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临平区开局之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全区上下坚决贯彻中央、省市和区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数智临平·品质城区”战略定位,以争创共同富裕示范区样板为牵引,精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劲韧性和活力,呈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实现了“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良好开局。

  一、综合

  (一)经济总量

  根据全市统一初步核算,2021年全区生产总值(gdp)为94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增幅高于全国8.1%、全省8.5%、全市8.5%的平均水平。

  从gdp构成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5.4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505.89亿元,增长10.8%;第三产业增加值418.78亿元,增长10.6%。全区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1.8:52.2:46.0调整为1.6:53.8:44.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7.93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1.22万美元)。经最终核实,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为806.8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8∶52.2∶46.0。全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61.8亿元,增长15.8%,占gdp比重为6.6%,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

  (二)财政收支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247.08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51.33亿元,分别增长37.9%、35.7%。从收入结构看,税收收入保持较高占比,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为95.9%;从主要税种看,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比重分别为38.3%、14.8%。

  全年完成财政预算支出182.89亿元。其中,用于民生支出131.97亿元,占全区财政预算支出的72.2%。在支出结构中,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分别占比9.9%、4.3%、20.3%、10.7%、8.8%、0.8%。

  (三)人口就业

  根据2021年全市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19.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万人。城镇化率89.5%。全区户籍人口58.34万人,年末总户数17.40万户。全年出生人口6419人,人口出生率11.3‰,人口自然增长率6.21‰,户籍出生婴儿性别比为120.24。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55510名,引导和帮助442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47%。累计引进国家级领军人才21名,自主培育市级及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613名、高校毕业生2.33万名。

  二、农业和农村

  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16.13亿元,增长4.1%;农业总产值24.11亿元,增长9.9%。其中,种植业产值12.85亿元,增长7.3%;畜牧业产值0.46亿元,增长12.2%;渔业产值9.08亿元,增长14.3%。全区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6.3亿元,同比增长8%。建设高标准农田8505亩,大运河现代农业园区成功列入省级园区创建名单,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塘栖枇杷)保护工程通过验收,莲藕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列入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完成“塘栖水乡风韵线”等美丽乡村示范村项目建设,丁山河村、双桥村分别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塘栖村入选省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农民农村共富有效提升,全年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6.78亿元,同比增长18%,村均达569.7万元,全面消除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以下相对薄弱村。实施农村建房解困工作三年行动,完成农村建房589户,住房解困211户。

  三、工业和建筑业

  (一)工业

  全区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409.99亿元,增长13.0%。规模工业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28.15亿元,增长15.8%,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80.0%;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54.4%,高于全市平均14.4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实现增加值252.15亿元,增长16.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9.98亿元,增长16.4%;生物医药产业增加值44.62亿元,增长17.9%。全年规模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639.34亿元,同比增长22.6%;利润总额达到114.84亿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获评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创建优胜单位。

  (二)建筑业

  全区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7.33亿元,占gdp的比重为2.9%。截至年末,全区共有建筑业企业244家,共核发施工许可证217项,办理建设工程安全监督注册手续217项、质量监督注册手续217项、竣工验收备案192项。

  四、交通和旅游

  (一)交通运输

  全年营运客车客运量31.45万人次,周转量5661.75万人公里,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3813万吨。扎实推进运河二通道、杭州中环等重大工程,完成崇贤至老余杭连接线(高架)工程。地铁9号线、杭海城际铁路开通运营,高铁临平南站北广场建成启用。东湖、望梅、320国道快速路二期有序推进,运溪高架路、沪杭高速临平段主线高架建成通车。全年新增、优化调整公交线路20条;开通5条“求知专线”,缓解学生接送难。

  (二)旅游经济

  全区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51.60万人次,同比增长4.1%;实现旅游总收入61.69亿元,同比增长1.3%。截至年末,全区共有a级景区5家,其中4a级以上景区2家;四星级以上饭店4家;星级旅行社5家;省级旅游风情小镇1个;省级景区镇3个,其中4a级以上景区镇2个;省级景区村庄36个,其中3a级以上景区村10个;市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1处;非遗体验基地(街区)3处。荣获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五、金融

  全区金融业增加值为99.27亿元,增长10.1%。截至年末,全区本外币存款余额2879.3亿元,增长14.8%;本外币贷款余额2382.7亿元,增长24.0%;其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长34.6%,高出全区总贷款增幅10.6个百分点,制造业企业贷款增长18.3%。全区不良贷款余额8.9亿元,不良贷款率0.37%,远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全面启动临平区创建综合金融服务创新示范区,推进政银战略合作,与15家银行、2家券商、3家保险机构达成战略合作。深入实施“凤凰行动”计划,做好上市培育梯队管理,全年新增上市企业3家,累计20家;新增培育企业10家,列入区级培育企业共39家。

  六、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一)固定资产投资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其中,项目投资增长34.6%,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34.2%;交通投资增长233.1%;生态环境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增长105.4%;工业投资增长20.7%、制造业投资增长20.9%;民间投资增长40.1%。国有投资(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8%。集中开工重大项目52个,“152”项目开工率达100%。新开工项目(含房地产开发项目)250个,累计完成投资104.70亿元。

  表1固定资产投资

指 标

2021年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

18.9

其中:项目投资

34.6

房地产开发投资

7.3

其中:交通投资

233.1

生态环境、城市更新和水利设施投资

105.4

高新技术产业投资

34.2

民间投资

40.1

工业投资

20.7

其中:制造业投资

20.9

  (二)房地产业

  全年新建商品房成交285.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1%,成交金额702.6亿元,同比增长73.4%,成交均价24599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3%。其中住宅成交24593套,同比增长60.1%,成交面积26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60.5%,成交均价24947元/平方米,同比上涨8.2%;非住宅成交18.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4%。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tjgongbao/huadong/5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