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县生态环境状况总体保持高位稳定,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0天,优良率93.2%;pm2.5(细颗粒物)浓度27µg/m3,达到确保值目标;pm10浓度(可吸入颗粒物)49µg/m3,达到力争值目标;o3(臭氧)浓度148µg/m3,较2021年出现反弹。县控以上地表水断面水质均达到ⅱ类标准,区县(市)交接断面连续9年考核优秀,饮用水源地和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5.2%,森林蓄积量达771万立方米。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均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减排目标。声、土壤、固废、辐射等环境状况总体稳定,未发生突发环境事件。公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排名全市前列。
生态环境状况
一.水环境状况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2年,桐庐县地表水水质总体良好,15个主要地表水监测断面均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其中县市交界断面水质持续保持稳定,桐庐县与临安区的交界的印渚监测断面、与浦江县交界的大石堰坝监测断面、与诸暨市交界的雅芳电站监测断面、与建德市交界的严陵坞监测断面、与富阳区交界的窄溪监测断面等5个县市交界断面,水质均稳定达到ⅱ类水质标准。区县(市)交接断面水质考核再获优秀。
(二)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
2022年,桐庐县自来水厂以及11个乡镇“千吨万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大气环境状况
2022年,桐庐县环境空气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主要污染物为细颗粒物(pm 2.5)和臭氧(o3)。县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一级(优)、二级(良)的天数共340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3.2%。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细颗粒物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年均值均符合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氮浓度28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4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6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上升1微克/立方米;细颗粒物(pm 2.5)浓度27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上升1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 10)浓度49微克/立方米,较2021年下降8微克/立方米。
三.声环境状况
(一)区域环境噪声
2022年,桐庐县城区的区域环境噪声为54分贝,相比与2021年上升0.5分贝。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评价为较好。
(二)功能区噪声
2022年,桐庐县5个功能区7个监测点噪声昼间平均值为55.3分贝,夜间平均值45.3分贝。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其中物产中大、新华宾馆等2个点位夜间噪声未达标,其余5个点位均达标。
(三)道路交通噪声
2022年,桐庐县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达到标准要求,平均值为65分贝,比2021年上升0.1分贝。根据《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hj640-2012),评价为好。
四.土壤固废辐射环境状况
2022年,桐庐县坚持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治理和风险管控,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保持在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75%,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全面实施无废工厂、无废酒店、无废景区等“无废细胞”创建,高标准打造2个无废亚运细胞。加强危险废物、放射源等重点环境风险源管控,全县21家重点产废(经营)单位、11枚放射源安装在线监控并联网。
措施与行动
【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压茬整改】坚持问题导向,建立落实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工作推进机制,每季度曝光1批典型生态环境问题并清单化调度,网易味央、建筑垃圾填埋场等重大生态环境问题完成整改并销号,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以及省级督察反馈问题、长江经济带曝光问题、市级曝光片涉及问题实现面上“动态清零”。主动排查整改群众反响强烈的生态环境问题65个,聚力解决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pm10浓度较2021年下降14.9%,环境信访量较2021年下降5.6%。钟山石材行业整治项目获评省级“七张问题清单”整改示范案例并作经验交流,重大生态环保督察清单指数排名全省第三。
【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治气治水治废治土攻坚战。协同发力抓好大气整治,通过“线上数智化 线下网格化”相结合,及时发现整改扬尘污染、秸秆焚烧等问题317个,整治提升vocs企业35家,实现vocs减排71.63吨。常抓不懈推进五水共治,制定实施桐庐县“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及,高质量完成城南街道、分水镇、百江镇等3个镇街及10个小区“污水零直排”提质扩面工程,分水镇、百江镇获评全市“五水共治”二十佳乡镇。多元共治打造无废城市,创成各类“无废细胞”43个,“打造快递包装绿色品牌”被省生态环境厅示范推广,建成投运循环产业园一期工程、一般工业固废收集分拣中心,有效解决固体废物出路难题。源头防控守护土壤安全,严把“一住两公”建设用地准入关,完成20个地块土壤污染调查,督促指导天汇地块、牛山坞安置房地块开展土壤污染修复,完成全县受污染耕地溯源调查工作。
【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经济稳进提质目标,持续发挥生态环保“调节阀”、“防火墙”和“助推器”作用,推动生态高水平保护、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民生高品质改善相统一。深化环评“放管服”改革,探索实施小微企业园“打捆环评”审批试点,环评材料、环评费用、办事时间均减少80%以上,环评降级管理比例达到60%以上。强化数智赋能,推进生态环境领域数字化改革,创新开发“排污许可e证通”、“生态环境污染隐患主动预警干预”等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环境监管关口前移,实现精准、科学监管,真正做到“对违法企业利剑高悬,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制定落实环境执法正面清单、“轻微违法不予处罚”等制度,避免环境执法“一刀切”,减免企业处罚金额56万元。
【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在“六五世界环境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全国低碳日”等节点,加大生态文明思想宣传力度,举办“美丽·共富健康跑”、“河小二”巡河护水、新时代美丽桐庐建设授旗仪式等宣传活动,加快推进桐庐县生态文明馆、分水镇生物多样性体验基地建设,引导和推动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倡导和培育绿色低碳理念,启动实施低碳试点县建设,新增市、县级绿色学校10所,富春江镇入选省级低(零)碳乡镇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