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在建设精致城市上实现更大突破。围绕“生态宜居名县”目标,坚持精心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精美呈现,让城市面貌更有形态、更有韵味、更有质感。一是统筹大开发。科学编制北部新区、东南片区城市设计和控制性详细规划,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北部新区建设,有序推进北王寨片区、五里河北片区等项目拆迁,加快实施水系贯通、管网完善、景观绿化等框架性工程,确保新区建设尽快出形象、见成效。加快东三里、孙家园、“两袁两赵”等片区征收开发进度,多措并举做好棚改安置房建设,年内交付安置房2000套。二是推动大更新。全力加快富强路等7条道路提升建设进度,启动实施永安路南延等12条城区道路,加快办理健康路西延等5条道路前期手续,力争完成解放路改造等13个重点道路工程。加强城区绿化美化,高标准建设高速路口景观带,启用中水回用一期工程,实施东部绿廊水系连通工程,打造“绿水环城、城在园中”的景观体系。三是抓好大管理。以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创建为契机,强化弱项、补齐短板,把创建标准、点位打造深度融入城市建设管理,推动城市管理共管共享,加快形成“全民参与、全员共治”的“大城管”体系。规范房地产市场监管调控,合理控制供地节奏,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提升物业服务标准,完善物业信用评级制度,推动物业管理更加规范、更加优质。四是贯通大动脉。认真做好三庄路、国道106北绕城、消防大道东延前期准备工作,启动实施振兴大道西延、东新大道、堤顶路等道路工程,加快推进国道327南绕城、海庄路提升改造、东丰路、沿黄高速东明段、枣菏高速西延东明段等项目建设,全力畅通东明内外通道。
(四)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以开放的思维引领方向,靠改革的办法破解难题,用创新的举措激发活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发展。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围绕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服务,深入开展“简流程、解难点、破堵点”行动,最大限度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减事项。完善审管联动工作机制,落实好双向信息推送机制、重要事项会商制度、联络员制度,确保高效推送、相互协调。推行全领域“菏心意、明快办”免费帮办代办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便利,把营商环境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推得更广、叫得更响。持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进一步加强财税管理,强化房地产、交通运输、建筑业税收管理,完善非税收入征管,夯实税基、涵养税源,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发生。继续抓好国有企业管理体制改革,落实重大投融资项目审核备案制度,规范企业资产转让行为,推动国有企业由“干活”向“干事”转变。以“林长制”为抓手,持续深化国有林场改革,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持续抓好财源建设,完善县乡财政管理机制,促进全县财政平稳运行。科学优化要素资源配置。稳妥推进大屯、刘楼省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项目,大力推行“标准地”供地模式和“亩产效益”评价改革,持续开展城镇低效用地开发利用。扎实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查清查实全县经济家底。持续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分行业、多形式组织政银企对接活动,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五)在保障安全发展上实现更大突破。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拧紧责任链条,守牢一排底线,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建设健康东明。加快中医院新院区、第三人民医院新门诊综合楼等建设进度,全面提升医疗救治能力和服务水平。实施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基层服务能力提升、“人才强卫”四大攻坚行动,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建设平安东明。对标国务院安委会安全生产15条硬措施,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八抓二十项”安全生产创新举措,突出抓好危险化学品、城镇燃气、道路交通、施工工地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深入推进风险管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整体安全水平。深化应急指挥、应急队伍、物资保障“三个体系”建设,加强应急预案演练和全员精准培训,增强防灾减灾和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坚决遏制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建设生态东明。落实精准、科学、依法治污方针,一体化推进源头防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精准管控扬尘污染,持续开展重点行业企业vocs治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全力以赴让“蓝天常驻”;建好管好涉水基础设施,大力整治入河排污口,动态清零黑臭水体,常态化落实“河湖长”制,最大力度保障“绿水常清”;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尽心竭力实现“大地常绿”。建设和谐东明。全面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健全矛盾纠纷常态化排查化解机制,积极开展信访突出领域问题专项整治,集中攻坚信访积案化解。加快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步伐,全力推进市民中心、矛调中心、大数据中心等公共场所建设。健全立体化、智能化社会安防体系,提升“雪亮工程”运行水平。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电信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在改善民生福祉上实现更大突破。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变成放心事、顺心事、暖心事。扩大优质教育供给。强化乡镇驻地中小学餐厅、教师周转房配套建设,加快城区第四实验小学、第九小学、第十一小学后续工程建设,最大限度满足教学需求。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持续扩大“公交助学”覆盖面,让群众享受更多教育发展成果。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开展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保障,确保新增城镇就业5200人以上。加快完善社保体系,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做好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业态从业人员的“精准扩面”,确保全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切实抓好美德山东、信用山东建设,高起点打造“黄河大集”品牌,持续提升东明对外知名度。加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好送戏下乡、送公益电影下乡、农村文化艺术节等系列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度挖掘黄河文化、庄子文化、红色文化,推出更多具有浓郁乡土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精品力作。全力办好民生实事。紧盯群众关心、关切的住房、就业、医疗等民生问题,在广泛征集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论证提出了10项民生实事。1.城区新增新能源充电桩300个。2.改造老旧小区5个。3.新建农村道路120公里。4.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85个。5.新打机井1000眼,覆盖耕地10万亩。6.新增返乡创业就业4000人,领办创办经济实体1800个。7.建设城乡书房5处,举办乡村阅读活动1600场。8.建成过街天桥2座、跨河桥梁5座。9.县残疾人康复中心建成投用。10.建设中心村卫生室15个,打造市级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10个。对于这些民生实事,我们将逐一细化方案、压实责任,通过办好一件件实实在在的事,让群众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好。