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经济复苏弱于预期,多重挑战叠加的严峻考验,全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躬身实践“创新突破产业突围”,深入实施“强工稳农、活旅靓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双区牵引、六轮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了坚实步伐。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87.17亿元,增长7.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0.74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138.9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187.44亿元,增长6.7%。三次产业构成比为15.7:35.9:48.4。含西湖管理区,地区生产总值408.31亿元,增长7.1%。第一、二、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9.6%、46.8%和43.6%。其中,制造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5.7%。
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5.6%;含西湖管理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8.2%,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12.8%。
二、农 业
年末耕地面积94.17万亩。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9.28亿元,增长3.4%,农业增加值65.67亿元,增长3.7%。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9.02万亩,同比下降0.07 %,总产量59.8万吨,增长1.49%。油料播种面积56.61万亩,增长0.5%,总产量7.60万吨,增长1.5 %。棉花播种面积2.69万亩,下降30.7%,总产量0.26万吨,下降18.8%。麻类播种面积0.27万亩,同比持平,总产量0.043万吨。同比持平,蔬菜播种面积29.35万亩,增长1.6%,蔬菜总产量61.78万吨,增长3.2%。水果总产量10.74万吨,增长4.9%。全年出栏生猪61.79万头,下降0.91%,牛出栏1.44万头,下降8.28%,羊出栏4.36万只,下降8.21%,家禽出笼671.59万羽,下降1.58%,禽蛋产量3.44万吨,下降5.55%。年末生猪存栏33.43万头,下降9.92%,其中:能繁母猪2.81万头,下降7.87%。家禽存笼410.74万羽,下降1.35%。农业机械总动力119.46万千瓦,增长1.77%。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长9.9%。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5%。园区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0%,占全县规模工业增加值的78.9%。
规模工业销售产值增长5.7%,产销率为97.9%。完成出口交货值3.3亿元,营业收入增长5.8%。
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建安产值59.48亿元,增长10.0%,施工面积99.77万平方米,下降9.9%,竣工面积25.58万平方米,下降42.9%,年末建筑从业人员1.7万人。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
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项目及房地产投资总额下降8.7%。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95亿元,下降27.2%。第一产业投资增长627.2%,第二产业投资下降0.8%,第三产业投资下降22.5%。
房地产开发,施工面积223.3万平方米,下降5.1%,其中住宅171.7万平方米,下降8.0%。商品房屋销售面积49.39万平方米,下降1.0%,商品房销售额21.0亿元,增长1.2%。
五、贸易、引资和对外经济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4亿元,增长10.0%,其中:批发业销售额增长9.7%,零售业销售额增长8.9%;住宿业营业额增长8.4%,餐饮业营业额增长10.2%。实现批发零售业增加值49.05亿元,增长10.0%,住宿、餐饮业增加值10.33亿元,增长10.2%。
实际引进境内资金124.7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21万美元,引进2亿元以上境内项目9个。进出口总额21.63亿元,其中:出口额21.50亿元,进口额0.13万元。
六、交通、邮政和通信
全县完成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9.79亿元,增长2.0%。全县公路里程2334公里,其中省道179公里、县道313公里、乡道804公里、村道1038公里。年末汽车保有量85993辆,其中:民用汽车85909辆,私人汽车84641辆。公交车线路6条。年末移动电话用户74.69万户,互联网宽带用户21.18万户。
七、财政和金融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9.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7亿元,其中:税收收入6.01亿元,非税完成7.7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2.21亿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5.09万元,教育10.21亿元,科学技术1.48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9.81亿元,卫生健康3.71亿元,住房保障2.64亿元。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61.91亿元,比年初增加41.76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383.33亿元,比年初增加41.8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08.66亿元,比年初增加22.31亿元,其中住户贷款余额116.63亿元,比年初增加7.44亿元。
八、科学技术和教育
高新技术企业55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品产值261.73亿元,(含西湖管理区)实现增加值52.35亿元,增长8.2%。授权专利240件,其中发明专利24件。
全县有检验监测机构9个,法定计量检定机构1个,强制检定计量器具2754台件。特种设备生产单位1个,特种设备3156台。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00批次,抽查合格率95%。
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5所,其中:高级中学3所,职业高中3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1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5所,小学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县在校学生数共77509人,其中高中学生11048人,职业高中学生4790人,初中学生21325人,小学学生40346人。有教职工5264人,其中普通中学教职工2615人,职中教职工283人,小学教职工2335人,特殊学校31人。幼儿园102所,在园幼儿14626人,幼儿园教职工2287人。
九、文广、卫生和体育
有县级文化馆1个,电影院3个,档案馆1个,县级公共图书馆1个。艺术表演团体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7个,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个。
中央、省台电视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中央、省台广播农户综合覆盖率为100%。
各类卫生机构558个,卫生技术人员5324人,医院床位数4702张。
年末有体育馆1个,运动场113个,游泳池12个,各类训练房60个。
十、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11元,名义增长6.2%。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3003元,增长9.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789元,增长4.4%。其中,工资性收入18384元,经营收入10756元,转移性收入8578元,财产性收入4071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82元,增长9.5%,人均住房面积60.9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00元,增长7.3%。其中,工资性收入9518元,经营收入8870元,转移性收入5381元,财产性收入93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2070元,增长9.2%,人均住房面积69.3平方米。
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人数8.99万人,离退休4.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登记参保人数46.21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12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71.46万人。参加失业保险职工人数2.0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人数4.61万人,参加生育保险职工人数2.27万人。
年末全县户籍人口796487人,其中:城镇人口279712人,乡村人口516775人;男性410936人,女性385551人;0-17岁137787人,18-34岁144416人,35-59岁332348人,60岁以上181936人。
十一、安全生产和资源环境
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变动率-27.3%。全社会用电量115672.9万千瓦时,增长0.01%,其中工业用电量17359.4万千瓦时,增长0.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7862万千瓦时,下降2.5%。
全年共发生各类生产经营性安全事故13起,死亡13人。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0.033人。
城区空气质量优良率93.4%,总体水质满足ⅲ类标准的断面比例100%。森林覆盖率13.9%,全县活立木蓄积128.9万立方米。
注:1.本公报中数据为初步统计数(快报数)。除注明外,指标数据不包括西湖管理区。
2.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分项与合计不等的情况。
3.地区生产总值、三次产业及相关行业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等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4.根据有关规定,对外贸易采用人民币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