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村落。提升人居环境。实施新一轮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实现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全覆盖,建成市级未来乡村6个,争创全省美丽乡村标杆区。开展“陌上花开”专项行动,全力扮靓公路村道、山边田边,打造一批花海景观。深化垃圾、厕所、庭院“三大革命”,创建省星级公厕5座,建成美丽庭院示范村30个。全面完成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打造数字乡村样板镇(村)12个。完善基础设施。完成农村公路大中修100公里,打通藻百线等“断头路”3条。加快双溪口水库建设,实施山塘水库保安工程,治理农村河道20公里,完成山塘水库除险加固60座、河湖库塘清淤50万立方米。

  打造美丽景区。优化旅游布局。高标准推进“一廊三圈十八景”建设,做好杭徽高速两侧山体生态修复,加快打造天目山名山公园,大力推进高后线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启动清凉峰名山公园规划编制,力争青山湖创成国家4a级景区,支持大明山创建国家5a级景区。精心打造“一镇一品”,新增省3a级景区镇5个、景区村庄6个,持续做精做强“天目村落”。优化旅游产品。推进观光游、休闲游、主题游、会展游“四位一体”联动发展,着力打造旅游产业新格局。大力推进保亿高虹度假村、浙西户外大本营、凤凰山温泉酒店建设,建成投用天目山都喜天丽度假酒店,全力以赴推动主题乐园头部企业签约落地。加快清凉峰省级山地休闲度假试点建设,推出特色露营基地5个、精品徒步线路2条以上。加强民宿标准化、品牌化建设,新建和改造提升精品民宿20家,打响“天目乡宿”品牌。

  提振美丽农业。加快农业集约化发展。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完成“非粮化”“非农化”整治任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2万亩,建成天目山、於潜、潜川等高标准农田示范区,打造天目溪流域“万亩天目粮仓”。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强山核桃、竹笋、畜牧业三大主导产业,力争生猪出栏数达到18万头。启动“一区十园百基地”建设,重点打造天目香薯、板桥香榧等区域型特色农业示范园10个,加快清凉峰、潜川整乡镇推进山区农业产业发展,创建“双强示范基地”7个。全力培育农村经营主体,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家庭农场2家,创成省级茶叶产业化联合体。力促农业品牌化提升。深化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做强做优“天目山宝”“天目暖锅”区域公用品牌,加快推进白牛智慧物流园、太湖源鲜笋产地仓建设,建成新农人农创园。开展全国农业社会化服务创新试点工作,创成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四)惠民生,促共富,让百姓生活更暖

  推进共同富裕。扎实做好“扩中提低”。积极推动共同富裕先行先试,探索先富帮后富有效路径。突出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等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以上,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实施新一轮低收入农户增收行动,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14000元以下现象。扎实推进强村富民。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农村集体经济水权交易改革。充分发挥强村公司作用,健全“两进两回”长效机制,激活乡村发展潜能,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5030”目标,确保70%以上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持续深化山海协作、对口帮扶、对口支援、对口合作。

  发展社会事业。推进“择临优学”。动建钱锦学校、戚家桥学校、特殊学校(扩建)项目,加快公路技师学院等项目建设,完成昌化初中改扩建,建成投用职教中心。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双减”政策,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努力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完善教育人才引进、储备、服务管理机制,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培养体系,壮大“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队伍。打造“择临健康”。持续推进健康临安建设,完成区人民医院整体装修,投用昌化中医骨伤医院。深化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加大卫健人才引育力度,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面实施“数字健康”战略,推广“临医在家”可视化应用,建成智慧健康服务站点10个。做优文化服务。完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推进城市书房、乡村会客厅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年举办文化下乡活动108场。鼓励引导文艺精品创作,大力扶持文创基地建设。全面开展文化资源普查,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完善“线上 线下”文物安全监管体系,启动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

  完善社保体系。稳步推进社保提质扩面,加快“智慧医保”建设,确保西湖益联保参保率达50%以上。建立生育全流程服务体系,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新增智慧养老院1家、康养联合体2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成长驿站7家。关心关爱残疾人特殊群体,改造投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完成重点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改造10处,争创省级无障碍社区1个。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启动共有产权房、公租房项目建设,建成交付余村、柯家限价期房。

  (五)保运行,靓环境,让亚运效应更大

  筹办亚运赛事。全面优化组织机构,建立反应灵敏、协调有序、统筹高效的指挥保障体系。全面优化场馆运营,高效运行赛事团队,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志愿者队伍,办好华东青少年摔跤邀请赛,形成更加完备的压力测试演练机制。加快“智能亚运”建设,实施智能场馆、智能安防、智能指挥等一批智慧应用场景,确保赛事运行零失误。

  扮靓亚运环境。深化“美丽杭州”创建,推进杭徽高速(汪家埠-临安互通)沿线、东入城口、场馆周边景观环境提升,确保6月底前全面亮相。深入开展道路两侧“三化一平”整治,完成九州街等亚运通勤路线沿线绿化提升,高标准实施裸露山体治理、建筑工地管理,营造整洁、有序、靓丽的城市面貌。持续完善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打造亚运场馆“最后一公里”体验区。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50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