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政策优势,加快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推动特色农产品向多元化、精品化延伸。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开展乡村清洁、厕所革命、公共空间整治等专项行动,新改建乡村道路10公里,实施凰窝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鼓励群众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等产业,拓宽增收致富渠道。规范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运营,完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力争村集体平均收入达500万元。
二、坚持向海图强,全力加速海洋经济崛起
推动传统渔业转型升级。优化近海养殖空间布局,合理规划紫菜、牡蛎养殖空间,推广养殖新技术,大力发展精深加工,加强高品质海产品开发利用,推动海上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深入开展人工鱼礁投放、增殖放流、网箱养殖等海洋生态修复,打造牛背岛西南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连岛中心渔港建成投用,加快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完善配套设施,积极拓展休闲海钓、海底观光等业态。
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依托“深蓝”号磷虾专业捕捞加工船南极作业契机,推动南极磷虾产业园投产达效,深化与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招引南极磷虾资源再利用关联项目,加快打造海洋生物高值化利用基地。强化先进技术装备应用,积极探索以智能网箱和大型养殖工船为主体的深远海养殖。以海上光伏、海上风电等项目为突破口,寻求开辟深海风电、海水制氢等新能源领域,配套发展海工装备,打造新型海洋工业基地。
提档升级滨海旅游。丰富旅游业态,推动传统观光游向体验游、度假游转变。加快打造连岛“滨海明珠”,开工建设龙宫水乐园、跨海索道、白沙酒店等项目,“海州湾之星”水上酒店“五一”试运营。启动连云新城大型文旅综合体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湖心岛公园、内湖游船观光等项目,服务保障蓝色海湾、临洪河湿地早日建成投用。丰富海上云台山山地体验型项目,优化商业业态,推动与凰窝、羊山岛片区联动发展,启动与连云老街景区连接滑道建设前期工作。提升前三岛旅游接待能力,大力发展邮轮游艇、海洋探险、海上垂钓等海滨旅游业态,进一步满足游客多元化需求。持续办好连云港之夏、连岛沙滩音乐节等旅游节庆活动,打造海滨特色旅游活动品牌。加大旅游市场常态化综合监管,更大力度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构建更加安全、文明、诚信的旅游市场环境。
三、坚持改革创新,全力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省海洋资源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东海水产研究所连云港创新中心实体化运作,对接服务太湖实验室连云港中心建设,全力打造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公共服务到产业孵化的全链条体系。加快推进蓝碳实验室、深远海装备技术研发中心等平台建设,新增市级以上涉海科创平台和研发机构5家。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专精特新”企业2家,力争“小巨人”和“瞪羚”企业实现突破。用足用好“花果山英才”“山海英才”计划,高水平打造连云港悟空科创中心,开展云山科创园建设前期工作,努力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区属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积极开展大宗商品交易等业务,年内实现贸易额30亿元以上,海发集团、云港公司各完成实体投资不低于20亿元、10亿元。拓宽多元融资渠道,加强公共资源市场化运作和配置,用好政府专项债券和产业基金,创新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推行房屋征收补偿房票安置,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切实提升执法、服务、监管效能。稳妥推进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领域改革,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改革红利。
做优营商环境品牌。严格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范和放宽市场准入。持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对标省内最短时间,严格限定审批时限,实现全过程监管。加快构建“15分钟政务服务圈”,推行免证办、掌上办、自助办,推动更多材料“免填免交”、更多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深化“互联网 监管”,推进基层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广“综合查一次”改革。深入开展走访服务活动,及时解决企业困难和诉求,努力使营商环境成为连云区最响亮的金字招牌。
四、坚持内外联动,全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
提升开放型载体能级。扩大上合品牌影响力,完善上合铁路专用场站功能,提升中吉乌公铁联运国际货运班列运营质效,海州港二期工程建成投用,力促皮带机廊道开工建设,推动园区与国外企业互设海外仓不少于4个,阿拉木图海外仓二期建成,全力打造“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持续深耕自贸试验田,聚焦市场需求,深化制度集成创新改革,年内形成创新实践案例10项以上,力争更多的改革创新成果获省级以上推广应用,全面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年内新增市场主体1000家以上。
推动全方位区域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合作,高质量筹办第三届上合组织国际圆桌会议,着力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新格局。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着力提高经济、社会、城市发展等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持续深化区域合作,加强与滨湖区结对帮扶、与广安区合作共建,不断拓展合作领域,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开展精准化招商引资。积极参与市级区域招商中心建设,围绕长三角、中西部、青岛等重点地区,选派人员开展驻点招商,实现重点区域招商引资工作的常态化、长效化。全力开展产业链招商,按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的总体要求,绘制产业图谱,编制招商地图,明确主攻区域,实施“按图索骥”“顺藤摸瓜”式精准招商。深入开展“招商引资突破年”行动,力争引进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全年新签约过亿元项目110个、过10亿元8个、过50亿元2个、过百亿元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