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夯实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四新”推动“四化”取得新成绩。全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打开新局面。以必胜的决心和勇气,下大力气紧盯工业不放,立足全县比较优势和产业基础,大抓工业、大兴工业、大干工业,推动全县工业结构调优,确保一季度扭负为正全年实现预定目标。充分挖掘存量,帮助凯迪等停产企业加快复产,全力释放明达水泥等重点企业产能,力争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以上。全力拓展增量,加大对茂森、神瑶、福临等重点企业培育,加快建成医疗器械cdmo平台,助推深圳市福能医疗、佳泰药业、友赞医疗等6家企业入驻粤黔共建产业园a区并投产。力争2024年新增入库规上企业4户以上,月度入库2户以上。狠抓工业投资,实现工业投资5亿元,同比增长达200%以上,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30%以上。

  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取得新成绩。加快提升县城品质,加快推进江滨路二期改造,新建一批新能源充电桩、停车场、5g基站等设施,完成老旧小区改造450户、棚户区改造150套、改扩建排水管网12公里;全力推进“保交楼”工作,用活公积金政策、延长购房补助政策至3月,力争商品房成交量7.5万平方米以上;加快推动城镇智慧化改造、社区网格化管理、文明卫生城市创建,着力提升城镇治理水平。加快完善园区功能,进一步加强园区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盘活闲置土地、厂房,持续完善园区供气、物流配送、污水处理等功能配套,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积极打造夜间经济消费聚集区和美食街区,优化北上、南下等多个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断延展消费时间和空间,提升消费供给质量,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取得新突破。持续围绕“土特产”品牌化、商品化,聚焦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进一步优化种植养殖结构,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动全县小黄牛养殖和停洞小黄牛、斗牛交易市场建设。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中药材、百香果、香猪、香禾糯、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2024年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8万亩以上,百香果标准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香禾糯种植面积6.5万亩以上,生猪、小黄牛分别出栏10万头、2.7万头以上。要持续深入推进“国储林 ”,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2万亩以上,加快1万亩桉树替换,推动林种结构调整,增加林农收入。力争2024年松材线虫病得到彻底控制。要积极推动与大湾区城际合作、标准衔接和农产品检测结果互认,新增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1个以上。加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推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0%以上。围绕发展山地农业机械化,抓从江地理标志产品优势转化,申报更多地理标志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全力推进旅游产业化再上新台阶。紧扣“两大提升、三大要素、四大行动”,推动旅游产业化发展。围绕旅游特异性、随意性,加快理顺岜沙、加榜两景点景区体制机制,强力推动贵旅集团真投实投真营见效。围绕区域性、聚集性,以肇兴、岜沙、加榜等景点景区推进产城融合。围绕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推进重点旅游村寨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全面丰富业态,用好用足“稻鱼鸭复合系统”,以加榜梯田景区为依托,洛香四联、銮里景点为试点,将农耕文化植入景区景点打造,推出一批新产品,加速农旅融合,实现“一亩田,万元钱”;围绕人流引入,借助西江等周边景区,借力“村超”“村ba”赛事流量,充分利用我县苗年、侗年等民族节庆消费热点,主动做好宣传推介和引流承接,持续释放体旅融合、文旅融合的巨大潜力和能量。围绕旅游从业人员,加大导游培训、“从菜”食谱制定,努力实现入从旅游人次、人均消费、游客过夜等实现15%以上提升。

  (三)守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文章。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快农村闲置资产盘活,强化产业和就业,持续推进就业培训和跨省务工补贴,围绕重点群体加强动态监测帮扶,及时分类落实帮扶措施,持续强化“3 1”保障,全力抓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用好中国贸促会、江南大学、佛山市南海区帮扶资源,持续深化“产业协作、劳务协作、消费协作、人才支持”,积极打造帮扶协作“经验样板”。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建改造农村卫生户厕400户、完成6个行政村农村污水管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行政村覆盖率达30%以上、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6%以上、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5%以上。全力推进“四在农家·和美乡村”建设,不断提高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严格落实耕地保护“长牙齿”的硬措施,严肃查处各类违法占用耕地和耕地撂荒行为,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耕地“非粮化”,坚决守住39万亩耕地保护红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大力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4万亩以上,总产量13.5万吨以上。加快推进粮油中心运营,全面抓好粮食生产、储备、流转等工作,确保粮食安全。

  (四)坚决消除改革开放中梗阻,加速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破除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坚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深入落实六大重大科技战略行动和向科技要产能专项行动,围绕瑶族药浴、百香果、香猪、香禾糯、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平台,提升研发能力。积极争取江南大学加大对农、林产品的精深加工和开发。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计划,力争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1家以上、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7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全力推进“从快办”品牌提升工程,持续深化“一窗通办‘2 2’模式”改革,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和材料清单,全力推进12345热线运行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办事效率。积极推进探索“跨省通办”新模式,加快打造“对标大湾区建设营商环境‘先行区’改革试点”,进一步完善“企业之家”功能,加快园区企业之家创建,保障好企业用工、用电、用地、用房、用能等方面需求,千方百计降低企业物流和制度性交易成本。坚决处置已招引到从企业因营商环境等主要主观因素,导致企业离从的人和事,坚决问责处置到位。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园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突出示范区(开发区)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职能,切实回归主责主业。探索多元化的示范区(开发区)运营模式,以合作共建、托管建设、“飞地园区”等模式,推动创业奖补、税收优惠、对接服务、利益分配等政策创新突破。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推进“租改股利益联结试点”和“家庭经营为主的利益联结机制试点”,探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重新制定国企考核机制,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拓展业务、盘活资源资产、增强造血能力,快速推进企业实现实体化、市场化转型。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持续深化与大湾区地方政府及部门间常态化、便捷式的沟通交流机制,继续加强党政干部挂职、专业技术人才互派,持续推进深化教育医疗“双组团”帮扶向其他领域拓展。强化与大湾区商协会、企业、科研机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等对接联动。进一步扩大出口规模,增加出口商品种类,鼓励企业申请获得国际标准认证。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1052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