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做大做强新型金融、现代物流、软件信息、研发设计等生产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星耀龙珠”行动、完成软信产业营业收入350亿元,力争重点楼宇营业收入增长5%以上。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做优做靓商贸、康养、体育等生活性产业集群,深化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提质打造九龙新商圈,华润中心二期、秋池商业街等高品质商业街区项目建成开业。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积极推出定制房、个性房、特色房,试点实施商品房团购、“房票”安置、税收优惠等举措,完成商品房销售面积226万平方米以上,注册地建筑业产值增长15%。推动打造重庆新金融集聚区。积极引进金融机构区域总部、结算中心,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产业链金融,银行存贷款余额增长12%。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占比分别达6.7%、4.4%以上。

  (三)统筹投资拉动和引资驱动,聚力支撑经济加快增长。把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全力以赴扩投资、优招商,助力跑出经济恢复提振“加速度”。

  扩大有效投资。努力构建产业投、民间投“双高于”固投发展格局,策划储备一批更富含金量、更有辨识度、更具影响力的支撑性、带动性项目,争取纳入国家和市级“盘子”。扎实推动“抓项目稳投资”专项行动,滚动实施轨道交通中梁山大修基地等十大基础设施项目、招商1872等十大房地产项目、吉利新能源汽车高端定制等十大工业项目、山城设计中心等十大服务业项目。推动优质创投资源向实体经济倾斜,向应用创新和技改提升靠拢,向高铁临港经济区前沿阵地聚集,力争工业投资、工业技改分别增长12%、15%,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房地产开发投资达280亿元以上。

  强化招商引资。持续深化“五问两算”和十大运行机制,高效运转“1 4 21 n”大招商体系,掀起新一轮全员全域大招商热潮。紧扣新材料、新能源、新金融、数字经济等主导产业开展以链招商、存量招商,聚焦生物医药、金融证券、半导体、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开展定向招商、突破招商,推动世界500强、独角兽企业等重大项目落地落户,新招引2—3家银行等金融机构。全年招商引资合同额不低于1500亿元,资金到位额不低于230亿元。

  (四)统筹创新创效和科技赋能,聚力增强区域发展动能。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承接西部(重庆)科学城溢出效应,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

  建设优质创新平台。深入推进“两园两带”科创功能提升工程,支持中铝高端、博世—庆铃等“链主”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推进中国联通5g融合创新中心设立行业重点实验室,加快建设国家铝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提升国创轻合金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创新能级,激发重庆融合创新创业基地、清研理工创业大街等孵化载体活力。加快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突破400个。

  培育优质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推行“揭榜挂帅”“赛马”制度,实施庆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开发试验等十大科创项目,推动航天火箭无人机及电子医疗器械产业化项目、精准生物细胞药物car-t产品研发转化等取得突破。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50家、科技型企业突破3600家。

  营造优质创新生态。积极争取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落地,着力培育引进一批战略科技人才和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促进知识价值信用贷款扩面放量,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谋划未来产业科创园,推动校区、园区和厂区联动发展,共建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技术研究院,选派科技特派员入企100家以上,持续提升高校、科研机构与实体经济创新融合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60亿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9.5件。

  (五)统筹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聚力构建一体发展格局。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

  实施城市更新。优化完善顶层设计。加快完成全区城市更新片区策划,集成土地、规划、金融、财税等政策体系,以民主村等5个市级城市更新项目示范带动石杨路沿线等主干道老旧小区改造,改造面积200万平方米以上。创新推广共建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居民三方合作共建、权责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支持国有企业获取政策性、开发性、商业性银行长期贷款,鼓励创新合作模式,盘活存量资源资产。融合推进更新开发。征收城市房屋29万平方米、集体土地3000亩,启动冬瓜山等存量地块开发。统筹运用“留、改、拆、增”模式,策划整合一批城市更新与开发建设同步、城市形态与业态品质同升的综合配套项目。精心实施文化村等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更新开发项目,以项目平衡促进更新提档、开发提速、城市提质。全面提升更新成效。九龙文创城坚持文创与智慧深度融合,大力实施社区数字转型和智能制造,以科技赋能老城蝶变与文脉传承,助推南部人文之城战略走深走实;九龙美术城突出美景美育美业“三美融合”,集聚落户一批文创园区、产业总部、孵化基地,打造长江文化艺术湾区新标杆;九龙创新城聚焦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科学布局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园区等新基建,加快完善教育、医疗等配套城市功能;九龙滨江城致力推动滨江带、经济带、生态带有机融合,精心实施“两江四岸”治理及沿江走廊更新开发,提质重塑城市靓丽名片。

  做好城市管理。优化综合管理。紧紧围绕“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目标,加快智慧城管建设,实施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二期工程,常态化抓好市容环卫管理和市政设施维护,城市综合管理水平位居全市前列。增强承载能力。实施“小而美”惠民提升行动,完善提升人行道5万平方米,整治杨渡路等道路30万平方米,改造“一户一表”2000户,新建供水管网13.2公里,新改建公厕10座、劳动者港湾10座。提升城市品质。鼓励支持多元投入共建和多方齐抓共管,持续提升城市立交、下穿干道标识形象,合力推进“三道三化”建设,完善城市绿道慢行系统。深入实施坡坎崖治理,建成万象大道社区公园等公园游园5个,新增绿地80万平方米,共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整治违法建筑30万平方米。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xn/53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