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聚焦协调抓建管,城乡面貌发生全方位变化。城乡布局更加科学。启动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城总体规划、县域空间规划、集镇建成区建设规划、美丽乡村建设专项规划等120余项规划编制和修编工作,6个成片开发方案完成编制报批工作,城区面积拓展至31.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37.46%。城乡功能更加完善。新建、改建长春东路、子胥大道等城市道路66条(段)、80公里,治理城区水系17.3公里。建成市民健身广场、港口公园等公园游园12个,新建绿道20公里。大力实施学校、医院、市场、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完成棚户区改造11828套(户)、老旧小区改造17个,建设5g基站448座。改造农村危桥269座,建设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654公里、乡村道路2325.4公里,实现建制村公交全覆盖,马胡桥、s338等交通工程竣工通行,亳州港利辛港区一期工程、邵渡口大桥等重点交通工程加快推进,成功创建全省第一批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示范县。城乡管理更加精细。纵深推进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实施城区污水管网检测修复工程,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皖能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式运营,25座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部投入运行。建设省级美丽中心村104个、农村巷道226.3公里,实施无害化改厕83521户。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向乡镇延伸工作稳步推进。获评全省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城北镇刘染村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乡村治理示范村。
五年来,我们聚焦绿色优环境,生态保护取得突破性进展。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生态环保督察交办问题整改为抓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23个乡镇环保工作站挂牌运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全面推行,新设专项监督长381名,实现环保监管触角向基层末端延伸。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入落实“五控”措施,精准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pm2.5均值逐年下降,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持续上升。坚决打好碧水保卫战,全面落实“河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整治、“幸福河湖”创建,茨淮新河示范河湖、西淝河幸福河湖建设通过省级验收,整治规范入河排污口78个,城区污水集中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达95.1%和99.76%。农村到户污水处理“户小三格→污水管网→大三格→湿地塘”模式得到省生态环境厅认可。坚决打好净土保卫战,完成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100%。大力开展生态保护,推深做实“林长制、田长制”工作,完成植树造林9.8万亩,创建省级森林城镇7个、森林村庄41个、森林长廊示范段150.2公里。西淝河国家湿地公园顺利通过验收,阚泽省级湿地公园试点获批。
五年来,我们聚焦开放促改革,内生动力得到持续性增强。重点改革持续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圆满完成,机构编制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全面启动八大领域改革,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等8个国家级改革试点持续深化。动态完善政府权责清单,及时梳理公共服务清单、政府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全面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321个村开展“三变”改革试点,通过“联合体·组合投资·优先股”模式新增扶优扶强村68个,村均集体经济收入由2016年末的1.66万元增至54.79万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标扩面,行政许可类事项办理时间比法定时限压缩1/3以上,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实现一日办结,全程网办事项比例达99.9%。深入落实纾困惠企政策,累计减免税费16.37亿元,“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推进有力,“免申即享”“拿地即开工”等措施直达市场主体,企业获得感明显增强。有效投资持续扩大。累计引进项目566个,总投资742亿元;实施省重点项目327个、市重点项目711个,总投资1005.1亿元。按照“标准地”出让工业用地14宗547.6亩。板集电厂等一批重大项目投产运营,引江济淮等一批重点工程目加快推进。板集煤矿实现联合试运转,板集电厂二期项目获得核准,全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项目获批省级绿色发展示范点。
五年来,我们聚焦民生办实事,社会事业实现整体性提升。民生保障坚定有力。大力实施民生工程,财政民生工程累计支出达178亿元。城镇新增就业5.67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9.5%、95%。教育事业长足进步。新建学校29所,新增学位9.3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8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学生65万余人次。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健康利辛成效明显。成立两大医疗健康集团,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全覆盖。新建、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5家,新建和修缮村卫生室84所,为195所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诊疗设备,实现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全覆盖。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医院,县中医院通过三级中医院设置许可,县二院门诊住院综合楼建成使用。建立多层次新冠肺炎应急防护网络,建成核酸检测实验室7家,日检测能力达10万人次。积极探索“医护养康”新模式,建成运营融养老、护理、医疗、康复等功能于一体的乡镇卫生院分院20家。获评首批安徽省健康脱贫工程示范县,成功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县。文化事业蓬勃发展。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县青少年活动中心、应急广播系统、融媒体中心、广播电视发射塔投入运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达98%以上,60余件文艺作品在国展获奖或入展。社会治理深入推进。认真落实国家安全责任制,推深做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1 9 14”方案体系,“难安置”专项治理扎实推进,“难办证”实现“四个清零”,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深入开展“1 2 22”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荣获全省先进集体称号。扎实推进邻长制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三长”履职能力逐步提升。创建全国示范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4个,全省新一轮双拥模范县顺利通过考评验收,连续三年获评全省退役军人服务管理工作一类县。落实“三到位一处理”要求,开展信访“四下基层”“四最”试点和信访事项“大起底、大化解、大督办”专项行动,两次获评全省信访工作责任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实施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成立全省首家金融纠纷多元调解委员会。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打掉涉黑恶犯罪团伙26个,连续六届获评“全省平安县”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