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老城整体保护。以中轴线保护为牵引,统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风貌保护、重点文物腾退修缮和活化利用。实施中轴线文化传播工程,讲好“中轴故事”。创新文物腾退政策路径,推动孚王府、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等央产文物腾退。对钟鼓楼等历史文化遗产开展活化利用。压茬推进石埭会馆、黄冈会馆等试点会馆亮相,打造京地文化交融的会馆群落。探索建立文物“四有”档案,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实施非遗“焕新计划”,助力老字号创新生产,打造一批“非遗 ”标杆项目。

  推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制定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推出“文菁计划”2.0版,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深化国家文化与金融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线上文化金融产品超市”,办好中国文化金融峰会,构建文化金融品牌矩阵。聚焦“一横一纵”打造“文巷”引领区,推动首开首院文化金融园等特色园区开园亮相。发挥文商旅体融合平台作用,加强与中央市属单位和多元市场主体合作,协同推进故宫—王府井—隆福寺“文化金三角”建设。健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平台,支持数字电视国家实验室等重点项目,鼓励更多优秀文化企业“扬帆出海”。

  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深化“大戏东望”品牌建设,挖掘文化园区、商业综合体等空间资源,植入多场景多业态演艺新空间。加快打造王府井戏剧谷和前门京味文化体验区,链接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文化资源,推出首批校地合作“种子库”项目。推进区文化活动中心社会化运营,办好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东城文化月等活动,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四)深化精细治理,建设现代化宜居宜业城区

  对标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要求,进一步做足“绣花功夫”,优化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质。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围绕“一横一纵一圈”,聚焦天坛周边、前门东西区、故宫以东、皇城景山、东四、西总布等重点片区,以街区综合实施方案为指引,系统推进申请式退租、文物修缮、风貌保护、功能织补和转化利用,打通老城平房区一体化保护更新全流程。完成申请式退租1000户。突出抓好永外和东直门外地区综合更新,集成化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市政设施配套、经营性土地入市、产业项目导入和滞留项目处置,打造区域发展的“金角银边”,支撑未来发展的新增长极。加快实施老旧小区改造等专项更新,推动一批老旧低效楼宇、低效园区提质增效。

  持续优化环境秩序。加大力度“降尘、查车、控烟”,实施监测、监管、监察“三监”联动,巩固深化“一微克”行动,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启动花园城市建设,完成东单公园、南馆公园改造提升,建成一批特色口袋公园,打造生态都市会客厅。推进特色胡同建设,优化生态保育、休闲游憩等功能,提升庭院绿化、社区绿化水平,形成更多城市景观“大师小品”。完善天坛、永外地区路网布局,完成自然博物馆北路建设,抓好刘家窑路、夕照寺东西线等项目,探索推动前门、天坛客流贯通,打通南中轴。通过优化道路停车、新建“平改立”设施、挖潜错时共享等措施,新增停车位370个、共享停车位500个,有针对性地增加居住区周边车位供给,改善“医学景商”周边交通秩序,营造良好出行体验。

  做实做细基层治理。完善“热线 网格”为民服务,坚持主动治理、“未诉先办”,落实党建引领接诉即办专项工作实施意见,持续推进“春风行动”“攻百难,解民忧”等行动,为群众带来更多实惠。抓好两个“关键小事”,加强物业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持续开展市级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创建。深化“五社联动”,完善社工队伍选育管用全链条发展体系,丰富“小院议事厅”等协商议事平台功能,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五)突出优质均衡,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需求

  聚焦“七有”要求“五性”需求,进一步将资金资源向民生领域倾斜,切实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聚焦应届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特殊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完善就业服务,促进充分就业,确保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落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改革,深入开展个人养老金制度试点,扩大普惠健康保参保人群覆盖面。做好分层分类社会救助,推动形成重点行业“慈善 ”品牌。加快推进望坛、宝华里安置房建设,确保回迁居民早日入住。综合施策提高住房保障水平,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发放市场租房补贴,建成保障性住房1100套。

  增加优质公共服务供给。坚持扩总量、提质效、促均衡,启动“教育强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深化“双减”、落实“双升”,推动义务教育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构建长链条贯通育人机制,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增加中学学位5000个。深化“三医联动”改革,推动区属医院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加快普仁医疗集团第二阶段建设,完成第一人民医院异地迁建和配套项目。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实效性。深化“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整合公共文化、体育等服务资源,打造功能复合的街区活力中心。

  突出做好“一老一小”服务。积极应对老龄化、少子化,加强高龄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以居家养老服务为重点,分8个片区实现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全覆盖,试点推进社区卫生、养老、助残服务一体化发展,新建1000张养老家庭照护床位,形成“中心带动驿站、驿站辐射居家”的养老服务新格局。构建布局合理、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体系,普惠率保持在90%以上。通过幼儿园托幼一体化建设,新增普惠托位600个,鼓励社会单位兴办托育点,让幼儿就近“入好园、入好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b/1040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