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是:到2026年,地区生产总值超800亿元,工业总产值超1000亿元,“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现代化大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创新驱动发展成果丰硕,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支点城市支撑、承载、辐射功能切实增强,全面建成“如来·如愿”、美丽富饶的“多彩綦江·创新之城”。
未来五年,我们将重点推进落实好九大任务:
(一)实施工业翻番三年行动,再创工业强区新辉煌
工业是綦江的脊梁,工业强则綦江强。要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园区平台,确保三年(2022—2024年)实现工业增加值翻番、工业总产值达到千亿级规模。以专业化园区推动产业集群成链。坚持工业的主战场在园区,按照“组团 链条”发展模式,北渡组团重点布局铝及铝精深加工产业,安稳组团重点布局装配式建筑产业,扶欢组团重点布局精细化工产业,桥河组团重点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通惠组团重点布局食品健康产业,永桐新城组团重点布局电子信息及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以“链长制”提速项目落地见效。制定完善产业图谱、企业图谱,按照“一年招商建设、两年投产达效、三年提质扩量”的计划安排,围绕招商、落地、建设、投产全过程,压紧压实“链长”主体责任,充分赋予“链长”决策权、审批权,形成扁平化管理、高效率运行的工作体系,有力保障工业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增速在全市持续领先。以常态化调度确保目标如期达成。坚持“周调度”工作机制,严格督进度、督结果、督责任,有效传导压力、增强动力,实打实招引落地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龙头企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引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优质企业,实现工业经济又快又稳的大跃升。到2026年,工业增加值超300亿元,工业总产值稳定保持1000亿元以上,新增上规企业100家、上云企业50家、上市企业3家。
(二)实施投资倍增三年行动,构建基础设施网络硬支撑
项目建设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着重抓好《綦江—万盛一体化发展规划》明确的一系列重大基础性项目。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成重庆中心城区—綦江—万盛城轨快线,开工建设渝贵高铁,改扩建川黔铁路,开行城市公交化列车,打造重庆南向铁路枢纽。建成重庆中心城区—綦江—万盛快速通道、安习高速、重庆—赤水—叙永高速,融入重庆主城都市区“1小时通勤圈”。建成老瀛山环线公路,完成渝黔复线永城段改线,提升区内城市组团快速通达能力。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和商业化运营,争取建设燃机发电项目,建成160万立方米lng储备调峰及综合利用项目。实施光伏发电、风能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确保蟠龙抽水蓄能电站一期建成发电、二期开工建设。推进安稳电厂“上大压小”,建设煤炭交易结算中心和煤炭储备基地,提高煤电企业存煤能力。完善水利网络。完成藻渡大型水库主体建设,建成投用福林中型水库、梅子桥中型水库。完成城市供水管网覆盖和街镇水厂改造,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加快綦河综合治理,城区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布局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容灾备份idc中心、西南网络信息安全检测中心。聚焦产业转型发展需求,打造渝南工业互联网平台。到2026年,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超350亿元。
(三)实施高校引进行动,增强创新发展驱动力
科技创新居于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地位。要确保成功创建国家高新区,进一步增强创新驱动能力。集聚创新要素。着眼产业和城市发展需求,引进10所以上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全区高等教育在校学生规模达8万人。深化校地战略合作,共同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培育落地一批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打造国家产教融合示范区。壮大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加快传统产业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提升,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科技型企业超280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200家。营造创新生态。深入实施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完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大力引育“高精尖缺”人才。充分用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完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8件。到2026年,高质量发展“含新量”持续提升,高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32%以上。
(四)实施城市提升行动,塑造高品质“双百”大城市
坚持以人为核心,全力建设战略支点大城市。高标准建设永桐新城。对标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国内先进城市,编制完成永桐新城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详细规划,深化城市景观、城市水系、综合交通、综合管廊等专项规划。依托央企资源,加强央地合作。全面采用装配式建筑。连片建设基础设施,系统配套公共设施。科学控制容积率,租售并举推进房地产适度开发。率先建成10平方公里、10万人口的綦万一体化发展先行示范区。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以綦河为主轴,完成“一江两岸”下北街、老火车站、菜坝、桥河四个片区整治,提升优化城市公共空间。以设施更新、生活便利、环境美化为重点,改造提升龙脊山、石佛岗等片区老旧小区,打造群众满意的幸福社区。完善东部新城功能布局,完整呈现宜居宜业的城市形象。高水平实施城市管理。加快建设文化强区。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常态化推行“大城三管”“马路办公”。建成智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构建“一云承载、一图呈现、一网统管、一端服务”城市智管新格局。到2026年,城市建成区拓展到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
(五)统筹推进文旅商贸活跃发展,打开繁荣开放新窗口
文旅商贸是承载消费的主要平台,要持续挖潜力、增活力。拓展商贸物流通道。完成渝黔农博城建设。建好三江物流基地。推进渝南陆港型物流枢纽建设,打造重庆国际物流分拨中心重要支点。全面建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渝黔综合服务区。深化文旅产业打造。建成重庆红军长征纪念馆、长征历史步道。发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王良同志纪念馆、李世彰旧居等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建成全市红色文化高地。依托东溪、横山、郭扶、古剑山等地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禀赋,打造知名康养休闲目的地。促进消费提档升级。完善高档零售、餐饮酒店、娱乐休闲等消费服务设施,提升中央商务区功能,建成区域性消费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到202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3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