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28日在荔浦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荔浦市人民政府市长 唐双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常态化的第一年。在桂林市委、市政府和荔浦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多重考验,全市各族人民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坚持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强大动力,学思想、拼经济、稳增长、惠民生,全市经济在波动中推进,持续修复。受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大幅下降、固定资产投资下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经济增长新旧动能转化不够,防风险压力较大。据统计,荔浦市2023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3.02亿元,同比下降2.6%;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3.7%、6.6%。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聚焦工业产业转型升级,工业强市基础不断夯实
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2家,全市规上企业达84家,规模工业企业总数位列桂林市各县(市、区)第一。强化衣架家居产业传统优势,衣架家居规模工业企业达34家,成功创建自治区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裕祥公司获评自治区龙头企业称号。焕发食品药品产业活力,获“广西食品安全示范县(市)”称号,诗宇电子、丰润莱公司获评自治区“专精特新”[2]中小企业;荔浦保联预制菜生产线项目、保联米粉产业园一期项目顺利投产,作为桂林市3个代表性项目之一,在全区产业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开工暨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专题推介。光电科技产业不断壮大,入驻企业超30家,规模企业达15家,部分骨干企业规模数量实现了双增长,产品类型实现了新突破,智熠等补链企业发展持续向好,恒鑫隆、镁泰等企业出口规模持续扩大,pcb、fpc、光电新材料产业链初步形成。
园区承载能力提升。优化特色产业布局,增强产业配套,净增标准厂房13万平方米,超额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其中衣架家居特色产业园建成多层标准厂房5.8万平方米,新材料产业园东尚园区完成9栋标准厂房2.35万平方米。2023年桂林市标准厂房建设推进工作暨二季度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在荔浦召开,荔浦作典型经验交流发言。桂林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型)建设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内部装修已基本完成。提质园区工业污水处理能力,长水岭园区污水处理厂提质改造工程即将完成,并进入调试阶段,美新污水处理厂日处理量1.5万立方米扩建工程稳步推进。加快园区“数智化”进程,分期有序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
要素保障精准有效。修订出台“荔浦工业发展27条”激励措施,召开全市工业振兴大会表彰奖励91家工业企业,奖励金额超4000万元。运用好荔浦科创基金优势,全力助力企业发展。持续提升“桂惠贷”投放量、惠及面和精准度,共发放“桂惠贷”10.08亿元,惠及企业447家,财政贴息资金2257万元。开展线上线下“春风行动”,设立pp电子娱乐官网的人才招聘驿站,吸纳100多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000多个,有效化解企业“招工难”困境。
(二)聚焦乡村振兴建设,“三农”发展稳中向好
农业根基更加稳固。扛稳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全力完成2023年粮食生产任务目标,全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9.32万亩,完成粮食产量10.33万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完成撂荒耕地治理0.25万亩;稳步推进0.6万亩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建设。荔浦作为自治区2023年农村土地延包试点和网签合同试点,全部完成前期调研和土地承包摸底工作。发放粮食高产高效、耕地地力补贴等各类产业奖补资金2255万元。
现代农业特色产业稳定增长。制定《荔浦市关于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奖补工作实施方案》,推广“公司 合作社 基地 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发放奖补资金984.28万元扶持壮大优质稻、荔浦芋、罗汉果、中药材、生猪等特色产业。荔浦砂糖桔、荔浦芋两大国家级、自治区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稳步推进;罗汉果种植面积超2万亩;荔浦马蹄荣获“桂字号”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柑桔调减计划和“精品果园”计划落地见效,扩大金秋、金葵、脆蜜金桔等优果优品种植面积。成功承办第二届南方花卉苗木交易会暨第四届广西花卉苗木交易会(荔浦分会场);花卉苗木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花开富桂”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四星级)、木衣架产业核心示范区通过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认定。大力推进蔬菜精深加工、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及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整合社会资金投入和财政资金奖补等9600万元建设冷链设施113个。有序推进设施农业项目建设,整合资金3277万元实施马岭镇新寨村不忧寨屯大棚种植基地、青山镇荷塘国兰种植基地、修仁镇罗汉果种苗基地等设施农业项目9个。打造生猪产业“一带三区”产业发展格局,新扩建规模养殖场12个,实现年生猪出栏50万头以上,荔浦市荣获“第二批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称号,推动种养产业标准规范化转型。修仁镇(砂糖桔)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中央军委命名支持的马岭镇大地村军地共建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成效明显。
乡村建设成效显著。青山镇、马岭镇广安村、荔城镇黄寨村、茶城乡茶香社区入选广西乡村振兴示范乡镇示范村创建名单。马岭镇广安村、马岭镇永明村、青山镇三联村、修仁镇大榕村荣获广西第二批百镇千村生态特色文化旅游示范镇村。整合投入各类资金8300万元实施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村粪污有机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等项目,完成农村厕改8万余户,实现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02%;建成村级公共厕所152个,村级公共卫生厕所覆盖率达100%;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90个,农村污水治理率达20.43%;187家畜禽规模化养殖场配备粪污处理设施设备,提高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统筹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清运处理市场化运作,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深入开展村庄清洁“百日行动”、村容村貌整治行动,和美乡村建设整体提升。
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分层分类实施帮扶、精准落实各项政策,夯实产业发展和稳岗就业两个增收支撑点,不断促进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持续稳定增收。2023年全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16285.33元,同比增长13.24%。
(三)聚焦科教振兴建设,创新发展步伐加快
科创成效显著增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工作持续巩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申报工作稳步推进。完成“双百双新”[3]项目谋划41个,签约28个,在库“双百双新”项目4个。大力推进企业创新,成功培育“瞪羚企业”[4]1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23家,区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中心15家,获评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企业归集研发费用超1亿元。荔浦获桂林市“科技创新先进县”荣誉表彰,3次在自治区级会议上作典型发言,以科技赋能产业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
“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裕祥、保联、展际、名士威、诗宇电子等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求,分别与广西中医药大学、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桂林旅游学院等高校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批科创成效。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在校生规模位居桂林县级职校前列,本科对口高考上线41人,在桂林排名第一,学生一次性就业率96%,对口就业率、满意度分别为98%、97%。
(四)聚焦项目带动效应,经济发展活力强劲
项目建设加速推进。2023年列入自治区、桂林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44亿元,争取上级补助收入18.9亿元,比上年执行数增加8316万元,增长4.6%。新增融资11.2亿元,比2022年增加7亿元,新增专项债券资金1.96亿元,全力推动工业园区、水利、电力、交通、教育、卫生、城乡基础设施等关键领域建设。高速公路建设持续推进,阳鹿与贺巴高速公路连接线完成投资3.9亿元,荔浦至平乐高速公路完成拟征收土地约1600亩的现状调查、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补偿登记等前期工作,从江-融安-荔浦高速公路(阳朔至荔浦段)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进行。农村公路建设不断完善,持续推进交通“三项工程”[5]。人武部新营地项目民兵训练基地主体完成,桂东北天然气环网桂林-阳朔-荔浦(荔浦段)天然气管道项目工程全线贯通,公安业务用房、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农村饮水工程、220kv恒祥变电站送变电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兴荔公司市场化转型改革成效明显,在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招商引资稳步向好。集中力量开展“大招商、招大商”,常态化实施驻点招商,动态更新产业链招商“图谱”,围绕产业延链补链强链,2023年新引进牛牛动漫电子科技等12个项目,总投资超113亿元,区外到位资金完成62.99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4.98%。充分利用“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展会招商”平台,洽谈意向合作企业12家,与东莞市横沥镇工商协会、东莞东尚与东莞包装联合会等6个异地商协会达成战略合作;荔浦市led光电产业在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产业招商大会上进行路演,进一步为项目“代言”,为资本“导航”。
项目服务持续优化。大力推动广西政务一体化平台网上办,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实现不动产登记和企业开办等事项并联审批。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构建荔浦市企业开办一站式服务专区,新增企业登记注册数量571户,网上办理率达99.25%。大力推广“南网在线”[6]远程办理项目用电渠道,实现用户在线刷脸无感办电。开展“政法百名干警联系百家企业”活动,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荔浦市工商联获评全国“五好”县级工商联。荔浦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桂林市住建系统2023年度优化营商环境最佳服务奖。
(五)聚焦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城市品质稳步提升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完成《荔浦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编制,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提升城乡风貌品质。“三馆一中心”[7]、东环路、滨江南岸路网及给排水建设工程(二期)、城北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工程、老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等一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有效处置城区污水,城区污水收集率达68.1%。有序推动东昌镇、杜莫镇开展桂林市第七批新型城镇化乡镇建设工作。
生态环境持续提质。发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引领作用,持续抓好水质提升、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工作,扎实推进中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和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8])模式项目入库,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60天,优良率为98.6%,pm10、pm2.5实现双降;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和地表水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统筹推进城区环卫保洁市场化运营、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政府购买服务等环境质量改善项目,持续提升城市管理功能。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进“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工作,推动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荔浦子项目有序建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9],保持山水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荔浦荔江国家湿地公园获批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广西科普教育基地”。
(六)聚焦服务业消费潜力,经济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积极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银子岩境show·生动莲花项目建设完成,江畔·悦乐庄(江畔芋苑)康养中心项目主体建设基本完成,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旅游事业复苏发展。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旅游市场秩序持续向好,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799.41万人次,同比增长34.92%,旅游收入99.99亿元,同比增长22.96%。
推动消费持续恢复。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工作有序推进。开展“欢乐荔购”消费券系列活动,有效促消费、稳增长、惠民生,撬动消费超4000万元。通过购房契税补贴等十项优惠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七)聚焦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文化传承发展富有成效。工人文化宫、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桂林团扇”(荔浦市)获评国家“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优秀典型案例;荔浦丝竹编织技艺被列入第九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新增4名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功举办第七届荔浦芋文化节,中国曲协送欢笑到荔浦专场演出,中国特级航天员翟志刚亲临荔浦开展航天助力乡村振兴和国防教育活动。顺利通过第四轮中国曲艺之乡(名城)复核并获得优秀表彰、荣获“中华诗词之市”称号、获批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修仁镇获批广西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镇。
竞技体育再创佳绩。荔浦籍射箭运动员罗佳诚、莫思荟作为广西代表队队员参加2023年全国射箭锦标赛(室内)比赛,分别获得男女混合团体金牌和女子团体金牌;2023年全区青少年射箭锦标赛,我市获得1金2银2铜的好成绩;荔浦市业余体校被评为2023-2026广西体育后备人才基地。
优质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县管校聘”[10]改革,师资队伍持续加强,荔浦入选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广西唯一)。教学质量稳步提升,高考一、二本上线人数均创历史新高,一本上线人数468人,比2022年增加111人,2名学子分别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推动“双减”[11]进一步发挥实效。创建自治区级示范幼儿园2所,作为全区“幼小科学衔接”试验区,承办2023年桂林市“幼小科学衔接”现场会,获得一致好评。获批自治区集团化办园改革实验区。荔浦特教老师熊碧芳获得2023年全国“最美教师”称号。荔城镇初级中学教学楼(一期)等5个新建项目已开工建设,不断满足荔浦人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卫生健康事业深入推进。稳步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12]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启用市中医医院第二住院综合楼。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中医药适宜技术在乡村医疗机构广泛使用。广泛开展卫生健康宣传,创建国家卫生县、“长寿之乡”获初步认定。在全区首创四级医联体[13]“荔浦模式”,市人民医院获评“中国县域医院学科能力建设先进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创造性落实人口家庭工作,获全国经验交流发言。
社会保障坚实有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7%以上,城乡低保和特困救助人员生活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发放困难人群生活补助经费9579万元,强化社会救助扩围增效,稳住兜底覆盖面,扎实筑牢基本民生底线。稳妥推进福利中心提升改造工程项目建设,为490户特殊困难老年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进一步夯实了养老服务体系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建设。建设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800余套。按时足额发放社保待遇。多渠道扩大就业创业政策宣传范围,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5%。
(八)聚焦发展与安全,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社会治理高效有为。扎实推进基层网格治理,在“一站双长”治理模式下,创新推行“邻长制”,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围绕提升“八个力”和“创人民满意公安”活动,全力维护社会平安稳定,扫黑除恶十类案件、八类严重暴力案件均实现100%全破,社会治安持续好转。2023年荔浦人民群众安全感排名全区第二,连续两年排名桂林市第一;平安桂林建设绩效考核获一等等次。持续开展“打非”专项整治,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风险隐患。加强村级村务公开,实现144个村(社区)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全覆盖。修仁镇横水村通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复核。
风险防范化解有力。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减少债务本金(含置换、核销等)4.22亿元,其中本级资金偿还0.51亿元,置换到期政府债券3.71亿元。多方筹集资金0.75亿元用于化解拖欠企业账款。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守护“舌尖上的安全”,全市食品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工作,加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加强防灾减灾救灾、森林防灭火及防汛抗旱等各项工作的落实。全力推进经营性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对存在安全隐患的经营性自建房整治销号411栋,整治销号完成率达99%。推进全国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排查餐饮企业、医院、旅游景点、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700余处,创造安全用气环境。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获评2023年广西应急广播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显著加强。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始终把实的要求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紧盯群众关切、抓好调查研究。法治建设纵深推进。加快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坚持法治荔浦、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全面实施“八五”普法,努力使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市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49件、市政协提案74件,办复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政府效能。坚持对党负责、为民尽责、依法履责有机统一,着力完善市政府工作规则等制度,政府运行更加科学规范。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办理群众诉求1766件,满意率达99.94%。全力建设清廉荔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插手工程项目谋私贪腐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坚持厉行节约,树牢“过紧日子”思想,“三公”经费支出较上年压减16.16%。
我们积极响应强国强军时代要求,基层武装部正规化建设全优达标,市人武部被桂林评为“全面建设先进人武部”。广泛开展军民共建共创活动,荔浦市获评自治区“双拥模范城”,荔城一小获评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青山镇永镇小学获桂林市国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城市品牌宣传成效显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自治区级媒体多次宣传“三个新荔浦”。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地方志、侨务、对台工作、编制、人事、统计、审计、市场监管、机关后勤、档案、供销、农机、保密、气象、社会科学、残联、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都取得新成效,上级驻荔各单位取得新成绩,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及社会团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各位代表!同舟共济扬帆起,乘风破浪万里航!过去的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上下以改革创新增强动能,以优化环境激发活力,以信任和勇气坚毅前行,用辛勤的汗水和努力的付出,克服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办成了许多利于长远发展的大事。这一年,我们获得了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全国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等一批国家、自治区、桂林市级荣誉,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我们获得的每一项成效、取得的每一个突破,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根本在于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关心关怀。这些成绩,是荔浦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干、一起拼出来的,是各方共同努力、密切协同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外代表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荔各单位、武警官兵、消防救援队伍,向所有关心和支持荔浦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思危方能居安,知忧才能克难。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荔浦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综合实力还不够强、增长动力不足,gdp增速未达预期、投资支撑明显不足、重大工业项目增长效能尚未显现、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不足、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风险隐患防范化解面临新挑战、部门协同有待加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勇于直面问题,敢于攻坚克难,尽心尽力履行职责,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以实干实效回应人民群众的期待!
二、2024年工作安排
同志们,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新的一年我们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政策措施,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2月再次亲临广西视察,对广西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期望大好、机遇大好、前景大好,国务院批复的《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落地实施带来的利好政策不断叠加,效应不断释放。全市上下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准确把握当前形势,学方略、谋创新、抓落实,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上来,始终把抓落实作为政府工作最鲜明的特征和最本质的要求,在推动荔浦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取得更大成绩。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和对桂林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桂林市经济工作会议及荔浦市委二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发挥自身优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推动经济运行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荔浦篇章。
综合分析研判我市发展需要与实际,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不低于自治区、桂林市增速。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扎实推进“三大振兴”,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富裕文明、生态宜居、幸福和谐”三个新荔浦建设,紧紧围绕“工业振兴、乡村振兴、科教振兴”三大振兴,建设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
坚定不移推进工业振兴。紧紧抓住自治区实施新一轮工业振兴三年行动契机,大力实施产业园区项目建设攻坚战,持续推进衣架家居、食品药品、光电科技“三个百亿产业”建设,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持续深入开展服务壮大实体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行动,按照“提升衣架家居产业、拓展食品药品产业、壮大光电科技产业”要求,做好规上工业企业和一批有发展潜力的规下企业服务,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梯度培育优质中小企业,走优质企业集群发展道路。加强工业产业政策的培训和宣传,支持、引导企业利用好政策红利。重视新时代产业发展管理人才、技能人才的培育和建设,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导入打造良好人文环境。加大工业企业产品推广和销售支持力度。二是大力推进园区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深化产业园区改革发展专项行动,推动产业园提档升级。持续抓好园区标准厂房建设和工业用地储备,积极稳妥推动荔浦高新技术产业园(综合三期)、玛辰特碳新材产业园(一期)建设,抓好美新污水处理厂、长水岭工业园区公共租赁住房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衣架家居特色产业园、广西荔浦保联预制菜(米粉)产业园、荔浦新材料产业园、牛牛动漫电子科技等重点项目建设。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紧扣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提升,拓展协会招商、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模式,持续开展招大引强,大力引导高新技术产业等“专精特新”园区项目入驻见效,吸纳10个以上关联产业链项目,在户外家居、创意家居、绿色食品、预制菜、新材料、新能源等方面打开口子,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左右端不断延伸拓展。开展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攻坚战,切实把招商成效转化成产业发展增量。持续推动“三大协会”[14]走出去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协会在招商引资中的作用,在与先进地区先进企业交流合作中培育壮大荔浦新时代企业家队伍。
坚定不移推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强化农民增收举措,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一是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深入实施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三年行动,强化产业支撑带动作用,优化到户产业以奖代补,开展特色农产品消费帮扶,增加经营性收入;扩大就业创业渠道,强化技能提升,增加工资性收入;全面落实兜底保障,稳步提升政策性收入;扎实做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确保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稳步增长,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二是抓好粮食安全生产和耕地保护工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工作,继续实施粮食高产高效、耕地保护等奖补政策,狠抓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推行“田长制”,落实好《荔浦市耕地撂荒治理专项行动方案(2023-2025)》,坚决防止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加大撂荒耕地治理和弃管果园退果还粮力度,引导农户积极参与耕地有序复耕,完成2.72万亩耕地恢复任务,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4万亩。落实好种粮补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稳步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三是巩固特色产业发展。打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攻坚战,继续推行2024年荔浦市扶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特色产业联农带农工作实施方案。紧盯重点优势产业,深入实施柑桔调减计划和“精品果园”计划,积极推进柑桔类优质新品种引进和试种,出台柑桔类种植、保供促销政策,推动柑桔类产业提质增效。深入实施“优质稻 ”高产高效种植、种苗培育、蔬菜大棚等各类设施农业项目建设。全面推动荔浦芋、荔浦马蹄等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花卉苗木、罗汉果、“修仁茶”等新兴特色产业,引导调整产业结构。搭建荔浦芋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研发平台,建立荔浦芋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群,推动荔浦芋产业生态圈建设,做大做强荔浦芋全产业链。推进“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荔浦市花卉苗木产业示范区”“现代兰花种植示范园”及“野生修仁茶示范区”建设。申报创建“福芋天下·广西生猪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加快推进现代农业标准化、规模化转型升级。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开拓特色产业发展新方向,从工业、文旅业中深度挖掘产业价值,激活发展动能,推动传统农业向高精尖现代化转型。四是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稳步实施自治区“千村引领 万村提升”工程,创建1个精品村、9个示范村、11个提升村,融合新型城镇化乡镇建设及推动“荔水青山”“梦里茶香”“毓秀马岭”3个桂林市五星级田园综合体提质增效,带动保护传统村落和特色民居,强化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记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深入实施乡村建设专项行动,整合各级衔接资金、项目专项资金和行业部门资金实施村屯道路硬化、小型人饮、农田水利、电网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污垃治理等项目,持续提升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坚定不移推进科教振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广西唯一国家创新型县(市)优势,加快创建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争取完成3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4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力争全年完成“双百双新”项目签约谋划13个,创新型中小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人才链深度融合,深化企业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等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不断完善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配套科创加速器、博创服务站等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动科创成果精准有效向产业聚焦,加快科技与产业、数字与实体深度融合。推动荔浦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增强中职教育吸引力、竞争力和认可度,培养实用技能人才。
(二)聚力推进重点项目,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坚持项目为王,聚焦重大项目抓攻坚,发挥项目引擎作用,激发经济活力。
抓牢项目谋划储备。深入研究国家和自治区扶持实体经济政策文件,充分利用国家支持广西建设“1010号”文件和《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发展规划》批复落地,策划包装一批财源性优质项目,深挖产业升级潜力;深入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千方百计、多措并举促进有效投资的精神,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建设一批”要求,有则干、无则谋。充分利用好国家和自治区政策投向,围绕产业发展专项行动、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策划一批、储备一批“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乡村振兴”项目。
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决策部署,切实做好分类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有关工作,按规定严控新建政府投资项目。对按要求需要提级论证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提级论证审批。按照先论证、后审批的要求,项目通过提级论证后,再履行后续投资项目管理程序。
强化重大项目要素保障。2024年拟实施自治区、桂林市层面统筹推进重大项目32个,总投资额102.85亿元。继续实行市领导联系推进重大项目“七个一”[15]工作机制、重大项目协调会议机制和专班服务管理机制,坚持“一项目一方案、一项目一专班、一困难一对策”,务实高效解决项目建设堵点、难点问题,切实提高项目开工转化率,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强化项目建设能耗、环保指标及水、电、气、路、通讯等要素保障;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等上级专项资金支持,激活民间资本,用好金融政策。
推进重大项目攻坚突破。打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阳鹿与贺巴高速公路连接线项目建设,完成荔浦至平乐高速公路征地拆迁等工作,积极配合做好从江-融安-荔浦高速公路(阳朔至荔浦段)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有序推进东环路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公路联网工程、危桥改造、交通“三项工程”建设。积极争取荔江河复航与航道港口扩能升级工程列入湘桂运河项目规划建设范围。打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加快推进8个增发国债水利项目、荔浦河逐流域治理项目、大江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江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三)坚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用改革解难题、以开放促发展,持续发扬“无中生有、敢为人先、开放包容、大众创业”荔浦精神,最大限度激发市场经营主体活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后方腹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指导意见》。深入开展护企暖企行动,着力构建亲而有度、亲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完善既有的企业跟踪服务“直通车”制度,持续优化“保姆式”服务,建立涉企问题闭环解决机制,让企业“引得进”“做得大”“稳得住”“干得好”,努力为企业扩规提质、裂变升级提供充足的“源头活水”。落实落细优化营商环境奖励扶持方案等系列政策,为企业提供资金、土地、人才等各类要素保障。纵深推进“放管服”[16]改革,加大广西数字政务一体化平台推广使用力度,全面实现自治区、市、县、乡政务服务“四级四同”和实施清单“八统一”要求,优化办理要素减轻基层负担。积极推进“微改革”“全链通办”,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促进国有和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保障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加快释放“衣架8条”政策红利,清单化、项目化、节点化提出落地实施方案,落实好“荔浦工业发展27条”“科技创新10条”等政策,强化政策比较优势和吸附力。坚持“两个毫不动摇”[17],引导、支持企业合规性经营,提升企业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防范化解风险能力。落实自治区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三年行动,深化国有企业市场转型,激发市场经营活力。继续落实“桂惠贷”服务企业政策,化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统筹谋划桂林荔浦保税物流中心(b型)运营成效,提升荔浦产业对外开放资源优势和制度性成本优势。鼓励引导企业探索跨境电商零售进口业态创新,深化跨境电商“保税 新零售”改革,发展“保税仓 直播”等新零售模式。全面对标rcep[18]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发挥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衣架)作用,健全优势出口型企业全球经贸合作网络。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支持外贸企业与商贸平台、电商平台合作,积极打造内销品牌,促进出口转内销,助力企业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顺畅切换,全力参与广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进一步拓宽对接世界级旅游城市的“产业窗口”。
(四)加快服务业升级发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要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培育新消费业态,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全力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依托丰富的自然山水人文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动银子岩境show·生动莲花演艺剧场投入运营,打造荔浦夜游新爆点。积极启动银子岩景区申报5a级景区相关工作,不断完善荔江湾、荔江国家湿地公园配套设施。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品牌及线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杜莫张村申报五星级乡村旅游区。以市区为中心,丰富休闲娱乐、购物住宿等业态,打造山水人文都市。围绕“神奇荔浦·‘芋’满天下”宣传主题积极策划一批活动,线上线下多渠道宣传荔浦历史文化、美食美景等,提升荔浦旅游知名度。持续办好第八届荔浦芋文化节,谋划一批主题鲜明、内容丰富、青春活力的特色活动,讲好荔浦故事。继续承办好花卉苗木交易会。
推动现代服务业换挡提速。打好服务业提质扩量攻坚战。提升餐饮、住宿、家政等服务业品质。继续出台2024年度刺激消费奖补政策,拉动消费增长。紧盯规上入库,指导质量效益好、符合入库要求的企业及时申报入库。促进房地产销售,鼓励房企加大购房加赠家装、家具、家电等优惠力度,吸引广大市民购房,进一步提高商品房销量。做好县域商业体系整县验收各项工作。加快仓储物流园区、冷库冷链设施建设,做好流通企业品牌创建。完善市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体系、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提升电商、快递进农村综合服务水平。
(五)扎实开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坚持山水城市理念,完善城市功能,延续历史文脉,全面提升规划管理水平,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
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推动江畔·悦乐庄(江畔芋苑)康养中心早日建成,加快滨江南岸路网及给排水建设项目(二期)、城北自来水厂及管网建设工程、人武部新营地、“三馆一中心”、公安业务用房等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度。继续实施好城区背街小巷整治改造提升工程,完善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推进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项目、迎宾大道排水管网工程建设,提升污水垃圾收集处理能力。
提升城市治理效能。全力以赴完成国家卫生县创建工作,巩固提升自治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继续开展滨江核心区常态化专项整治。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和示范点建设,加大渣土监管力度,全面规范建筑垃圾处理。持续推进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工作,积极争取污泥处置场所和污水处理厂扩容项目。加大对城市交通秩序的整治力度。优化城市智慧化管理,提升城市人居生活品质。
加快新型城镇化乡镇建设。加快桂林市第七批杜莫镇、东昌镇新型城镇化乡镇建设,有序启动花篢镇、双江镇、大塘镇、龙怀乡新型城镇化乡镇建设全覆盖前期工作。排查梳理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编制城区基础设施改造建设“一县一策”方案,大力提升城乡居住环境,提升群众舒适度和幸福感。
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落实《荔浦市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大建筑企业扶持力度,鼓励企业提级升质,增强行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建筑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强对重点骨干企业跟踪服务,及时掌握企业运行动态,解决生产经营中的突出问题。
(六)全面加强生态绿色转型发展,促进生态建设持续向好。始终牢记“国之大者”,深入贯彻落实“两山”理论[19],坚决扛起高水平保护漓江、保护桂林山水的千钧重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持续呵护荔江流域生态。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环境空气质量巩固提升行动,加强露天焚烧、城市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重点大气面源治理;全面推进“河长制”,统筹做好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水”共治,抓好饮用水源保护区优化调整、城区入河排污口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养殖业减排;全面提升扒齿国控断面水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做好污染地块跟踪排查,加强危险废物全程监管,抓好自治区、桂林市危险废物规范化考核等工作。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深入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成果。以“林长制”为抓手,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政策,推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保育,打好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强化荔江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全面完成总投资2.2亿元的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荔浦子项目主体工程建设并通过桂林市验收;稳步推进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模式项目、固废循环再利用项目建设,引导金融资本参与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开展生态系统动态监测评估,完善自然保护地运作管理。继续抓好第二轮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环境信访案件、矿山历史遗留问题整改。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十大行动”[20],推进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转型、绿色低碳供应链建设及绿色能源发展。探索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绿色低碳产品消费新风尚。
(七)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隐患,全力统筹发展与安全。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确保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
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奋力推进政法工作现代化,加大矛盾纠纷处理力度,推动信访积案高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重拳打击电信诈骗、黄赌毒等违法犯罪,积极推进公安“天网”建设,不断提升群众安全感。狠抓重大节假日期间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继续加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和打击力度,加强安全防范方面宣传,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守住政府债务风险底线,妥善处置和化解债务存量,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大力保障化解债务和“三保”[21]等重点支出需求。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加快国有企业债务化解,推动高风险金融机构风险化解,确保金融安全“不爆雷”。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加强道路交通、合用场所、燃气化工等重点领域安全整治,规范安全生产经营行为。优化调控措施,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支持改善性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动城市危旧房精准改造,完善经营性自建房安全整治措施。
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健全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持续开展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夯实基层法治根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和“浦江经验”,持续深化“一站双长”基层治理模式,进一步充实村级社会治理力量,不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加大“八五”普法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法治社会氛围。坚持多元协同共治的现代治理理念,不断提升信访问题源头化解。培育乡风文明,深化“邻长制”建设。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工作各项方针政策,争创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推动双拥共建、军地军民合作发展,扎实练兵备战,争取连创“广西壮族自治区双拥模范城”。
(八)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久久为功,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真正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
促进文体事业发展。加强对民俗、医药、传统技艺等非遗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和利用;做好荔浦文塔修缮工程及杜莫张村革命旧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统筹抓好蒲芦瑶族乡成立四十周年庆典活动;举办文场、彩调等艺术门类培训;继续办好兰花博览会、“荔江之夏”广场文化周、“三月三”山歌对唱、民俗表演等活动。完成荔浦市荔江体育公园(一期)项目和荔浦市湿地公园健身步道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居民人均锻炼面积,举办好具有荔浦特色的体育赛事,繁荣群众体育生活。抓好运动员选拔和培养工作,做好射箭、乒乓球等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和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具有荔浦地方优势和特色的竞技体育模式。
筑牢民生保障。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做好重点群体扩面参保。开展好2024年系列招聘活动,不断提升人力资源服务发展的作用,拓宽青年就业发展平台,增加服务供给。积极做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分层分类常态化救助帮扶,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兜底保障。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切实减轻患者医疗费用负担。持续推进养老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推动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以适老化改造项目为抓手,强化对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兜底保障。促进养老与家政、保险、教育、健身、旅游等相关领域互动发展,推进养老机构服务功能社区化,建立完善医疗与养老的协作机制,完成“长寿之乡”创建工作。
提升教育医疗水平。加大教育投资力度,计划投入5400万元,新建、续建花篢镇中心小学教学楼、荔城镇初级中学教学楼一期等8个项目,推进荔浦市滨江小学智慧校园项目建设,采购荔浦中学等3所高中教学和空调设备,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持续推进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工作,进一步强化校园“五项管理”[22],将中小学“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巩固“县管校聘”体制改革成果。深入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提升公共卫生保障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完成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在建项目;启动滨江南岸医疗机构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市中医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项目建设;加快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工作。
各位代表!惟有不懈奋斗,方能不负重托。我们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秉持忠诚为政、依法行政、务实勤政、廉洁从政理念,敢担当,善作为,察实情,全面提升政府系统执行力、决策力、公信力,加快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折不扣贯彻中央、自治区、桂林市决策部署和荔浦市委工作要求,做到条条落实、件件落地、事事见效,以忠诚显本色、以担当践使命。
解放思想求突破。要在建设桂林南部副中心城市上展现更大作为,我们要有善于破题之举、勇于破局之心、敢于破壁之势,主动对标先进地区,着力破除精神懈怠倾向,着力破除传统路径依赖,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健全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机制,激荡“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时代最强音。
真抓实干提效能。持续推进政府内部改革创新,加强“数字政府”建设,提升政府工作效率。突出抓好桂林市委、市政府和荔浦市委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为善为抓落实,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早干就早干,能多干就多干,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确定性应对形势变化的不确定性。
依法行政强根基。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强政务公开,不断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
廉洁自律守底线。时刻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相关规定,坚持“三不腐”一体推进,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顽疾,持续为基层纾压减负赋能。加强审计、统计、税务等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有效防范关键岗位和重点领域廉政风险。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清廉荔浦建设,维护和巩固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时代呼唤新担当,新使命催生新作为!让我们在自治区、桂林市和荔浦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心、勇毅前行,不负时代、不负华年,拼出一番新事业、交出一份新答卷,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荔浦篇章而团结奋斗!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注:按在报告中出现的顺序)
[1]“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是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中小企业为主体,主导产业聚焦、优势特色突出、资源要素汇聚、协作网络高效、治理服务完善,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产业集群。
[2]“专精特新”:是指中小企业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特征,“专精特新”企业是未来产业链的重要支撑,是强链补链的主力军。
[3]“双百双新”:“双百”项目是指投资超过百亿元或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重大产业项目;“双新”项目是指新产业、新技术项目,其中新产业项目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重点项目;新技术项目是指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重点项目。
[4]“瞪羚企业”:是指创业后跨过死亡谷以科技创新或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进入高成长期的中小企业。
[5]“三项工程”:是指自然村(屯)道路通畅工程、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乡村道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
[6]“南网在线”:是指南网统一互联网服务平台。
[7]“三馆一中心”:是指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和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8]“eod”:生态环境导向的开发模式,是以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采取产业链延伸、联合经营、组合开发等方式,推动公益性较强、收益性差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与收益较好的关联产业有效融合,统筹推进,一体化实施,将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经济价值内部化,是一种创新性的项目组织实施方式。
[9]“两高”项目:是指高耗能、高排放的项目。
[10]“县管校聘”:为了大力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体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和校长全部都实行县级政府统一管理,特别是统一定期强制流动到县域内的义务教育学校,从而将教师和校长从过去的某学校的“学校人”改变为县义务教育系统的“系统人”。
[11]“双减”:在我国教育领域中指要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12]“医共体”:医疗共同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体系,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13]“医联体”:医疗联合体,是将同一个区域内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通常由一个区域内的三级医院与二级医院、社区医院、村卫生室组成一个医疗联合体。
[14]“三大协会”:是指荔浦市衣架家居行业协会、荔浦市食品药品行业协会、荔浦市小五金企业协会。
[15]“七个一”工作机制:实行“一个建设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个工作机构、一个计划目标、一个并联审批、一个形象进度、一抓到底”的“七个一”工作机制及考评机制。
[16]“放管服”:“放”即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管”即创新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服”即高效服务,营造便利环境。
[17]“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8]“rcep”:是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
[19]“两山”理论:是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0]“碳达峰‘十大行动’”: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一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二是节能降碳增效行动;三是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四是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五是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六是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七是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八是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九是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十是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
[21]“三保”:是指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22]“五项管理”:是指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