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长三角、海西经济区产业转移,深化与粤港澳大湾区合作交流,实现共享共建;加大外贸企业引进和帮扶力度,推动企业“出海抢单、出海交流”,巩固外贸外资基本盘。坚持以全链条思路精准招商,全要素保障服务招商,全方位激励助推招商,强化招商引资考核,办好“粤企入赣”[21]“三请三回”[22]等系列招商推介活动,力争全年引进2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6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8个、10亿元以上项目5个。

  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完成41项创新试点任务,探索建立“县域通办”[23]政务服务机制,巩固拓展“市县同权”“县乡联办”成果,深化“一件事一次办”[24]“无实体印章”[25]“无纸质证明”[26],推行“民意速办”[27],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快建设数字化政府,升级打造“赣服通”石城分厅6.0版,提升“掌上办”“网上办”等服务水平,实现政务服务“高速办”。坚持“两个毫不动摇”,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措施,更大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等专项治理,擦亮“实诚办”品牌,力争营商环境评价保持全省前列。

  (三)聚力“共抓大保护”,持续厚植生态优势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推进长江大保护攻坚行动,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路径,着力打造“美丽中国”石城样板。

  系统推进生态保护。深入实施国土绿化、森林质量提升行动,完成4.45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任务。严守生态红线,加强赣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严格落实林长制和“十年禁伐”[28]政策,抓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防控,织密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实施赣江源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保护修复项目,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系统推进生态治理。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工作原则,纵深推进新一轮“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确保生态质量保持全省前列。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等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村”的河湖长组织体系,深入开展河湖“清四乱”[29]、河湖水库水环境、饮用水源地等专项整治,力争县域出境断面、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100%达标。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确保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以上。全面完成水土保持治理任务,积极创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系统推进生态转换。用好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金字招牌,培育发展“生态 ”绿色产业,做大低碳工业、做强生态旅游业、做精生态农业、做好生态文化产业,将生态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推动发展“含绿量”和生态“含金量”齐头并进。稳妥推进碳达峰十大行动,探索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碳汇交易,加快推动国家储备林、场外造林等项目建设,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四)聚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三农”发展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常态化长效化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30]和饮水安全成果,落实“防贫保”政策,稳步提高兜底保障水平。深入开展“三业”[31]提升行动,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继续实施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完善产业联农带农机制,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稳步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32],防止耕地“非粮化”[33];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万亩,高效推进“旱改水”[34]土地整治、“耕地恢复”工作,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提升。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壮大白莲、蔬菜、脐橙、山地鸡等特色产业。力争全年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等10个以上。深入实施“头雁引航 雏鹰振飞”行动,全面拓展“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产业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化提档升级,力争新培育营收超亿元农业企业1家以上。

  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全面开展“七整一管护”[35]行动,提升铁路、国道等沿线环境风貌。大力推进危桥改造、村道安防项目,强化农村公路养护,争创“四好农村路”[36]全国示范县。严格执行“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推进“1 n”[37]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积极创建美丽宜居示范乡镇、示范村庄、示范庭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由村庄整治向功能品质提升迈进。

  (五)聚力“推进共同富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促进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力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用心服务群众就业。实施扩岗稳岗工程,推动重点群体创业,积极落实就业创业补贴等政策措施,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800人以上、转移农村劳动力3200人以上,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好用好“就业之家”,加强技能提升培育,力争完成各类培训2500人次以上,打造“石城鞋匠”劳务品牌。

  用情发展社会事业。实施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县职业技术学校(二部)等教育项目建设。加快基层医疗机构提标扩能,推进县第三人民医院扩建、县儿童医疗保健中心等项目建设,争创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加快县老年养护中心建设,大力发展“银发经济”[38],建成至少1所规范化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推动“一老一小”事业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实现青年发展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非遗文化传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施“百千万行动计划”[39],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弘扬拥军爱民传统,扎实推进“双拥”工作。加快g206石城小松至石子排段、县城取水口上移、未来科技城、新客运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推进西联路、文体路等6条城区支路及断头路建设,实施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完成体育花园、清华苑、东城商贸城等3个老旧小区改造;深入开展“五城同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1018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