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转型升级兴产业,经济发展稳中向好
构筑先进制造业基地。西南铝汽车轻量化生产线正式投产,全国首个国家级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获批揭牌,博世庆铃氢燃料电池发动机等4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工业投资达110亿元。汽摩、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产值分别完成360亿元、480亿元、180亿元和110亿元。规上工业企业累计达5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360亿元。集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4家、居全市前列,建成市级小企业创业基地17个。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增加值跃上千亿、实现历史性突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68%。“巴渝新消费”八大行动深入开展,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7个,新增各类首店26家。重庆设计集团总部、中机中联研发大楼等项目齐聚山城设计中心,金融业、文旅产业增加值增长4%、10%,34栋重点楼宇完成营收470亿元、十亿级楼宇展现经济活力。完成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5亿美元、跨境电商进出口及结算3.8亿元,获评全市首批跨境电子商务示范区。数字经济打造新优势。建立完善重庆市产业数字化赋能中心、忽米网、蓝卓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平台,润泽(西南)数据经济产业园动工建设,鑫方盛供应平台、钢棒棒交易平台年交易额均突破百亿,重庆数字大厦产业园开园启航。数字经济增加值达140亿元。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签约项目141个,合同投资额1595亿元,引进博世氢燃料等百亿级项目5个。新储备上市在孵企业17家。
(二)聚焦科技创新强赋能,发展动能加快释放
大力培育创新主体。落户重庆国创轻合金研究院等高端创新平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0家,总量达512家、居全市第一。科技型企业、市级以上创新平台分别新增766家、26家,总量保持全市领先。加速融合创新发展。组建西部(重庆)科学城九龙坡片区党工委、管委会,建立完善与科学城一体化协同创新机制。深化兵科院西南分院、渝州大数据实验室合作成果,融合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6.5%,融合创新水平居全市前列。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西南铝汽车轻量化成果运用推广,博世庆铃氢能汽车技术在“成渝氢走廊”上得到示范应用。全年技术合同登记额达到34亿元、呈现倍增态势,为275家科技型企业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6亿元、增长76.9%。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4.17件。强化人才智力支撑。汇聚高层次人才613人,柔性引进李兰娟、郑树森等院士6名,国家级实验室、院士工作站数量达4个,入选“重庆英才计划”双创团队数量全市第一。
(三)聚焦有机更新提品质,“三宜”城市魅力彰显
全面启动城市更新。红育坡老旧小区改造等五个项目纳入市级试点,数量全市第一。实施棚户区改造1707户、老旧小区改造6044户。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供应土地4434亩,完成土地出让价金129亿元,征收城市房屋面积37.6万平方米、农村集体土地面积3800亩,完成违建整治任务60万平方米。提速推进产城项目。红岩村隧道、二纵线华岩至跳磴段、嘉南线三期、铜陶路扩建等项目建成通车,轨道18号线、渝昆高铁、黄磏作业区一期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规划城市道路建成率提升至41.6%。龙湖云领天街、九龙创新时代广场、五洲世纪文创中心加快建设,九龙意库开业运营。新希望天际、龙湖美林美院等品质楼盘提升区域居住品质,长江文化艺术周、166舰陈列展丰富城市人文内涵。大力提升建管水平。常态化开展“马路办公”,多方助力解决城市各类问题2.8万件,新增绿地81万平方米,美化坡坎崖7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效能、海绵城市建设绩效领跑全市。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国家级“无废城市”试点工作获部级表彰,跳磴河综合整治获评全市“十大生态修复案例”,“一河一策”和“两岸青山·千里林带”提升任务扎实推进,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08天。率先编制全区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筑牢“双碳”工作基础。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顺利实施,重庆智慧农服集团实现营收34亿元,英雄湾乡村振兴学院成功开班。
(四)聚焦共建共享惠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优先保障民生投入。区级财政民生投入达66亿元,14项重点民生实事和10个票决民生实事项目全面完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260万元,开展职业培训1.7万人次,全市率先建成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全国首创和谐劳动关系公共服务智能平台上线运行。发放低保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费、临时困难救助9600万元,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560万元。提升基层公共服务能力。顺利完成村(社区)“两委”班子换届,建立社区工作者“三岗二十一级”职业体系,“九龙社工”“黄桷义工”品牌全国闻名,“五社联动”和社区养老服务经验全市推广。推动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义务教育“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公参民”学校整改按照“三不降、五倾斜”原则平稳有序完成,育才中学完成校区全面改造、陶行知纪念馆获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验外国语学校实现一体化办学,谢家湾学校实施九年一贯制办学。启动石新路小学扩建等8所学校建设,建成华玉小学等4所学校,新增公办、普惠幼儿园18所,课后服务试点获全市教改成果一等奖,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奖数居全市前列,新高考实现量质双突破。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区复审,区人民医院、区中医院迁建及区疾控中心改扩建有序推进,重庆西区医院建成投用。医保智能监控国家级示范点建设获评优秀,218种药品集采为群众节支5860万元。开展文体活动服务群众近百万人次,顺利承办市第四届老年体育健身运动会闭幕式,全运会获银牌2枚、市运会获青少年组竞赛成绩第二名,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区档案馆、新图书馆启动建设,刘伯承六店旧居提档升级重新开馆,冬笋坝遗址考古发掘获评市级重大考古发现,高质量承办澜湄旅游城市合作联盟大会,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