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有号令,上级有部署,昆山见行动。作为江苏改革开放的生动缩影、全国县域发展的先进典型,市委锚定新的历史方位、扛起新的重大使命,提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的奋斗目标,并作出了争当区域一体发展、产业创新发展、深化改革开放、现代化城市建设、社会综合治理、实现共同富裕“六个示范”的系统安排。这一定位和部署,为昆山现代化描绘了发展蓝图、明确了奋斗目标、明晰了发展路径。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自觉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坚守“三个务必”,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奋力走好新时代“昆山之路”。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区域一体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主动服务苏州市内全域一体化发展大局,坚持“东接、西融、北联、南协”区域联动发展策略,更新发展空间,优化功能布局,全力做大做强长三角先进智能制造组团、两岸科技创新教育组团、国际数字商务贸易组团、江南水乡生态人文组团,打造全球功能性节点城市。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产业创新发展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聚焦“2 6 x”新兴产业布局⑮,坚持“存量优化”和“增量转化”双轮驱动,做好创链建链、稳链固链、强链补链文章,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全面推进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建设,推动产业由“大”转“强”、由“大”转“新”,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深化改革开放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坚持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化昆山试验区、昆山金改区、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等平台载体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园区向产金结合、产才聚合、产城融合的特色专业创新园区转型提升,打造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标志性改革成果,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提升开放能级,不断增创现代化建设新优势。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明增长、精益涵养,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布局,系统推进“城市、产业、人文”良性互动,以城市升级带动产业升级,以人文特质彰显城市魅力,致力建设品质、品位、品牌相得益彰,形态、业态、生态交相辉映,动力、活力、魅力竞相迸发的现代化城市。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社会综合治理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强化科技赋能、数字治理,着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更高水平推进平安昆山、法治昆山建设,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让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更加安定有序。
奋进新征程、谱写新篇章,必须在实现共同富裕上迈出更大步伐。我们将时刻牢记“人民政府为人民”,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补齐民生短板上善作善成,在帮扶困难群众上用心用力,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久久为功,努力做到“老有颐养、弱有强扶、病有良医、幼有优育、学有善教、劳有多得、住有宜居”,让人民群众的生活年年都有新改善、一年更比一年好。
三、2023年主要任务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工作至关重要。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指示要求,按照市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建设新城市、发展新产业、布局新赛道,凝心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示范。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5%左右,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5%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在11亿美元左右,进出口总额保持稳定,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4%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将全力争取更好的结果。
目标既定,行动必随。新征程新一年,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平台推进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加强前瞻性思考、趋势性把握、战略性布局,拉高工作标杆,主动担当作为,按照“有思路、有举措,有部署、有检查,有反馈、有成效”的闭环工作方法,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统筹调度,全力保持经济稳健运行。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紧抓牢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多措并举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激活发展“主引擎”。坚持“项目为王”导向,抓好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加快推进省、苏州、昆山三级重大项目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完成工业投资2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左右。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城市更新、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投资力度,推动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紧盯欧美日韩等重点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产业招商新渠道,新引进10亿级项目20个以上、50亿级项目3个以上、百亿级项目1~2个,力争实现项目数量、质量、体量新突破。推动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发展,办好“五五”“双十二”系列主题购物节,培育新能源汽车、文旅融合等消费新增长点。系统优化商业网点布局,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丰富提升现代商业功能和新型消费场景。增强要素“支撑力”。高效运营产业资本中心,更好发挥产业母基金、引导基金、天使基金作用,构建助力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全流程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新增上市企业8~10家。加快搭建工业用地一、二级市场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一体化闭环监管。优化存量用地盘活激励政策,完成存量产业用地更新5000亩、“三优三保”和“增减挂钩”拆旧复垦2000亩。重组人力资源市场集团,高水平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满足企业用工、引才需求。因地制宜推动“健康驿站”向“职工驿站”转型,规划建设一批工业邻里中心,有效缓解企业员工住宿难题。当好企业“服务员”。认真梳理落实减税降费、助企纾困等一揽子政策措施,确保精准滴灌、直达快享,让更多市场主体活跃起来、壮大起来。开展首届市长质量奖评定,新增国际标准2项、国家标准30项,力争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加至87件,推动质量强企,建设质量强市。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大力培育发展行业协会组织,用好企业(人才)会客厅,搭建“政企桥梁”,常态化开展沟通交流,让企业家放心投资、专心创业、安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