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市包河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区长 李 炜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是包河建区20周年,也是本届政府开局之年。一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部署要求,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冲在一线抓落实,攻坚克难勇争先,现代化中心城区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一)疫情防控平稳有序。扎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积极应对今年疫情散发多发、持续时间长的形势,严格按照中央和省市要求狠抓落实,3万多名党员干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披星戴月、坚守一线、勇毅奋战,以必胜的信念和超常的艰辛,最大程度地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我们始终坚持扁平化调度、精准化防控,成立15个工作专班,召开上百次会商会,守牢全市人流量最大的“一站三口”,建成全市首家健康驿站和国有核酸检测公司,累计隔离管控11万余人,完成核酸检测1.5亿多人次,精准高效处置“4.24”“9.28”等突发疫情,迅速有力地控制住疫情发展。我们始终坚持温暖化防疫、人性化服务,遵循“来的都是客人、返的都是家人”要求,做到考试应考尽考、婚宴应办尽办,采取“管人不关店”、车辆免费停、发放优惠券、提供暖心物资包等措施,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特别是新十条出台后,我们更加注重提高医疗保障能力,更加注重做好分级分类诊疗,更加注重疫苗接种和药物储备,全力推动“少感染、晚感染,防重症、防挤兑”,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经济发展破冰前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把稳住经济基本盘摆在突出位置,面对疫情反复、经济下行等考验,打出一系列助企惠民“组合拳”。坚持每月分析研判经济运行态势,开展“优环境、稳经济”系列主题活动,建立千企包保走访服务机制。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创新“即申即享、免申即享”服务,中央和省市政策资金3.5亿元直达企业、增长40%以上,退税缓税和减税降费约40亿元。出台区级“助企纾困十条”“稳经济促消费七条”等政策,兑现高质量发展奖补和减免房租3.1亿元,争取中央棚改债、非标专项债、政策性金融工具23.3亿元。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引导金融机构为辖区企业贷款945.8亿元、增长18.4%,其中中小微企业贷款占比20%以上。经济运行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态势,前三季度10项指标总量、6项指标增幅城区第一,高质量发展考核连续三个季度位居城区之首。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640亿元;投资消费在高基数上实现较快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赛马机制”考核城区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02亿元、增长4.8%、成为全区第四个破千亿指标;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2.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同比保持正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43%,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进出口总额增长13.4%,综合实力挺进全国百强区第38位,投资潜力蝉联全国第7位,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新型城镇化质量等重要指标全部实现进位。

  (三)产业结构加速优化。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坚持把产业转型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数字赋能,增强科技支撑,符合中心城区特点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0.2:27.0:72.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竞争力持续提升,5g通信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培育特色软件园和数字经济产业园4个,新认定省级大数据企业34家、市级大数据企业50家,累计建成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0个,制造业企业“智改数转”行动深入推进。聚力打造科技成果交流交易转化应用示范区,与中科大、合工大共建“科创中心”和“工大智谷”,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净增65%以上、达到614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总数实现“翻一番”,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超过200亿元、占全市1/5以上,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91件、达全市平均水平的1.6倍,r&d经费支出占比增至3.43%,科技创新指数位居全省县(市)区前列。聚焦发展四大新兴产业,抽调专人组建“一链一专班”,合柴·梵木、acg国际文创城等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文化产业主营收入439亿元、占全市1/3以上,全省创意文化战新基地的辐射带动力更加彰显;省金控集团、徽商银行等大型金融机构入驻包河,全区现有省级以上金融总部超50家,滨湖金融小镇汇聚金融科创企业165家,全省金融中心地位更加稳固;新能源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聚上下游企业80余家,五大智能网联场景全面运行,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400%以上,国家级检测中心和全市大数据中心启动建设,行业标准制定者和产业发展新高地的优势日益凸显;“中国视界”一期投入使用,商汤ar中心、中建材研究院、中国联通互联网公司等重点企业签约入驻,人工智能视觉产业正加快聚势起航。包河经开区加速转型升级,清理盘活低效闲置用地1000余亩,全省开发区综合考核由43位升至16位。我区相继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区)、“十四五”省级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连续3年蝉联全省发展数字经济成效明显地区,有望获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

  (四)改革开放激发活力。牢牢把握“坚持深化改革开放”重大原则,加大集成性、系统性、攻坚性改革力度,动态调整“权责清单”,亩均论英雄、招投标“评定分离”、园街管理体制调整、国库集中支付项目单位等40余项重点改革深入实施,“两级中心”“大共治”模式入选全国城乡社区精细化治理优秀案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全面完成,撤销所有街镇、大社区国资公司,收回经营性国有资产47.4万m2;整合五大区属国企资源,组建滨湖国控集团,成为全省城区首家aa 信用国企,首批20亿元公司债券即将发行,国有资本功能和效益明显放大。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中心挂牌成立,“包·办好”“金牌店小二”服务品牌进一步创响,全年净增市场主体1.9万家、总量超23万家,连续11年获评全省发展民营经济考核优秀等次。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加快形成,全省十大新兴产业第一支引导基金——“人工智能母基金”落户包河,全年新增重点产业基金13支、注册规模超过400亿元;新增上市及过会企业2家,上市企业总数达12家、位居全省县(市)区之首。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合杭梦想小镇获批省级微型产业集聚区,合肥国际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加速融入“大虹桥”枢纽。积极开展“三上”招商行动,华为安徽总部、奇瑞合肥研究院等重点项目落户包河,全年新签约项目70个、协议投资额205亿元。着力引才聚才育才,兑现人才政策资金6250万元,新认定省、市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1个。跟进保障国家网络安全周、世界制造业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等重大活动,区域影响力美誉度不断提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凡注明为博县网原创作品的,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报告、公报、规划等总结类或文件类信息,本站展示并非全部都完整,为了您更加全面、更有实效的查询学习,建议您到相关地区政府pp电子娱乐官网浏览或下载完整版本;源于网络的作品,若对您造成了侵权,请联系本站,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处理。

本文地址:/baogao/huadong/460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