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力以赴调结构,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
筑牢基础抓工业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区”战略,紧盯磷化工、先进装备制造、光学仪器等重点产业,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围绕二街省级化工园区建设,做大做强精细磷化工全产业链。支持云磷集团、中正公司等行业龙头发展壮大,确保磷系阻燃剂等19个项目建成投产,加快推进云南农家乐年产50万吨缓控释肥料等6个项目建设,力争纳米级氧化锌等23个项目开工。围绕轨道交通、数控机床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链,补齐建强上下游产业,蓄力推进城轨基地架大修等9个项目建设。加快乌龙光学产业园区招商,确保纳鸥光学配件加工等8个项目入驻投产,引进垠邦新型望远镜等光学产业项目聚集发展。加快做实新材料产业,确保欣城防水等27个项目投产,持续推进新材料和食品加工产业转型升级。完成工业信息化投资25亿元,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240亿元。积极推进“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盘活园区重大项目4个以上。
擦亮名片抓特色农业。深入推进“一县一业”花卉产业建设,支持花卉种苗繁育,争创全国农村产业融合示范园。投资6亿元,确保宝峰多肉产业园区等10个项目建成,第二批高标准农田建设等5个项目开工。启动2.9万亩鲜切花低端设施改造提升,支持区国资公司与京东、国美等国内知名电商销售平台合作,将“康乃馨”、“绣球”、“玫瑰”打造成晋宁花卉的拳头产品。启动昆明蔬菜交易中心综合物流园建设,提升改造六街荚豆交易市场,实现蔬菜交易买全省、卖全国,打响“云菜”品牌。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实现农业总产值62亿元以上。
积蓄后劲抓第三产业。全力支持古滇名城后续项目建设及大型活动举办,打造半山酒店、夜间经济聚集区,提升人气聚集效应,申报省级文旅品牌。创建国家级旅游名村1个、省级最美乡愁旅游目的地1个、市级乡村旅游示范带1条。办好昆明郑和文化旅游节,深化“花之晋宁”系列文旅活动。全年接待游客人数增长15%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5%以上。确保青山科工贸康养(社区)项目年内开工,推动康养产业持续发展。抢抓昆明托管磨憨口岸等重大机遇,落实中老铁路沿线开发三年行动计划,发挥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作用,支持腾俊国际陆港铁路项目及后续配套设施建设,打造货物集散中心,加快推动智慧物流、跨境贸易发展。实现外贸进出口额1.25亿美元。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实施促消费专项行动,着力提升消费能力、增加消费场景,支持吾悦广场开业运营,打造特色街区带动餐饮、娱乐、购物、旅游等多行业发展。积极培育和支持发展网红经济等业态,划定更多适宜区域发展“地摊经济”、“后备箱经济”、早市夜市等便民小微集市。落实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
(二)全力以赴稳经济,释放高质量发展潜能
持续加快项目建设。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工作跟着项目走,完善重大项目全过程推动机制,动态储备项目不少于350个,计划投资1800亿元以上,提高项目从谋划储备到落地建设再到达标达产的转化效率。确保年内益海嘉里(二期)等23个项目竣工投产,实现晋宁花卉文化创意产业园等70个项目年内开工。加快环湖村庄生活污水整治等142个项目建设。
持续强化要素保障。做好产业、民生项目等用地保障,全力破解土地要素制约。全年计划报批土地2029亩,收储土地1433亩,供地不少于1160亩,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340亩,盘活闲置用地810.54亩。强化府院联动,加大园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力度。完成晋城基地生产生活供水管网提升改造等4个项目建设,力争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等12个项目成功申报地方专债,不断优化园区基础设施。完成110kv中谊变电站建设,推进220kv雨孜雾变电站开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持续深化招商引资。围绕“4 5”产业链,坚持一把手招商、全员招商,精心组织一系列重大招商引资活动,高质量策划一批招商引资推介会,大力引进一批延链、补链、强链项目。加大重大产业项目跟踪服务,着力提升落地率、建成投产率和资金到位率。全年新签约项目不少于2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个,确保益海嘉里中央厨房等5个项目落地建设,实现光学仪器产业园、现代花卉产业园、国际花卉综合物流中心满员入驻。完成实际到位内资66亿元以上,实际利用外资500万美元以上。
(三)全力以赴谋改革,有效激活发展动力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对标先进地区,坚持“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更大幅度精简审批事项,简化流程,压缩时限。实现行政审批手续办理“零障碍”、代办服务“零距离”。实行重点项目建立服务需求档案,全方位开展服务。充分发挥营商环境24小时在线“码上监督”和一线监督员“前哨”作用。树立服务型执法理念,推动行政执法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服务,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
全面推进重点改革。支持区国资公司改进三资配置模式,提升国有资本、公共服务和城市基础设施运营效率。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狠抓财政增收节支。推进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探索“交地即交证”、“拿地即开工”等模式,让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三医”协同发展,全面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完成信息化平台项目,逐步覆盖全民健康电子档案,建立信息资源共享中心,为推进“全息数字人”应用迈出坚实步伐。规范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行管理,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后续工作,完成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再延长30年整区试点。持续深化殡葬改革,加快农村公益性公墓提升改造。健全军地联动体制机制,全力推进国防动员体制改革,妥善做好资产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