄞州区提出以改革集成和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引领之城和高能级创新之城,高起点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努力为全国全省区域现代化先行提供鄞州路径、鄞州模式的宏伟目标。具体来看,全力建设自主创新策源地、全力打造先进制造强区、全力争创服务业竞争优势等各项任务,都亟需科技与制造业、科技与服务业、科技与金融、科技与人才的深度融合,需加快以构建鄞州“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系统为契机,从完善政策体制、融合资源要素、增强研发投入、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建设创新平台等方面,全方位、全领域、高标准锻炼产业竞争优势和提升科技创新水平。

  二、谋划科技创新发展新蓝图

  (一)指导思想

  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四个面向”的要求,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抢抓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持续推进人才和创新“栽树工程”,锚定“2366”工作方案,引领两大指数,建成三大高地,拔高六大核心指标,实施六大重点行动,用超常规举措汇聚高端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为当标兵、攀新高、建设“两高四好”示范区提供不竭动能,为宁波锻造硬核力量、唱好“双城记”、建好示范区、当好模范生、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和共同富裕先行市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战略定位

  加快高水平建成全国一流创新强区,着力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高地、国家双创示范高地、区域性创新策源高地,深化系统创新、集成创新、联合创新,实现区域创新实力全国领跑。

  “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高地。高水平建设全国一流人才强区创新强区,以完善政策为“阳光雨露”,润泽人才和企业等创新主体,厚植人才链、企业链、创新链、产业链、金融链、服务链互促互融互生的高质量发展沃土,有效提高科技成果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效率,全面参与长三角创新共同体建设,主动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创新整体效能持续攀高,形成“千帆竞发”式创新热潮、营造“示范领跑”的创新气候。

  国家双创示范高地。高品质建设“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打造双创人才和双创资源高度聚集、创新环境自由开放、运行机制灵活有效、风险投资机构全面发展的综合双创示范区,进一步夯实“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全链条孵化体系建设,营造更有效地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创业创新生态环境,发展壮大一批在新兴产业领域具有领军作用的创新型企业,成为创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的“创客家园”“创新高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4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