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双宜”要求有待升级。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是美丽乡村的宝贵财富,全区城乡融合程度较高,人口密度较大,当前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相对较小,存在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特色精品仍然较少、长效管护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与农民群众的美好期盼还有较大差距。

  农村居民“双富”目标仍有差距。富裕富足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关键所在,全区村社经营性收入以商铺、厂房等物业租赁和土地租赁收入为主,实体产业较少,集体经济增收模式单一、渠道狭窄,对产业振兴和农民就业的促进作用不强,有待多措并举推动农户持续稳定增收。

  土地资源制约瓶颈较为严重。全区位居杭州大都市区域内,耕地后备资源不足且呈刚性减少,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较大,用地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乡村振兴用地规模供求不平衡,宅基地、经营性用地等建设用地指标申请难等问题突出。

  二、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

  区域协同发展带来新契机。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向纵深推进,临平区将围绕“融沪桥头堡”定位,探索长三角“三农”领域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资本链深度对接新模式,持续优化整体营农环境,推动农村创业就业,积极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同时,全区也应加快与周边区域协同发展步伐,充分释放与上海、杭州等大都市的“一体化”、“同城化”效应,探索区域农业农村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和举措。

  科创能级跃升带来新思路。“十四五”时期,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激发乡村产业蝶变,科创走廊与智造走廊交汇引致高端要素集聚,行政区划调整促使农业农村资源聚合。临平将围绕“未来智造城”新契机,依托产业创新协同体系和跨区域创新产业生态圈,创新城乡融合发展思路,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以数字赋能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以人才引领加速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率先谱写以工促农、城乡共进的临平“三农”发展新篇章。

  “重要窗口”建设带来新使命。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为全省实现更好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临平区将以“重要窗口”为指引,以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依托“品质新城区”建设,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巩固提升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成果,争当农业农村现代化排头兵,奋力展现“重要窗口”的临平风采。

  (二)面临挑战

  稳产保供压力不断增大。国内新冠疫情呈防控常态化趋势,对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诸多环节产生了一系列蝴蝶效应。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农业资源要素日益紧缺,耕地数量和质量面临下降趋势,尤其土地资源刚性趋紧现象较为突出。同时,受农村劳动力兼业化、老龄化双重制约,土地、劳动力等要素成本进一步上升,成为制约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待破题。临平区农业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尚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乡村产业初具特色但基础仍然薄弱,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尚在培育阶段,二三产业延伸链条还未真正形成,主要农产品增产提质压力持续加大,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路径有待进一步拓展。

  城乡融合短板依然存在。区域竞合加剧带来要素流失,迫切需要提高农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投入、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同时,城乡融合资源要素配置亟待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还有较大的差距和提升空间。

  三、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刻把握新契机、新思路、新使命,聚焦“江南水乡乡村振兴样板地•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建设靶向发力,以高质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革为根本动力,重点实施现代农业固本提质、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美丽乡村提档升级、数字乡村培育建设、城乡社会共同富裕、农村改革驱动赋能、森林生态全域提升、资源保护安全防控“八大行动”,推动临平区在全省、全国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管农村、优先发展。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构筑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农村基层党建格局。把落实“四个优先”的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完善制度设计,细化配套政策,层层落实责任,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筑多元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确保农民主体共享发展成果,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坚持统筹推进、融合发展。坚持全区“一盘棋”布局、“一张图”规划,优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顶层设计,加快构建城乡产业融合、要素配置、公共服务、民生保障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打好产业融合增效、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组合拳,加快补齐农业农村弱项和短板。

  ——坚持生态为纲、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底线不突破、生态红线不逾越,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全域美丽,引导形成全域绿色生态的乡村发展格局,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

  ——坚持改革创新、引领发展。推动农业农村改革走向深化和集成,以制度创新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驱力,推动改革破题,注重示范引领,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快谱写新时代农村改革新篇章。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以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为总目标,充分利用山水林田湖等生态资源,围绕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全面打造生态宜居的农村环境,全面塑造淳朴文明的良好乡风,全面提升乡村社会的治理水平,全面创造农民群众的富裕生活,高标准打造江南水乡乡村振兴样板地、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到2025年,全区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乡村产业深度融合迸发活力,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数字乡村基础设施全面铺就,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更加均衡,森林保护治理能级跃升。

  2.具体目标

  ——围绕农业高质高效,推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坚持“提升传统产业、挖掘潜力产业、发展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夯实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基础,加快农业绿色发展方式转型,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和创新,构建业态丰富、功能多样、链条完整、联结紧密的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以上;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分别稳定在3.5万亩、1.5万吨;家禽存栏量20万羽;通过“三品一标”认定的生产经营主体50家以上。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89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