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3日在南充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南充市人民政府市长古正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迎难而上、拼搏实干,2022年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南充发展史上极为特殊、极具挑战、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远超预期的严峻经济形势、多重叠加的困难风险挑战,我们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重要要求,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稳中求进、难中求成,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加快建设体现新发展理念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克难奋进、承压前行,各项事业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保持定力打硬仗,发展态势稳中向好。紧紧扭住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坚定不移锻长板、补短板、筑底板,迎难而上克服下行压力,千方百计拓展增长空间。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60亿元、增长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85亿元、增长2.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1048元、19342元,增长4.5%、6%;服务业增加值增长2.4%,占经济总量比重提升至43.2%;顺庆区、阆中市、南部县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区),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态势与全国全省基本一致,呈现出较强韧性。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抓大事,发展支撑不断夯实。年度十件大事要事牵引有力、成效显著。2022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完美呈现;临江新区132个重点项目上图落地,各项建设全面提速、整体成势,入围全国城市新区“五新”潜力30强;招大引强成果丰硕,6个百亿级产业项目接连落户;南充经开区认定为省级专业化工园区;创成省级百强中心镇4个、居全省首位;获评省级首批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双高铁、双机场、四高速”加快建设;川东北大数据中心稳步实施;优质教育卫生资源供给持续扩大;在全省率先设立“企业家日”,营商环境省评考核位列优秀等次,高质量发展支撑力不断增强。
一年来,我们持续用力添后劲,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亭子口灌区一期等220个重大项目全线开工,投资规模最大单体工业项目永盈新材料仅用78天开工建设,弘鑫电子一期竣工投产、填补四川电子行业空白,跑出了“加速度”、点燃了“新引擎”。获批设立中国(南充)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开放型经济持续壮大。嘉陵区双创示范基地成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市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73户,区域创新能力居全省前列。和泰光纤、中科九微创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环电子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千方百计惠企助企,36万户市场主体“青山常在”,守住了稳经济的关键阵地。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精准施策稳定增长,经济运行企稳回升。强化政策落地见效,全面对接落实国省“稳经济”系列政策措施,抢先抓早打出我市“稳住经济增长34条”“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10条”“优化营商环境30条”等政策组合拳,大力开展“决战四季度、大干一百天”攻坚行动,采取超常举措稳住经济基本盘。聚力推动项目攻坚,建立“六未”项目服务专班,推行“六个一”工作机制,33个省重点、300个市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分别超年度计划47个、36.6个百分点;争取到位各项转移支付资金419.7亿元、债券额度201.1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争取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58个、居全省首位;处置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超2万亩,南充获评全省重点项目推进先进市。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实施“七大消费行动”,撬动市场消费超120亿元,网络交易额突破320亿元,成功入围全国第二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顺庆区入选天府旅游名县候选县,六合丝厂成为“国家工业遗产”,预计全市接待游客8800万人次,实现文旅产业产值1160亿元。全力稳住市场主体,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帮扶”活动,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直达快享、显效发力,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超40亿元,引导金融机构对88个重点项目授信280亿元,以“真金白银”帮助市场主体降成本、减负担、渡难关。
(二)着力夯实实体支撑,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现代工业,创新建立县(市、区)长直管工业机制,凸酒技改迁建等50个项目竣工投产,预计“3 3 1”重点产业实现规上产值2028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67%。新能源汽车与智能汽车入选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四川吉利商用车等3户企业纳入省级“贡嘎培优”名单,新增专精特新企业22户、规上工业企业89户,南充高新区成功创建省级“5 1”重点特色园区。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新培育服务业集聚区9个,新增限上规上商贸服务业企业300户,预计规上重点服务业132亿元、增长36%,创成全省首批县域商业建设行动示范县4个,营山县入选省级服务业强县。现代物流、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业持续壮大,实现社会物流总额5200亿元、增长5%,金融业增加值120亿元、增长6%,南部县入选全省首批乡村振兴金融创新示范区建设试点。优化升级现代农业,全面推行田长制,耕地恢复整改规模居全省首位。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0.1万亩、现代农业园区16个,建成粮食安全产业带150万亩、高标准农田48万亩,粮食播面、生猪出栏量均居全省第一。高坪区成功创建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区,尚好茶业入选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市新增“三品一标”106个,农产品精深加工产值突破7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