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开展重点污染源周边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加强地下水环境污染监测能力建设,完善监测设备与相关专业技术人员配备,完善地下水保护体系。统筹开展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确保地下水质量无ⅴ类水。加强地热水、矿泉水开发取水许可和采矿许可管理。

  三、保障土壤环境安全

  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到2025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

  1.强化土壤污染防治防控。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思路,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分级和分类管理,构建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建立土壤环境污染监测网络。加强垃圾焚烧厂、垃圾转运站等市政设施以及周边地区的土壤环境风险防控、污染治理。开展企业危废监督检查,加强土壤工业污染防控。完成园区危废集中暂存点建设,解决中小企业危废处置难的问题。鼓励土壤重点监管单位实施防渗漏改造。定期对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周边土壤开展监督性监测。督促企业定期开展土壤环境自行监测、污染隐患排查,到2025年,至少完成一轮排查整改。

  2.开展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修复。组织开展化工企业地块、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和风险管控工作,重点加强粮食主产地农用地进行土壤状况调查。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保护,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加强耕地质量检测评价。加强对土壤和农产品的采集和送检,维持农用地高质量,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确保农产品安全。治理修复溪口镇、渭桥乡、齐云山镇等粮食主产地农用地后进行安全利用,并形成示范效应。加强对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的调查,加大修复力度。

  3.加强耕地保护修复。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树立“量质并重”和“用养结合”的耕地保护理念,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到2022年,全县耕地质量提升0.3个以上等级。

  四、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治理

  持续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以上。

  1.实施人居环境综合整治。(1)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加强对重点乡镇和大型农村集中饮用水水源的保护和水质检测。推动农村“千吨万人”水源保护区划定,开展2021~2025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落实溪口农村安全饮水管网改造。完善水源到水龙头全过程监管机制。开展饮用水源保护区周边村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保护区内推行农业种植化肥农药减施,保证缓冲带氮磷拦截效率。(2)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强农村改厕突出问题排查整改,稳步推进农村户厕无害化改造,实施农村厕所改造及粪污资源化利用民生工程,发挥村级组织和农民主体作用,建立完善管护维护体系。(3)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提高农村污水的纳管率,进一步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及标准化建设。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因地制宜开展污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统筹污水治理与改厕、城镇和乡村工作,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维管理,完善长效运维管护机制。到2025年底,乡镇政府驻地、美丽乡村中心村、水源地重点地区及环境敏感区的村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全覆盖。(4)提升农村垃圾治理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ppp 项目绩效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市场化运营管理水平,实施整治全流程监管。完善农村建筑垃圾的收集和转运体系。探索湿垃圾就地就近资源和处理处置和消纳。(5)持续建设美丽乡村。扎实开展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巩固垃圾农村垃圾治理成果,做好农户厕所改造,统筹好农村生活污水和粪污一体化治理,改善村容村貌,提高乡村宜居水平。落实商山农业农村、古塘—首村沿线、杨村段沿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以及五城镇、蓝田镇环境风貌整治工程,开展新安江流域鹤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示范乡镇项目建设。

  2.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建设,整县推进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基本建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持续实施化肥、农药“双减战略”。加强茶园、果园、蔬菜园等种植园“绿色防控”。扎实推进有机肥替代,大力推进秸秆制成有机肥还田,加强秸秆和生物质能综合利用。扩大测土配方应用,提高化肥利用率。加强氮磷污染防治,通过生态拦截工程,有效减少农业氮、磷污染。强化农膜准入管理,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地膜。推广地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建立农药、化肥、农膜、兽药等农资包装废弃物贮运机制。到2025年,全县规模养殖比重达到8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10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99%以上,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

  3.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执法。将环境执法纳入农村综合执法体系。完善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功能和运行机制,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向基层延伸,严厉打击采砂、占用河道和使用高毒农药等行为。

  五、严控固废危废污染

  1.全面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健全垃圾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系统。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落实垃圾减量、垃圾分类标准划分、分类收集容器设置、分类清运方式探索、资源化利用和分类处置设施建设等行动,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机制,做好生活垃圾分类科普宣传工作。全面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深化“生态美”超市成果应用,推广城区版“生态美”超市平台,探索“绿色账户”等激励措施。

  2.提升固废处置管理能力。按照《黄山市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加强餐厨垃圾的收集。完善建筑垃圾收运体系,建设建筑垃圾处置场所,配备完善的设备与队伍。实施对工业固体废物收集、运输、贮存、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全面排查整治尾矿库等历史遗留固废堆存场所,完善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等设施,制定整治方案并抓好落实。

  3.加强固废资源化利用。广泛开展“无废城市”理念和措施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社会知晓度、公众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形成“无废城市”建设的社会氛围。提高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推行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快完善机动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回收网络,鼓励开展以旧换新。推进全县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再生资源利用。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促进各类废弃物在企业内部的循环使用和综合利用,从源头削减固体废物的产生。推进矿产资源深加工,加强尾矿、废石综合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以东临溪镇、海阳镇、商山镇等重点区域为基础,进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布局,推进废弃物资和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提升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水平。

  4.加强塑料污染治理。限制一次性用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推广可降解塑料袋或重复利用的布袋或纸袋。创新推动快递、外卖行业包装“减塑”。

  5.加强危险废弃物处置管理。加强园区危废处置管理,对企业危险废物转移、贮存、处理进行全过程监管,提高危废转运频次,做到危险废物及时处理。加强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特别是加大对机动车维修保养单位危险废物日常监管,指导和督促机动车维修保养单位规范和完善危废贮存、处置等环节管理。针对分散的危险废物,建立区域内统一收集平台。落实垃圾收集车辆、危废、医废转运车辆“错时错峰”等措施,保障旅游交通的顺畅。

  6.加强医疗废物处置管理。协调区域医疗废物处置能力,衔接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健全乡村医疗废弃物的收集处理体系,村卫生室设置医疗废弃物收集点,由乡镇负责集中转运。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废物处置的能力,确保突发疫情、处置设施检修等期间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六、严防各类环境风险

  1.完善风险应急预案。加强政府和部门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管理,更新完善土壤、地下水、危险废物、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城镇气象灾害、农产业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饮用水源保护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工作,强化监督管理,做好相关应急防范工作。加强重点污染企业内部环境风险应急预案管理。

  2.强化环境应急防控能力。完善突发事件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防灾减灾的能力,防范洪涝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环境事件。加大对重点企业、园区和重要环境敏感区的监管巡查和巡检力度,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应急体系建设,依托市、县两级应急平台,协同多部门完善全过程、多层级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强环境应急管理队伍、专家队伍的建设和环境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落实“绿色通道”保障要求。提升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水平,切实防范化解“灰犀牛”“黑天鹅”隐患,落实落细常态化防控工作。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guihua/huadong/1044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